克五陵交通咽喉
李润庭口述廉爱军、马运钧整理
五陵桃花渡口今天,在内黄县烈士陵园内有一块石碑,这块石碑记载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汤阴县五陵古镇的一场战役:克五陵交通咽喉战役。
内黄烈士陵园石碑碑文是这样的:
概自日寇侵扰,民族危急,凡我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在毛主席和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号召下,纷纷抗日救亡,团结抗日,共同对敌。
仅仅一水之隔的卫河东岸,在我共产党八路军领导下的抗日群众,实行全面动员,开展游击战争。一块光荣神圣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屹然挺立在冀鲁豫边缘的沙区地带。
而民族败类石恩民几经争取无效,竟然认贼作父,甘心屈膝事敌,盘踞在东西要衢、卫河渡口的五陵集一带,仍不改其土匪本性,敲诈勒索,危害群众,更充当日寇爪牙,隔断我抗日根据地与太行、延安等地的一切联系。
为了打击该匪的反动气焰,为了巩固我刚刚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使之保持与太行、延安的联系,一九三九年春,我冀鲁豫支队第一大队奉命对这个反动透顶的土豪惯匪、伪汤阴县第三区区长石恩民匪部发起强大攻击。
经过激烈战斗,我一举攻克了石匪的老巢——五陵据点,摧毁了敌人固守的全部工事。除毙伤敌三十余人外,俘伪区长石恩民以下一百零三人。
此次战斗,不仅给周围伪顽以严重警告,而且对我新生的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成长与壮大,也有其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特鸠工刻石,以传后世。
内黄县革命委员会
一九六八年六月十日
(该石碑在内黄烈士陵园,碑文中“年春”应该是笔误,多处记载为:年12月。故纠正。)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石恩民是汤阴县五陵古镇本地人,大家都叫他“石老恩”。石老恩是五陵集的“大能人”,善于见风使舵。日本人来五陵之前,他是国民政府的镇长;日本人来之后,他摇身一变又成了日本人的保长。
石老恩善于做生意,在五陵镇上开有门市,而且有两条大船横在五陵卫河桃花渡口处,把持了卫河两岸的交通咽喉。
石老恩交际广泛,他与卫河两岸的土匪“杆子头”都是朋友。
石老恩虽然很“能”,但他缺乏眼光。
年的正月初一,八路军师旅旅长杨得志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渡过卫河,在河对岸的内黄沙区开辟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石老恩浑然不觉。
石老恩的拜把子兄弟——内黄的“大杆子头”刘相友几次劝他投靠八路军共产党,他还是不听。此时的刘相友已经加入了八路军抗日的行列,石老恩却死心塌地的成了日本人的伪军团长。
类似石老恩的人还有汤阴县任固的司华生和内黄县的赵福九和瞎老爱。
年腊月接近年关的时候,内黄后赵村的赵福九与大寨村的瞎老爱领着两伙儿伪军,带了两百多条枪,灰溜溜地来到了五陵集石老恩的东亚自治同盟军处。
他俩为什么来这里啊?
原来八路军的杨得志从五陵渡过卫河后,在内黄成立个冀鲁豫支队,月吧地就发展到两千人。腊月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一万七千人。赵福九和瞎老爱是内黄二安一带的惯匪,他们不敢在当地为非作歹。这不就来到五陵避避风头。
石团长高兴,摆酒为两位朋友接风,一伙人喝了个不亦乐乎。
石老恩与赵福九、瞎老爱哪里知道八路军早已经注意上他们了。就在他们寻欢作乐的时候,八路军冀鲁豫支队第一大队的刘震队长下达了作战命令。
刘震考虑到天门会的傅凌云对五陵熟悉,决定让傅凌云当先锋。
下午过晌,天门会傅凌先生带领瓦岗局所武装、顺河堤过了五陵小西门豁口。
石老恩他们浑然不觉。
傅凌云的前哨早已探听到石老恩他们正在喝酒。
老傅马上派两名得力助手偷偷渡过卫河,把五陵的情况告知了刘震。
不一会儿,刘震的冀鲁豫军区一大队部分人马就从五陵周围偷偷渡过了卫河,与傅凌云的天门会合在一块儿。他们悄悄包围了正在喝酒的石老恩与赵福九、瞎老爱。
刘震一声“开枪”,三十余名土匪就命丧黄泉路了。混乱中,瞎老爱和赵福九趁机逃跑了。
石老恩等人当场被抓,八路军缴获枪支余条。
傍晚时分,驻汤日军闻讯极速赶来。
傅凌云与刘震迅速东渡卫河撤退到了内黄,此时夜色已深。日军队营长龟骨大发雷霆,他准备从五陵卫河桃花渡口处过河追击刘震。
小日本叽里咕噜呱啦的声音引起了傅凌云的注意,他命令战士向叽里咕噜呱啦处扫射,龟骨当场毙命。
桃花渡口处的卫河两岸顿时枪声大作。剩余的日军再不敢渡河,他们仓皇逃回了汤阴。
两天后,日军又来到桃花渡口,但那里还有八路军的影子。恼羞成怒的日本人无处发泄,他们渡过卫河把五陵河对岸的那片杨树林全部砍光了。
石老恩经过刘震教育后,交了一大笔保证金,放回了五陵。
石老恩再也不敢和八路军明着作对了,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交通咽喉打通了。
五陵桃花渡口桃花渡口渡河证年9月,石老恩还亲自护送过刘少奇的前夫人——王前,平安到达了太行山去。
但石老恩到底没有看清历史的大趋势,抗日战争后他又投靠了国民党,最终落得了可悲的下场,令人耻笑。
刘震(年3月3日-年8月20日),原名刘幼安。湖北省孝感孝昌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年在五陵指挥参与了“克五陵交通咽喉”战役。
傅凌云(-),又名凌、崇山。五陵人称傅凌。河南汤阴县东东江窑村人。早期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期间加入浚县天门会。年九月,在首次解放汤阴县城战斗中,傅任副指挥长。此后,任浚县人民政府民政科长。一九四七年,继杨贯一后任浚县县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