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学《千字文》有语:“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赞颂战国四大名将的功绩,他们分别为: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廉颇、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今河北隆尧)人,原为马服君赵奢部下,后被平原君赵胜推荐,为赵孝成王时期一位颇富韬略的名将,长期奉命镇守赵国北部边境雁门郡,抵御强大的北方胡人部落——匈奴。
李牧治军有方,爱民如子,据实战需要,设置防地官吏僚属,将当地市租全部纳入军需,每日宰杀数头牛犒赏将士,且亲自教习士兵骑马射箭,并下令:“不与来犯匈奴正面冲突,如烽火传来警报,一律收拢人马入营,违令者斩!”故几年下来,边境军民财产无所失,还逐渐练就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边防军。
然匈奴见状,却以为李牧生性胆小,每于城外指手画脚的讥笑他,时间一长士卒们也开始议论主将胆怯,惧怕胡人。谣言传回京都邯郸,连赵王也派人前来责备李牧,但李牧依然故我,每天照常练兵喝酒吃肉。赵王一怒之下,召李牧还京,另派他人取代。可新命的主将上任后,与匈奴交战一年,大损兵将,边地居民也遭到重大劫掠,苦不堪言。赵王只好重新任命李牧出守边境,但李牧却提出上任条件:“一切还按从前行事,朝廷不得干预。”赵王应允,李牧于是再度返回防地,这样一来,匈奴又是几年毫无所获,依旧无可奈何。
02
正这时,赵国经历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国内青壮年男子死伤殆尽,国家近乎存亡之秋,多亏秦国内部将相不和,暂时撤军,赵国才得以喘息。李牧知道该尽快击溃匈奴,消除边患,否则秦军再度杀来,赵国危矣。
于是李牧精选出战车乘,精骑0匹,誓死报效的勇士五万人,弓弩手10万人,昼夜加紧操练,战备完毕,开始放任边民畜牧,百姓布满原野,诱使匈奴进犯。一次,匈奴派一小股人马入侵,劫掠不少财产和民众。匈奴单于闻报,贪婪之心大盛,亲率十万大军入境,然而这次他却掉进了李牧为他设计的一张奇阵大网中。此网是以车阵从正面阻击,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飞驰;车阵之后,又以五万弩兵轮射来敌;骑兵及步兵则控制于军阵侧后待机。当匈奴军的骑阵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十万步兵调前发动总攻,同时一万三千名骑兵两翼包抄合围,所有兵种,配合无间,全阵如同一个收缩自如的天网,很快便将匈奴十万铁骑死死钳住,继而合围全歼匈奴来犯之敌。接着李牧又乘胜灭掉襜褴,破东胡,降林胡,承武灵之余烈,立不世之大功,开赵地千里,边患尽去,北地乌云为之一散,单于落荒逃亡,后数十年不敢小觑中原。
03
公元前年,赵孝成王崩,悼襄王继位,李牧为相。为报邯郸战后,燕国屡次袭扰赵国之仇,赵王派李牧伐燕,李牧接令率军先后攻下燕国武遂、方城。公元前年,赵国最后一任国君赵王迁继位,秦国派桓齮为将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进攻赵国后方,先后攻取平阳、武城等地,残杀赵地军民十万余人,邯郸再次危急。赵王迁忙从代雁门调回李牧,授予大将军印,率军南下反击秦军。兵至宜安后,李牧见秦军士气正旺,便令手下将士筑垒挖沟固守,拒不出战。
秦将桓齮几次挑战无果,知道李牧这是沿用当年廉颇拒秦远来疲军之法,托腮沉思半晌,想出一计,调集主力转攻肥下,迫李牧往援,然后歼灭赵军于运动之中。偏偏李牧洞察到桓齮计谋,就是按兵不动,手下大将赵葱谏言速救肥下,李牧微笑答言:“此乃敌攻而我必救计,受制于人,乃兵家大忌!吾欲待秦军远去,自有妙计击之!”
秦主力离开数日后,李牧开始调集赵兵出城,猛攻秦军留守大营。秦兵因赵军一向采取守势,早就习以为常,疏于戒备,不想赵军主力突然杀至,一阵大杀大砍后,余者全部投降,赵军获胜,俘获秦军士兵粮草辎重无数。接着李牧猜到桓齮闻讯必然回兵施救,派一股人马正面前往迎敌,另派两路主力军侧翼包抄。待桓齮率大军杀回时,三军呈钳形突然合围,一番惨烈战斗下来,赵兵大破十万秦军,总算稍解长平之恨,消息传回邯郸,举国欢庆,喜极而泣的赵王下旨加封李牧为武安君。而统领秦军的主将桓齮因兵败将亡,落得单身逃亡,又惧怕秦朝夷族法令,改名樊於期,逃至燕国太子丹府邸躲藏起来,后因荆轲刺秦,欲借其人头,只好自杀身亡。
消息传到秦都咸阳,嬴政大怒,于公元前年派兵联合韩、魏两军分南北两路进犯赵国。李牧率军迎敌,采取南守北攻战略,以大将司马尚南据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反击远程来犯的北路秦军,双方战于番吾,秦军受阻大败。李牧获胜后即刻班师,再联合司马尚攻击南路秦军,秦兵听说北路兵败,独力难支,迅速溃逃。李牧转瞬又移兵抵御韩、魏兵马得胜。
04
公元前年,赵国因连年征战,又逢北部地震遭荒,国力衰弱不堪。秦王嬴政趁势派大将王翦、杨端和领兵几十万两路进围赵都邯郸。赵王闻讯,任命李牧为大将、司马尚为副,倾尽全国兵力拒敌,双方对峙一年有余,胜负难分。然王翦不愧当世名将,思来想去,觉得还需再行反间计,除去李牧这根硬骨头方能灭赵,于是派奸细混入邯郸,重金收买曾陷害过廉颇的赵王身边佞臣郭开,让郭开在宫内散布谣言,说李牧与司马尚勾结秦军,正欲联合反攻赵都。赵王迁昏聩,没有调查谣言真伪,忙调派赵葱、颜聚前往取代李牧和司马尚。李牧为社稷安危,拒交兵权,继续带兵奋勇抗秦,赵葱受赵王命,暗中派人监视李牧,趁李牧不备,设下埋伏捕杀之,同时罢免司马尚。
李牧死后三个月,王翦突发奇兵,大败赵兵,杀死赵葱,直接攻进邯郸,俘获赵王迁、颜聚。公子嘉逃代称王,公元前年,秦灭代,赵国从此灭亡!
硝烟散尽,兵铸铜人,大秦终究一统六国。唏嘘之余,人们久久难忘逝去的英雄背影。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如廉颇、李牧这般忠勇良将,世难几出,却命丧奸佞之手,令赵自毁长城,家国尽灭,实令人扼腕叹恨!故多年以后,唐代大诗人李白仍怅惘高歌:“……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李广编辑:吃硬盘吧、小二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