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中国近代史时期,我们经受了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但是顽强的中国人以坚强不服输的精神,赶跑了侵略者,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政权。虽然那时的我们很弱小,但是我们拥有着强大的文化底蕴。

美国虽然是世界霸主,但是它的历史并不如中华民族一样渊源。但是在世界上,与中国一样是文明古国的还有三个,但是其中三大文明古国都亡于公元前,只有中国逃脱了一劫,那是因为我们有春秋霸主齐桓公帮我们远征塞外。

春秋时期的赛制主要是以争霸赛为主,各位霸主手中的权力虽然超过周天子,但是他们并没有取代周天子,反而还希望得到周天子的授权,让他们的霸主地位更加名正言顺。在春秋初期,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刻,因为有外敌入侵了,这里的外敌指的是周边少数民族。

在古人的思想内,一直认为少数民族是入侵者,非华夏子孙。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生活在边远山区,所以他们为了能生存下去,只能选择一步一步向中原地区移动。

曾经在两周政权交替的时候,出现了蛮夷入侵的现象,后来他们利用了春秋战国的乱世,再一次入侵中原,而到了秦始皇时期,他修建了万里长城,也是为了抵御外敌。大家为什么对于比自己文明落后的少数民族如此重视呢?

按道理来讲,驱除外族的责任应该落在周天子的身上,但是周天子当时已经是一种象征了,作为春秋霸主的齐桓公,当然是当然不让。齐桓公是一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对于他来讲,无论诸侯国内部如何争斗,都属于民族内部的问题,但是面对着外族,就应该同仇敌忾,所以在春秋霸主的带领下,各个诸侯国也非常的重视蛮夷入侵事件。

燕国遭受了外敌的入侵,虽然燕国距离中原地区十分的遥远,而且很长时间,没有和中原的诸侯国保持联系,但是燕国始终都是周王室的臣子,于情于理都必须要救助。可是在齐桓公邀请其他的诸侯国一起前往救援的时候,其他诸侯国都推迟,这件事情原本就是你情我愿的,看到其他诸侯国的态度,齐桓公也就直接放弃了,他选择独自带兵救援燕国。

第二年的春天,齐桓公带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来到了燕国境内,燕国位于如今的河北地区。山戎看到齐国的将领十分的勇猛,他们没有选择与之硬拼,而是直接跑了,山戎熟悉地形,所以很快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眼看着眼下的情况,齐桓公已经带着大部队来了,不能够无功而返。而且万一齐桓公刚走,山戎又回来了怎么办?所以齐桓公直接决定一定要将山戎彻底打败,对于齐桓公的决定,令燕国的国君非常的感动。

齐桓公带着大军继续北征,他们加快了脚程,很快到了山戎大本营——令支国。面对齐桓公的穷追猛打,山戎感到疲惫极了。他们一路向北逃窜,来到了另一个大本营——孤竹国。

其实孤独国原本是一个古老的王国,孤竹国的两位继承人互相推辞谁都不肯继承王位,同时又不肯臣服于周朝,所以老早就自尽了,只是苦了孤竹国的人民,山戎捡了一个便宜,他们占领了孤竹国,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老巢。

山戎一路逃窜,山戎的首领也被齐桓公斩杀,所以其他的残兵也如惊弓之鸟,四散逃去。虽然这一场战争打胜了,但是齐桓公在回城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的凶险,首先他们必须要翻过丛山峻岭的太行山,但是齐军的战车很难翻越过去,而这时他们只得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

齐桓公也在西北流沙内迷失了方向,还险些命丧当场。当时黄沙漫天,已经看不清前路,连日以来的辛劳,让齐桓公有一些精神崩溃,他甚至出现了幻觉。而此时还是管仲安慰了齐桓公,他对齐桓公说,只有真正的霸主,才能够看到鬼怪。

总结:在齐桓公回城的路上,还出现了一个成语——老马识途。由于齐军已经迷路了十数天,带个粮食以及水都快用完了,他们濒临崩溃。而这时齐桓公身边的学者隰朋站了出来,用自己的平生所学,利用了老马识途,将齐桓公带出了绝境。

强大的山戎被彻底地灭亡了,因为齐桓公的鼎力相助,也让燕国的国君非常的感动,为燕庄公准备了厚礼。一路上千恩万谢的,一送再送,甚至送到了齐国境内五十里,仍然依依不舍。

正是因为齐桓公高尚的举动,才给春秋时期制定了争霸赛制,而后来的每一位霸主都尊崇的霸主的规则。也因为齐桓公保护了华夏文明,让我们的文明不至于中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