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庙口镇原本庙村

位于淇县县城西北,

占地4.6平方公里,

由原本庙、高庄、杨铁庄等

8个自然村组成。

▲原本庙村的古民居。

清代光绪年间,淇县知县曹广权所著的《淇县舆地图说》记载:“原本庙,属浮山里,城西北二十五里。户六十八,口五百五十五。”如今的原本庙村有户,人口达余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村。与高庄、杨铁庄等自然村的村名相比,原本庙村的名字显得有些奇怪。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村名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近日,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走进了原本庙村。

原本庙与高僧原本

“原本庙村以前叫常行村。”针对记者的疑惑,村民王付军这样解答。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庙口镇西接太行山,东连豫北平原,此处四通八达,是进出太行山的要冲,原本庙村就位于庙口镇的中心,距镇政府驻地不足1公里。因南来北往的旅人颇多,村子也就取了常行村这个名字(也有说法称过往旅人需要在此歇脚,取名叫长营村)。

据村里的退休教师秦洲清考证,早在明代村子就已经开始用常行村这个名字了,清代中期改成了现在的原本庙村。而改名的原因,据说和一位得道高僧有关。原本庙村有一座古庙名叫三圣庙,清代中期一位法号原本的云游僧人住进了三圣庙。

▲三圣庙中的石碑。

原本为人和善、谦逊有礼,还懂医术,经常免费给村民看病,农闲时还为村民讲经诵法。久而久之,原本越来越受村民的喜爱,连三圣庙也因原本而被大家叫作原本庙。原本圆寂之后,为了纪念他,村民们将常行村改名为原本庙村。这一说法目前被许多文章、传记所收录,一些方志书籍上也采纳了这一说法。但记者在村民所称的“原本庙”也就是三圣庙中发现,庙内现存的三通古碑上均以“三圣庙”行文。这三通石碑分别立于明代万历二年、清代乾隆五十三年和清代嘉庆年间,也就是说,至迟到嘉庆年间,三圣庙仍未更名为原本庙。而且有关高僧原本的记载也非常少,当地除了关于原本的形象和大体生平以外,几乎没有与之相关的传说。

清顺治十七年和乾隆十年两次修订的《淇县志》中均没有记载各里及村庄的名字,因此无法确定原本庙村之前是否名为常行村(长营村)。两本《淇县志》有关本地的名人记载中也没有高僧原本的事迹。此外,存世的《淇县志》尚有明嘉靖二十四年修订的一个版本,因存世量较小,记者未能阅读到。而成书于光绪二十六年的《淇县舆地图说》在刊行时原本庙村已经更名,《淇县舆地图说》也仅仅是记载了原本庙村的方位和人口,并未记载其得名由来。

如果原本庙村真的是因为纪念原本高僧而更名的,那么更名这一事件应该是发生在嘉庆之后的道光元年至光绪二十六年之间,也就是年至年这短短的80年间。

原本庙与“原本妙”

关于原本庙村名的由来,有村民给记者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村内有一户德高望重的人家,这家有三个孩子,长辈们唯独溺爱名叫秦仲明的老三,对他可谓是有求必应。后来,秦仲明越来越过分,直到一天哭着喊着要天上的星星,还满地打滚。大家束手无策时,来了位赴京赶考途经此地的秀才。秀才耍了个戏法,止住了秦仲明的哭声。

第二天,长辈们提着礼品带上秦仲明向秀才道谢。此时秀才正在村里的树洞中如痴如醉地读书,秦仲明好奇地问:“读书有啥意思?”秀才就告诉秦仲明:“不读书,大白天心里一团黑;读了书,天越黑心里越透亮。”秦仲明就说:“那我跟着你读书吧。”秀才当时就答应了。

后来秀才赴京赶考去了,秦仲明的长辈就给他请了私塾先生。自此之后,秦仲明刻苦用功,先中秀才又中举人,最后高中状元。入翰林院之后,秦仲明意外地和秀才重逢,原来秀才在几年前也中了状元。

秦仲明后来在给家里的一封书信中附上了一首诗:“赶考秀才树中住,白天刮树夜瞧书;秀才中得状元郎,仲明跟着也高中;原本就是这么妙,葫芦画瓢耀门户。”也就是从这首广为流传的打油诗中,村子得名“原本妙”这么个寓意美好又有趣的名字。

如果说纪念高僧原本而改名显现了村民们慎终追远的厚德民风,那么秦仲明和秀才的故事就是村民们用传说演绎了“学不可以已”的劝学历程。也许我们难以确定原本庙村得名的真正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村名承载了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扁担发声引来秦氏先祖

原本庙村目前有人口余人,姓氏也颇多。具体到原本庙自然村,村里的姓氏主要是秦姓、冯姓、赵姓和李姓。据秦姓家族的长辈称,原本庙村的这一支秦姓族人是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的一个地方迁过来的。“碑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秦姓族人祖籍山西潞安府壶关县。”村民秦洲清说,“明代永乐年间,秦氏先祖‘奉诏’迁入河南彰德府林县东姚镇(今林州市东姚镇)‘凤凰村’,以务农为生。”

相传,在“凤凰村”的秦氏家族第九代族人秦加英遇上了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流寇作乱加上官府摊派的各种徭役,生活难以为继的秦加英挑了副担子带上怀孕的妻子告别族人,打算回原籍山西潞安府壶关县讨生活。没想到,走在路上的秦加英听到担子一直发出类似“淇县、淇县”的声音,于是秦加英改变了去山西的想法,翻山越岭来到了淇县定居。自此,秦氏家族在原本庙村繁衍生息,如今原本庙村的秦氏族人有上千口,秦姓成为原本庙村第一大姓。

一栋老宅见证秦氏家族变迁

原本庙村内有一条长约米、宽约20米的街道,村民称之为正街。在正街的正中央北侧,自东向西有一排老屋,相传是秦氏族人在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村民王付军带着记者参观了现存的3座院落,都是青砖灰瓦的古民居,还有砖雕门楼,气势宏伟。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院落是由秦大泽建造的。秦洲清告诉记者,秦大泽是清代的一个千总,是正六品武官。根据秦氏族谱记载,清代咸丰年间这里住着秦氏家族的一个读书人。有一年,这个书生到县城参加科举考试。“五更天就起床赶路,路上书生迷路了,遇到三岔路口不知道怎么走。正好遇到一个人,就上去问路,结果对方说‘上路和下路都不近’。书生感觉这是隐喻不上不下,非常不吉利,就掉头回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到家后读书人越想越难过,整日里闷闷不乐,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了。”

民国年间,秦大泽院落被秦氏族人卖给了原本庙村的段氏族人。段氏族人又扩建了一排临街楼,形成了现在的院落。段氏族人还在院落的四周修了女墙,墙上还留有十字形的射击孔。后来,秦大泽院落的房子被分给了村民居住。上世纪60年代,秦大泽的后人又购回了祖宅。

▲秦大泽古民居内外两道门之间的夹层,相传古时这里放着“断龙石”。

至此,秦大泽院落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秦大泽后人手中,如今院落内依然有人居住。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座院落的正门分为内外两道门,两道门中间有一个空层。“以前内外门中间的空层上有一大块青石条,外门关紧之后,落下青石条可以完全封死正门,那时候都管这青石条叫断龙石。”村民李保平告诉记者。

马台见证侵华日军暴行

原本庙村秦氏家族的古民居门前还留有宽敞的马台。“这是过去大户人家门口用来拴马饮马的地方。”王付军说,他们小时候还在台上玩儿过。在原本庙村民的心中,这排马台是侵华日军暴行的见证。

年,侵华日军在庙口镇设立了据点。年10月20日,当地的抗日力量在原本庙村附近的公路上打死了两名日本兵;当天夜里,由新乡途经此地的日军又被抗日力量埋设的地雷炸死了数人。日军展开了疯狂报复,扫荡了原本庙村,并将数名村民抓到了马台前砍头示众。日军还洗劫了原本庙村下辖的二分庄、田庄、康庄等自然村,将村庄洗劫一空。“康庄就是那时候被毁了,现在已经没有康庄自然村了。”王付军痛心地说。

三圣庙前有一个船头状的古池塘,池塘西侧现存两棵余年的柏树。相传原本庙村的地形是一个船的形状,池塘恰好就是船头。“两棵古柏就像是两根桅杆,恰好应和了‘乘风扬帆’的寓意。”王付军说。以前池塘四季有水,村民们在池塘边洗衣、洗菜,孩子们也喜欢在池塘边玩耍。上世纪末,随着地下水位下降、河水断流,只有夏季池塘才有水,近些年村民们整修了池塘,池塘又有了水。如今村民们闲暇时还是愿意到池塘边下棋、聊天儿。

来源:淇河晨报

责任编辑:朱迪

统筹:靳丽娜

总值班:冯丽敏

监制:李宏庆

点击图片下载掌尚鹤壁手机客户端

原标题:《在淇县县城西北,竟藏着一个充满传奇的村庄,你去过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