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五一”假期,天气晴好、景色宜人,加之假期新政影响,游客出游热情被极大调动,我省迎来出游新一轮高峰。“五一”期间,全省旅游产品丰富多彩,主要景区持续火爆,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目标。
旅游接待情况
据统计,“五一”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0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4.34%。其中:过夜游游客.55万人次,同比增长13.34%;一日游游客.48万人次,同比增长14.7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5%。
假日旅游组织情况
为迎接“五一”小长假的到来,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做好年“五一”假期及旅游旺季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年“五一”假日旅游指南》,省文旅厅及早安排,周密部署,按照省安委办统一安排,省文旅厅盛佃清厅长、戎劲光副厅长分别于节前和假日期间带队赴主要景区检查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各级文旅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五一”小长假旅游温馨提示》,提醒游客:要合理安排出行方式、时时注意旅游安全、处处不忘文明旅游。省文旅厅下发了《关于做好“五一”劳动节和“5.19”中国旅游日期间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五一”劳动节期间值班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假日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和安全工作,重点整治市场乱象,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确保假日市场内容丰富,健康有序。省市县三级文化旅游部门严格落实节假日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对外公布了假日旅游值班电话,畅通“”、“”等举报方式,采用移动执法、电子案卷等手段,提升综合执法效能。节前,省文旅厅还向广大游客推荐了十三条新老主题线路,长治市文旅局也推出了特色线路,不断丰富假日旅游产品供给。
旅游安全及投诉情况
年“五一”假日期间(5月1日8时至5月4日16时),省旅游质监所共接听游客咨询电话个,受理投诉案件45件。截止16时,未接到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
游客画像分析
“五一”假期首日达到出行高峰。25-34岁年龄段为主要出游主力军,占比达57.2%。家庭亲子游成为“五一”假期出行的主要类型,占比达到65.6%。首个四天“五一”小长假,中远程出行成为假日旅游市场主流。告别“走马观花”时代,快旅慢游成为游客最爱。数据显示,67.1%的游客选择自驾出行,42.6%游客选择铁路出行。42.0%的游客停留时间3-4天。出行距离-公里范围游客最多,占比33.8%。
我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旅游消费结构朝着个性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数据显示,星级酒店(38.3%)和民俗客栈(38.0%)成为游客最爱。追求舒适成为消费观升级的表现之一,55.4%的受访者表示舒适度成为“五一”出游关心要素,超过对价格和交通等要素的关心。以往单纯以门票经济的旅游消费有了很大转变。超过60%的游客人均消费-元范围。餐饮、购物和住宿位居消费榜前三,景区门票消费第四。
假日旅游市场运行特点
假日期间各地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一)生态类产品受推崇
“五一”假日适逢春夏交接,气候适宜,是一年中难得的出游好时节。各类旅游产品丰富多彩,享美景成为“五一”出游热门之选。数据显示,“五一”出行以踏青赏花、登山徒步游客最多,主题乐园、乡村采摘、康养游憩、城市休闲人头攒动。各地推出各类旅游活动助力,游客乐享旅途、醉享美景。4月开始的“花之海·俏运城”美丽乡村游活动在“五一”期间持续发力,以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各式各样的春花,吸引着无数游人到运城各地乡村旅游区观光旅游。壶关八泉峡举办了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演出活动。临汾市古县第十二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节于4月27日开幕。阳泉平定县在娘子关景区举办了年文化旅游艺术季暨娘子关文化旅游产品交流会。朔州市怀仁县举办了紫藤花海暨国际风筝艺术节。踏青徒步、休闲采摘等多种生态旅游类型,成为推动农旅互动,提升旅游品质的亮点。
(二)文化活动获热捧
文化场馆等成为热门打卡地。假日期间,以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小镇、民俗风情等为代表的文化游持续火爆。调查显示,超过90%的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受访者分别高达56.8%、41.7%、31.1%、44.1%和42.1%。各地文化场馆结合自身资源,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吸引游客。五一期间,山西博物院开展“晋魂”系列免费公益讲解。武乡八路军文化园的非遗文化《顶灯》演出,《太行游击队》《反扫荡》情景剧场吸引了不少慕名已久的观众。在晋城市大阳古镇和司徒小镇各类旅游演艺精彩纷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以及大型实景剧《又见老山西》与《千年铁魂》。运城市关帝庙每天表演鼓乐《关公出征》和舞蹈《欢聚一堂》等民俗节目。吕梁市孝义三皇庙为游客展示了孝义独特的国家非遗“皮影”文化,并设置了皮影表演及剪纸、刺绣、面塑体验区,游客兴趣浓厚。大同图书馆启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推出亲子阅读、漂流阅读、分享阅读等读书活动,日均接待市民千余人,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热门场所。
(三)低空旅游秀高度
为加快推进山西通用航空的建设,大力发展短途运输及低空旅游,从4月30日起我省依托省内支线机场和太原尧城通用机场,开通山西省通航短途运输4条试点航线,同时开展低空旅游运营服务。这是我省获批全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后向通航强省迈出实质进展的重要一步,成功实现了全省域4条短途运输航线和3个低空旅游项目的同步首飞,在全国尚属首次。低空旅游设计了“黄河揽胜”、“太行风光”、“万里长城”等系列产品,开展“空中观光+飞行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低空旅游项目,打响“空中看山西”旅游品牌。低空旅游起降点目前设有壶口瀑布景区、太行山大峡谷景区、雁门关景区三个起降点,选择空中客车系列EC机型和H机型(载客5人)等适合低空旅游的直升机执飞。省内短途旅游飞行与低空旅游的结合,不仅实现了畅游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板块,还给游客带来一了场说走就走的高品质旅程,同时也将带动山西人再游、深游山西,外地游客特色游山西,更为发展全省乡村旅游供给了有效客群。
(四)研学旅行成时尚
研学旅行等成为了假日旅游新时尚。不少地方利用文化资源优势,紧抓家庭亲子游市场,主打研学牌,吸引大量游客。祁县对接省外教育、旅行社等机构,组织津门学子走进三晋大地,研学山西,体味晋商晋韵。山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与山西行知研学旅行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全省首个非遗研学项目“非遗里的四季——娄烦民俗亲子研学。张壁古堡、八路军文化园、山西博物院、晋祠、中国煤炭博物馆等不少省内景区景点也纷纷推出各种主题的研学旅行,让孩子们接触真实的人文生态环境,并通过参与体验,对研学主体有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真正感受文化财富的魅力。
(五)内容营销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