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断人肠太行茫茫,绵延八百里,山峰互相望,云朵飘零成雨露,滋润泥土沟壑。太行乡民,天黑月当灯,无锁云封门,连绵久远,承载了五千年的历史和被掩埋的人文过去,在此生生不息的是太行山后辈的延续和前人的脚印。
▲跨越太行东西,有太行八陉的概念,把其描述成联系华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的通道,其实置身其中,大大小小的褶皱沟壑太多了,先民已经用脚印、汗水踏出了无数条道路,在道路沿线留下了无数精彩纷呈的村落。
▲太行乡土气质这块,刚毅和柔和并存,岁月的痕迹划在了他们的脸庞,这是一种大境。
我们先民通过在土地里找到了无数的通孔去与天地感应,在山川溪流荆棘中去拨开云日,找到最适合我们自己的一种方式,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太行南北跨越,土地、山川、气候、物产、风俗、习惯、语言等风土条件有差异,在处理和自然的关系当中,天人合一,法天则地,道法自然的文化已经深入人心,这些信息通过建筑和土地的主人完全显现出来。
表征在沿线民居上,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场域,它们散发出的独特的魅力之光让我们为之折服,目前河北太行山沿线一带,具有整个典型风格,风貌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落群、民居群,南部以涉县、武安为代表,中南部邢台县、沙河为代表,中部以井陉为代表,中北部以唐县为代表,北部以蔚县为代表,这几个区域的村落完整,建筑风格鲜明,文化基因保留相对完整,是燕赵区域的太行高峰,与之对照的山西的五台、阳泉、长治区域太行西部又呈现出一番特有的民居文脉,需要我们去开拓和整理呈现。
唐县民居典型代表又以白合、迷城片区与军城两大特色鲜明的民居为代表,白合与迷城片区的民居规模较大,其特色鲜明,组合灵动,保存完整,可以作为保定民居的代表参与到太行山东麓的民居高峰对比当中去。
一、唐县民居一绝——石灰岩与砖瓦精妙的组合
聚焦太行山从北到南的民居,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独具特色,在选址与规划布局,建筑特点,民居装饰细节等多方面反映了地域以及历史文化,这些传统民居建筑,不仅能够表达先民的生态观念以及其生存智慧,还能够表现其传统精神,表达对于人居问题的想法与领悟,尤其在建筑材料,构造方式,空间形式形成较为统一的风格,彰显地域独具特色的生存策略。
▲墀头上的砖雕,猫蝶,因猫与蝶谐音“耄耋”,寓意长寿,故猫蝶图成为热衷的题材。猫蝶与牡丹、菊花等共画有富贵耄耋之意,与寿石、菊花结合则有寿居耄耋之意。
能明显的区别于其它民居体系,白合民居典型特征是砖瓦、石材的组合,把石材的厚重和砖瓦的灵动表现的淋漓极致,这像极了憨厚的老人挂着一个灿烂的笑容。
唐县白合片区完全能符合这些特征,彰显出一定的高度,是保定民居体系里面最有特色的那组,唐县民居总结起来有几个特点非常独特,可以称为五绝:一绝,石材和砖瓦材料精妙的组合,二绝,邻村相望,建筑形式完全迥异,创新了北太行红石板的妙用,担负起北太行红石板建筑的大旗。三绝,新形式的创造,角部起翘,阁楼式建筑的创新使用,并创造了二郎担山独特新形式,四绝,民间信仰建筑的创新,五绝,和生产生活的紧密融合。
二、唐县民居二绝——就地取材,红石板的妙用
“本土”特点的建筑,其所利用的建筑材料都来自于自然,对于交通不够便利的太行人家而言,减少了交通的运输成本,且建筑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抗震性,在使用之后,这些建筑材料也可以回归自然或重复使用。这种建筑材料取之于自然,最后回归于自然的特性,富含了太行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
依山居止,垒石为屋,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建筑雄伟,精雕细刻,匠心独具,兼具南北建筑文化。这姿态纷呈,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称得上太行地区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红石板作为太行赋予的财富,岩石分层易剥,可以广泛的用于窗檐、门楣、屋顶,和太行中南部的石板屋遥相呼应,我特地走访了处于东唐梅村的石板矿,周围村路里的红石板都取自于此。
山川风景之灵气,融传统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檐口见长有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等多种优越性。
建筑民居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与气候和环境有密切联系的建筑特点,表现在建筑民居上就是一种较为质朴务实的审美观念。建筑与自然具有统一的特性,成为自然中的一部分,具有山野之间的质朴气息,几十亿年太行地区,地质变迁,从其岩层分布即可看出地壳运动的特征和岩性发育时间。
▲白合片区,民居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在门楣、窗檐的独特的构造处理,集美观、防雨、这样于一体,灵活变化石板和瓦两种材料。
在太行地质变迁一文中描述:太行沧海桑田亿万年后的遗留。太行山赋予的红色嶂石岩和白色石灰岩,呈赭红色,节理丰富,多成条状,经水流切割,看上去极富质感和美感,如同上帝之手精心塑造,是精神、视觉追求者追寻、渴望之地,正是不同的地区的乡民依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总禀赋发挥的淋漓尽致。
▲特别希望家里能有这么一道墙,天然美丽的花纹,千万年的灵气凝结,每一块都是超凡脱俗独立的存在。富人家盖房子是不喜欢用的,因为它不够坚固,但是今天它变成了我们眼里的风景。
▲瓦与石材与滴水紧密结合,与蓝天白云光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宏伟的院落讲述着一个大家族的过往。
这些禀赋结合建筑材料,石头和木材,这些都源于其所处的环境,未经过人工的雕琢与修饰,保持了原生态的特性。这使得建筑群看起来就像是扎根于山土之上一样。这些建筑具有一种简朴务实的特性,从外表上看较为粗犷,风格只求大气不求精致,在其原有特色上进行建造,也无明显的装饰,所表现出的是太行人家自身的简朴务实观念。
▲建筑山墙山花的处理方式,把通风和建筑艺术之美表达的非常到位。
齐家佐乡,和当地百姓交流,得知清末最大的地主在张合庄,探寻,果然收获颇丰,门头变化丰富,破坏堪忧。本想再去百合乡去找石头房子的踪迹,路过一个名叫王合庄的小村,无心插柳,宛若世外桃源,村落结合山地,鳞次栉比,变化丰富。当地人说,石头不行,砌筑的手艺好,点中精髓。上次在明伏村,看见房顶两端立起的夸张的屋脊,非常惊讶,当地人说是风水,总觉得不妥。今天王合庄的更加典型,百姓说是防盗,角部是防御的薄弱的地方。顿觉柳岸花明。近一年会围绕唐县山地民居展开调研,希望能有些独到的成果。
从山坡上开采的一片片不规则的石板,一块压一块,错落有致地搭放在椽上做房瓦,石房就盖成了,居住起来冬暖夏凉,十分舒服。这些石房与大自然协调一致,浑为一体,独具特色。些民居保留了农业文明时代古村落的生活圈和文化圈,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生态、经济、技术、情感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是太行农耕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化多样化最具资格、最具品位、最具权威的阐述者。
三、唐县民居三绝——建筑角部起翘,郎担山结合生产创,形式创新。
▲特别希望家里能有这么一道墙,天然美丽的花纹,千万年的灵气凝结,每一块都是超凡脱俗独立的存在。富人家盖房子是不喜欢用的,因为它不够坚固,但是今天它变成了我。
▲唐县白合片区古村落里独特的角部起翘的处理方式,经过不断的走访,角部是建筑防御的薄弱环节,此种建筑往往毗邻胡同街道,局部加高防盗,成为了一种非常新颖的建筑形式。
▲白合区域独特的二郎担山建筑形式,东西二层储藏,中间平台结合生产晾晒。
四、唐县民居四绝——攒尖顶里茅草屋里供奉的草爷爷。
▲独特的稻草攒尖顶与红石板组合建筑形式,奇异的草爷爷民间信仰和祭拜。
五、唐县民居五绝——窑棚与红枣等作物的晾晒相结合。
通过行走,总结太行山东麓的神韵,最近根据枣文化聚集的脉络分析出,唐县,曲阳,阜平,行唐的枣文化聚居区。枣树可以称的上国树,在极为贫瘠和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开的五角星的花,结的中国红的果,是木本粮食,在灾荒年可以救命的一把红枣,在中国文化沉淀成民族的基因,和喜庆吉祥连接为一体,早生贵子等等。
无奈的环境唯一的选择,和枣文化连接成整体的窑棚是枣文化聚居区的类型建筑,一个笆围合而成的储藏空间,是一种寄托,尊重,珍视的情感,四面通风,除湿晾干,是对生活无限的期许。住在这种房子里,冬季是难熬的,四面通风。这个世界上最牛的课题,不是象牙塔里的功利的导向,是稳下心,落下的一份沉思。看着这波澜虚幻的浮躁的世界,总觉得乡土是一分净土。
西小观太行人家有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