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漳河,可能很多人都有些陌生,但要说西门豹治水,估计很多人就会有记忆。作为海河水系的一条较大支流,虽然称不上是一条大河,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漳河在历史上一直都有着重要的军事、政治地位。

漳河位于河北河南的交界地带,是如今冀豫两省边界的重要河流,不过要注意的是,漳河并非两省绝对意义上的界河,而是仅有一小部分以河道为界。

据《禹贡》记载,黄河在历史上有两次从天津入海,而东流的漳河便成为了黄河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只是由于黄河的不断改道,后来脱离黄河,独自向北流入了大海。

也可以说,河北境内的大多数河流,原先基本都是独流入海,正是由于黄河的北上肆虐,才促使这些河流统一汇入到天津地区,形成如今的海河水系。

漳河全长约余公里,发源于山西南部太行腹地,其上源分为南北两支,一条清漳河,一条浊漳河。在向东到达河北馆陶万仓时,汇入流经河南的卫河。然后一同北上,经多个排水河道,注入了渤海。在古代时期,漳河作为切开太行山的主要河流之一,也是历史上太行八陉中,著名的滏口陉组成部分。

目前在漳河上游有两个大型的水库,一个位于长治的漳泽水库,一个位于邯郸的岳城水库。在早些年间,这些水库没有建成之前,水流还算比较稳定,几乎可以做到全年有水,而且当年的师还在上游河段,修建了小型水电站,用于必要工业生产和日常的生活用电。

漳河流域西南高、东北低,在磁县观台镇以上为太行山区,河谷幽深,弯度较大,由于山势较高,所以没有修筑堤防,而出了岳城水库,进入华北平原,因为河道较高,所以在下游的两岸修筑了上百公里长的防水大堤。

开头我们说的西门豹治水,是在公元前年,地点在今天的临漳县邺城镇,是属于当时魏国的管辖范围。而西门豹引水渠,也成为了我国有文字记载中,最早的古代大型引水灌溉系统。

而在三国时期,曹操大败袁绍,占据邺城一带,随后以漳河水之天险和便利的水运条件,修建了当时北方地区最大的都城,邺城。

如今的漳河一年当中,由于上游水库拦截,下游河段仅有夏季才偶尔有水出现,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干涸的状态。而河水充裕的情况,只有在雨季或者防止上游洪水的时候,才会开闸放水,提前泄洪。

————————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