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村》
三面层峦抱村庄,绿树如云掩石墙。
俯瞰太行万丈崖,惊疑此处是仙乡。
清晨,我很早就醒了。因为领队李哥头天晚上也没告诉我们,早上什么时候吃早饭,什么时候起床,会不会挨帐篷叫每一个人的门。我们这次总共50多个驴友,安徽、河南、江苏、上海的最多,正如你的想象,妹子是有但不多!
因为很怕领队自己带着一些他熟知的人先开启第二天的行程,拉下我这个新人,所以,我就很主动地以我的旅游经验判断什么时候起床。这次李哥给了我们太大太大的“自由权”,自由到我们很害怕他自己会先行开溜,然后留下我们在山西河南交界的这个深山老林中。
还好,我把脑袋探出帐篷时,发现李哥正在安排一个小美女旅游注意事项,我顿时佩服起李哥来,他深谙此道,无非是李宗吾先生说过的:“和若干女士在一起时,要向单个的那位发起进攻。”那几位女驴友都是出入成双,唯有这位小美女是单个的。我干咽了一下口水,望了望天空,发现没有我所想的那样艳阳高照,反而是阴云密布,而且地面很潮湿,原来是夜里悄悄下起了雨。我也不知道太行山是如此的爱变,翻云覆雨。不过,无论怎样,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便好,无所谓在这变幻的天气中去消耗自己的精力。
4月底的大山里,空气很清新,让我总是很容易想起愚公移山。不知道为什么,从我踏上太行山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这里有着一种我说不上来的东西,既觉得处在大山之中到处是风景,又觉得视线老是受到了阻挡,总有要把眼前的大山搬走的想法。看来我误解了愚公移山的本意,真不是什么只要定下目标,排除万难也得实现目标,而应该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确实挡住愚公的视线,并且让他出行受阻,愚公想搬走它们。我又怀疑愚公干嘛不搬家,我的家乡黄淮大平原压根没有山,亳州地区、阜阳地区、宿州地区、还有周口、商丘、漯河、开封都没有山,又仔细一想,人家是“愚公”,又不是“智叟”,根本想不起来搬家这回事。如果按照愚公移山的说法,我脚下的太行山还真的是天神从愚公家门口搬过来的。
太行山和其他的大山不一样之处是:陡,秀,奇。陡和秀就不说了,奇是因为太行山像宝塔,一层一层的,两层之间似乎没有路。我们住的地方是李哥他们的大本营,半山腰一块极为空旷的地方,好比是宝塔的中间一层,上面还有高山。不远处有一个石河床,一股小溪水从山上疾驰而下,大家洗漱季也方便。昨天夜里我半睡半醒时好像冲小溪邪小解了,至于下游的人家吃水干净吗?天知道。据说顺着溪流而下,下面人看到的就是季节性瀑布。住这儿不用担心泥石流,因为太行山属于石头山,不过也不能睡在河床里面,万一下大雨,可能会免费被冲到黄河里了。
我赶紧去河边刷牙洗脸,我们的会计徐姐和她的闺蜜也在洗漱,我冲徐姐热情地打招呼,一定要巴结好领导城,不然以后谁带你玩?此时看到昨天露宿在此的帐篷户以及走岔了去别处露宿的人都赶到这里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领队就喊着吃早饭了,我撒丫子就跟了上去,不跑步吃早饭,就没得吃了。确实如此,对于我们这一帮驴友来说,那吃饭都是基本靠“抢”的,谁手慢那就只有挨饿的份。因为店家就一个阿姨在做饭,又是那种农村里的不太大的锅,所以,店家每次只能端上他们力所能及所能做的食物,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太少了。如果这一次被抢完,那么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吃到第二轮饭。
不过,这家客栈烧的菜很好吃,而且早饭也挺丰富的,不仅有稀饭,还有花卷以及四盘凉菜加炒菜,每一道菜的味道都特别棒,感觉比一些饭店做的还好吃。吃过早饭之后,50多人就在老乡的带领下,开始穿越此处的太行山去王莽岭景区,然后再由王莽岭去看我们都特别想看的挂壁公路,转一圈挨黑再回到此地住宿,所以大家是轻装上阵,带好水和食物就行了。村头唯一的商店早就开门了,价格稍微贵一点,就是一盒泡面贵五角,但是必须睁大眼睛看日期,这些地方常常销售临期或者刚过期的食品,我有个朋友就是专门送临期食品给农村的商店。
带路的这位向导就是给我们做饭的男主人,五六十岁,人很瘦但很康健,又很热情,愿意免费带我们穿越高山峡谷到王莽岭景区的尾巴尖。后来接触这里的人,发现这个村子的人都很憨厚,很淳朴。在路上,我们和老乡聊了很多,聊了村子的历史变化,聊了这里交通方式的变化,聊了这里教育方式的变化,聊了他的家庭,聊了他的人生。他告诉我们,年轻时,他去县城,差不多要走到三四天的山路,需要翻越我们昨天走的很危险的鸡冠梯。现在村子里的老人差不多都能翻山越岭,但村子里的年轻人基本上是那种很娇弱的,出门就是车子,更别说爬山路了。还有,这里五一过后,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这里爬山穿越,全国各个地方的人都有,尤其是上海的最多。
走了很长一段的公路后,在一段拐弯处有一条通向山上的路,老人告诉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到了。我以为他不再带领我们,但没想到他说,接下来的路我还会带着你们走的。这让我很惊讶,也很感动。接下来,我们脱离了平坦而又好走的盘山公路,进入了山区。起先是一小段的乱石,后来逐渐爬升,山仿佛笔直地站立在我们面前,我们的路也变得越来越接近90度。中间休息的时候,我主动给了老人一瓶水,觉得老人如此这般带我们这群外地来的驴友,很是过意不去。老乡再三推辞,还是接受了我的水。这一路,幸亏李哥走得慢,他已经把小美女的包挎在他自己的身上了,他们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这么一来,整体速度下降了,我觉一点儿也不吃力。
爬呀爬呀,终于登上山顶,山顶之上是一条很平坦的小路。我一路狂奔,尽管脚底下是万丈深渊,但是那种自由的感觉很好。在我们头上是一座座山峰,很多山都是水山,之所以说是水山,是因为山体上都是水,就像下雨一样,在我经过它们的时候,要注意上面的水和脚下的路。这儿很多的山,都很潮湿,且蕴含着很多的水,有的山体几乎全部有水侵蚀的痕迹,有的流淌着一股股的小水流,很是美丽。在两山之间的路口,老乡告诉我们上王莽岭的路线,沿着那条路在往上爬几百米就到景区了,剩下的路,他不能陪我们爬了。大家万分感谢老乡后,继续出发了。
又是一段爬升,有了目标,有了动力(省了门票钱,有一种占便宜的小满足感),大家开始了默不作声地急行军,在看见景区的围栏缺口时,大家压低了声音欢呼,终于穿越迂回到王莽岭景区尾巴尖了。进了景区,在一处高处平台大家合影留念后,紧接着去了最高处。那里有观日台,有小太行标志,有商店,有公厕,游人很多,团队很多,和我们穿同样颜色卫衣的游人也很多,这就是标准的景区里了。我们在这里逗留了很长时间后,又继续赶路。不过,此时我们几个新人差一点和队伍失散了,在我们的眼皮底下,领队带着他的旧部一眨眼就消失了,去逛他们的风景了。剩下的我们疯狂地跟着另一个队伍走了,后来一看不对劲,才发现跟错了队,赶紧回到原处。上天还是怜悯我们几个的,幸亏让我看见了徐姐,我一把抓住这位大姐,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亲人,像失散多年的游子找到了故乡。至于领队,正带着小美女购买纪念品,那一刻吓死了我了,万一被丢弃在这里,晚上真不知道怎么回去住宿。
和自己的队伍一路边逛景点边拍照,王莽岭非常大,不过上下爬山,对于我们已经是小菜一碟了。走到一处宽阔的地方后,大家不再继续前行,就地打尖吃午饭。出发时从村子姑且称得上商店的地方“扫荡”的零食,此时派上了用场。大家吃饱喝足后,又溜达一会,走出景区大门到停车场,有车子过来接我们去挂壁公路。
开始我以为可以步行走到郭亮挂壁公路,徐姐告诉我,这段路当地人只允许景区的车进入,不让游人和其他车辆进入,据说有落石滚下。我们50多人挤在六辆挂着景区标志的面包车里,一路向山下转圈行驶,当面包车子中间停下来观景拍照时,我们都看着对面的挂壁公路惊呼起来:这果然是一段神奇的路,这是人类的伟大!更是太行人的伟大!虽然眼前的挂壁公路貌似不是很长,但足以让我们领略到这鬼斧神工的杰作,无法用词语来形容,我的脑子里此时就停留那个画面上。挂壁公路,其飞跃的身姿宛若蛟龙,又若惊鸿,在山半腰上尽显它曼妙的舞姿,那么刚硬的山石对它来说柔若软泥,可以随心随性地变幻模样。长叹世人怨多艰,不今见挂壁方知易。纵有千番蜀道难,终将天堑变通途。
在这里没有第二条路能进景区,大家在李哥的带领下有组织有纪律地购买了团体票,郭亮挂壁公路位于河南省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山深处,海拔米的高高悬崖上,距郑州公里,距离新乡50公里,距离我们出发的山西陵川30公里。景区的车一直开到距离郭亮洞几百米的停车场,游人步行游览拍照,这几百米可真是村民人力开出来的天路啊,近距离触摸更是感叹不已!当年郭亮村村民们为了沟通外部世界,一开始曾依山修建“万层天梯”,后来又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完全靠手工敲凿,在绝壁上打通了—条高5米、宽4米、全长余米的挂壁公路和郭亮洞,使村民免爬“万层天梯”之苦之险。
《七律/太行山之郭亮村》
访行郭亮似登天,万丈悬崖心胆寒。
村落高悬云雾里,房朝峭壁面深渊。
远离闹市无尘虑,近入云霄欲为仙。
造化神奇犹感叹,神工鬼斧太行山。
景区到头不许前行,必须坐车原路返回。下车后领队李哥带我们沿公路走了一大段然后缺口处上山,回到了出发时的山村大本营,我看了一下时间,正好下午五点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