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6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杨之甜

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历经十年奋战,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之间,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年修建红旗渠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当年的修渠场景,你能了解多少?

4月12日,在一场名为“丰碑”的摄影展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展出图片主人公,都是当年修渠人。他们平均年龄在82岁,年龄最大的95岁。图片里,他们有的正眉飞色舞地讲故事,有的已卧病在床无法起身。画面上有布满皱纹的脸庞,也有神采飞扬的眼睛,更有一些感人至深的瞬间……图片均为黑白色,深沉而厚重。

这是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红旗渠精神创作团队的师生们,历时三年,探寻林州个村落,走访多位修渠老人,用手中的画笔和镜头记录下当年红旗渠参建者们现在的影像。

“这次展出的是从8万多幅照片中挑选出来件作品。”该校党委副书记魏光峰介绍,“对学生们来说,三年的创作活动是一堂超长的社会实践课,更是一堂特殊的党史教育课!”

把课堂“搬”到红旗渠

“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去太行山写生,红旗渠是镌刻在太行山上的一座精神丰碑,年我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