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芥酊 http://m.39.net/pf/a_4618879.html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就是考察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国别、文化、媒介等界线后,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影响和传播。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对话与双向交流,承担着促进多元文明共生共存,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责任。

年,梅兰芳访苏成功演出后,与苏联各界专家进行座谈,梅耶荷德、爱森斯坦等人无不赞赏京剧艺术的典范性,但中国戏曲程式性、虚拟性的特点明显有别于当时苏联提倡的现实主义文艺,于是京剧被解释为一种象征的现实主义戏剧。

是否具有“跨文化性”,是确定跨文化研究对象和衡量其价值的标尺。那些在中外戏剧史上产生了特殊跨文化影响力的经典,是戏剧跨文化研究的重点对象。戏剧跨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个复杂且充满隐微细节的案例:它可能是一本藏于国外图书馆积满灰尘的戏曲典籍译本,等待有心的研究者去发掘;它可能是一场杂糅了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元素的多语剧场表演,观众的评价毁誉参半;它还可能是网络虚拟空间中聚集的一群戏剧发烧友,用短视频、视频直播的新媒体形式翻唱翻演经典。无论哪种情况,只要涉及语言、国别、文化、文明、媒介等界线的跨越,具有跨文化、跨国族、跨地域的特点,就可进入比较视域的戏剧研究空间。

在中外戏剧的历史长河中,最具有文化交互属性、传播效果的戏剧经典,往往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经过剧本翻译或域外舞台表演成为跨文化戏剧史上的高光时刻,产生了既远且广的国际传播效应。18世纪30—50年代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欧洲的译、编、演,就是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一个高光时刻,《赵氏孤儿》不仅是18世纪在欧洲被译、编、演,广为流传的中国戏剧,而且开启了中西戏剧近三百年的交流史。以欧洲戏剧为傲的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戏剧的模样,还尝试在西方舞台上体验中国戏剧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

我们不必苛责汉学家马若瑟对《赵氏孤儿》的删译,更不必苛责伏尔泰的误读和他的《中国孤儿》对原剧脱胎换骨的改编,因为中外戏剧的交流中复杂的变异无处不在,经过跨文化阐释和传播,戏剧文本、舞台表演必然由于文化差异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形,也会因为戏剧对人性和文明的洞察而获得普遍意义。其中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通律中的变异,歧异中的会通,就是跨文化研究的难点。

因此,研究和毕现戏剧跨文化的完整过程,需要分析问题和细节,研判历史事实,贯通理论分析,归纳通律和变异,得出经验教训。中外戏剧跨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影响与传播过程本身,即西剧东渐与中剧外传两个过程在不同时代、多重语境下的变异,以及两者的变异有何不同,进而运用跨文化戏剧理论,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事实做出研判,辨析中外戏剧跨文化过程中的共通规律和独特变异。在纷繁复杂的戏剧现象及其细节之外,也要拨开现象的迷雾,总结和归纳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规律和变化,打通淤点堵点,疏通中外戏剧交流的渠道。

(摘编自陈戎女《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不仅有利于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多元文明共生共存,也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中国戏曲的程式性、虚拟性虽然与当时苏联提倡的现实主义文艺不同,但并不影响梅耶荷德等人对京剧艺术的赞赏。

C.早在18世纪,《赵氏孤儿》就已在欧洲广为流传,其中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逐步完善跨文化戏剧理论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对中外戏剧在不同时代、多重语境下的变异进行解读与辨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梅兰芳访苏演出为例,借苏联各界专家视京剧为象征的现实主义戏剧的认识,说明了戏剧在中外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同解读。

B.文章以《赵氏孤儿》为例,既肯定了经典戏剧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又论证了中外戏剧交流中存在复杂变异的问题。

C.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方法,说明中外戏剧存在文化差异,指出了跨文化研究的正确方法。

D.本文立足于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从内涵、研究对象的选择,再到研究方法,论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跨文化研究对象范围十分广泛,戏曲典籍译本、多语剧场表演,甚至可能是网络空间中新媒体形式翻唱翻演经典,但最有意义的还是戏剧经典。

B.在戏剧的文化交流中,能够在国际上产生比较深远广泛传播效应的戏剧经典,通常都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

C.任何一国的戏剧一旦跨越语言、国别、文化等界线,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后,就会使其承载的本土文化意义产生重大变化。

D.研究戏剧的跨文化传播就是通过分析问题和细节,发现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共性规律,从而打通西剧东渐和中剧外传中的交流渠道。

1.C2.C3.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能力。

C.“其中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错误,文中只说“以欧洲戏剧为傲的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戏剧的模样,还尝试在西方舞台上体验中国戏剧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文无据,属于过度解读。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原文并未使用“对比论证”。“18世纪30—50年代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欧洲的译、编、演,就是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一个高光时刻……”是举例论证;“因为戏剧对人性和文明的洞察而获得普遍意义。其中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通律中的变异,歧异中的会通,就是跨文化研究的难点。……因此,研究和毕现戏剧跨文化的完整过程,需要分析问题和细节,研判历史事实”为因果论证。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A.“但最有意义的还是戏剧经典”理解错误,原文并未就不同种类研究对象的意义大小进行比较。

C.“一旦……就会……”错误,原文相关内容为“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国别、文化、媒介等界线后,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影响和传播”,选项过于绝对。

D.“研究戏剧的跨文化传播就是通过分析问题和细节,发现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共性规律”理解片面,原文为“……辨析中外戏剧跨文化过程中的共通规律和独特变异。在纷繁复杂的戏剧现象及其细节之外,也要拨开现象的迷雾,总结和归纳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规律和变化”,还要研究“变化”“独特变异”。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个工业中类、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长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当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必须开发新动能。就劳动力供给而言,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我国劳动者队伍从数量型增长向技能型发展转变,将有力对冲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

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与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技工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例和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两者均不高,分别仅为26.8%和30%。

(摘编自吴帅《技能中国行动,满足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

材料二:

“液压式伺服冲压机、扫描透射电子全息显微镜、加氢反应器、电波暗室……这是我国尚未掌握的核心技术清单。而这只是我们国家‘卡脖子’技术的一部分。”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一份当前我国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集成电路产业目前人才缺口是30万,补齐需要10年时间,在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继旺说道。

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不单出现在像集成电路等这样的高科技产业,社会生活服务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迫在眉睫”是京东集团副总裁姜耀东对京东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描述。“整个物流行业已由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产业,很多新兴岗位应运而生。目前这些新兴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姜耀东说。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增长。缺口大、任务急,怎么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认为,未来三十年的发展主题是“投资于人”。他表示,新时代对劳动者知识能力素质和知识能力复合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需要根据人才成长需求来设计,包括课程、学制、场景都应该满足和适应这样的需求变化。

(摘编自唐芊尔《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

材料三:

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整个技能人才队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政策供给等方面持续推进,20年前高技能人才队伍只占技能人才队伍的4%;现在能占到20%以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总体上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目前所谓的差距是从科技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来研判的,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现在来看并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和知识型技能人才。”崔秋立说。

技能提升行动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上。目前,人社部在组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工院校改革创新计划等多项具体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年以来,人社部先后与湖北、云南、河南、山西等9个省份签署技能人才工作领域部省共建协议,积极推动技能社会建设。

(摘编自敖蓉、梁婧《技能人才“画像”来了,像你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大、中、小全部工业门类和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国家。

B.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技工短缺问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三成。

C.如果不掌握液压式伺服冲压机、加氢反应器等核心技术,可能会使我国部分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D.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占技能人才队伍比例大幅增长,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保证在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能够继续开发出新的动能,因此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支柱。

B.现代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并且根据人才成长需求来设计课程、学制等,以满足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

C.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其在企业人才结构中逐渐被技术技能型人才取代。

D.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目的是提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这需要人社部、技工院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6.请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

4.A5.B

6.①有利于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②将有力对冲人口低速增长及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③有利于摆脱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状态,满足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④有利于解决社会生活服务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难题,满足新兴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我国是全球唯一……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国家”错误。由原文“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个工业中类、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可知,原文并未表明我国是“唯一”的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唯一的是“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因此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支柱”于文无据。由原文“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当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必须开发新动能”可知,原文没有说“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支柱”。

C.“其在企业人才结构中逐渐被技术技能型人才取代”理解有误,“取代”过于绝对。由原文“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现在来看并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和知识型技能人才”可知,文中说“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和知识型技能人才”,但并未指出其会被“取代”。

D.“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目的是提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表述有误。由原文“技能提升行动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上”可知,“提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这不是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目的,而是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具体做法。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可知,有利于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由原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长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当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必须开发新动能。就劳动力供给而言,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我国劳动者队伍从数量型增长向技能型发展转变,将有力对冲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可知,将有力对冲人口低速增长及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

由原文“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一份当前我国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集成电路产业目前人才缺口是30万,补齐需要10年时间,在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继旺说道”可知,有利于摆脱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状态,满足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由原文“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不单出现在像集成电路等这样的高科技产业,社会生活服务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可知,有利于解决社会生活服务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难题,满足新兴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一位没有战功的老军人(节选)

徐怀中

师职干部离休,可以安排在省城,或是其他中小城市。余清泉提出要回老家去,不是回太行山老家,是要回妻子家乡去。

虽时隔多年,自然风光并无多大改变,山河依旧,夕阳如初,一切都保持了先前的老样子。还是那条石板小路蜿蜒而上,通向村寨。石板大小均匀,铺得又很规整,迈一步正好踏一块过去,从山脚至坐落在山坳处的村寨,直到进屋,脚步不错乱,始终不会踩到石头缝缝的。

那天,余清泉带了警卫员从县城出来,照例在夜色朦胧中踏上这条石板小路。忽然听见树棵里窸窸窣窣响,他警惕地摸到了腰间的左轮枪。原来是大妹,她笑眯嘻儿说,她打猪草转来晚了,正巧可以和余同志一路回家。大妹裤管卷过膝头,裸露出两条颜色健康的小腿。由于长年不受鞋袜的约束,脚趾分得很开,大脚板踏下去显得稳实有力,大妹许是感觉到了余清泉在注意她的脚,说:

“我这样光脚板很难看,是啵?”

“不!此地兴的就是打赤脚。”

“你们大军同志总是鞋子袜子,严严实实捂着,不觉得烧脚吗?”

“我们习惯了。”

“你脱了鞋子试试看,光脚板走在石板上好安逸哟!……”

昨日一场雨,路沟里积满了水,余清泉部长以及军分区和县人武部陪同他一起来的几位同志,全都脱了鞋蹬水过去。随后余清泉便把鞋子拎在手上,赤脚从石板小路向上去。年代久远了,那石板磨得平光溜滑,踏上去冰凉冰凉。阳光照射了一天,冰冷中又透着一丝儿温暖,脚板心麻酥酥的。余清泉又有好多年没有体验到这种冰冷而又温暖的麻酥酥的感觉了,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天要黑了,牛背的社员们已经各自回家,主妇们在忙着做晚饭,男人则泡一杯细茶——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家采制的苦丁茶了,靠在沙发上听着半导体收音机,所以余清泉他们进村,没有遇见什么人。他们刚刚踏上那石板台阶,一只黑狗尖厉地叫着扑过来,龇出一口牙齿,好凶恶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捡起石头,或是寻找一根棍棒以自卫。余清泉竟一动不动,任凭那狗扑到面前。他诧异着,本应该是一只肥胖的老黄狗,那吠声也不对了,瓮声瓮气的才是。黑狗几乎要咬到他腿了,他本能地起脚踢去,狗向一边跳开了,随即又攻击过来。

一个妇女出现在门口,她举起拳头威吓那狗说:

“瞎了眼的,不看是大军同志吗?!”

余清泉自己也很难想象他是如何惊疑不定地望着这个女人,好一阵望着,以至那女人侧转身去,不敢再抬起头来。

余清泉第一次到牛背来,正是这样的情形。那只肥胖的老黄狗首先迎接了他,随即就见一个姑娘出现在门口,喝叫说:

“瞎了眼睛的,不看是大军同志吗?!”

于是老黄狗便乖乖地退到一旁去了。老黄狗很有灵性,从此同这位陌生的客人取得谅解,余清泉每次到涂家来,它总是不声不响,连连摇着尾巴表示友好。

“大军同志!你们找哪个?”女人怯生生地问。

初次见到,大妹不也是这样怯生生地喊他“大军同志”的吗?

刚刚解放那段时间,此地群众几乎每天站在路口高呼“欢迎解放大军”的口号,于是乎对军人一律沿用了“大军同志”的称呼。同样喊他“大军余同志”,而在余清泉听来,大妹那轻声轻语中却含有格外的亲切和热情。

余清泉告诉女人,他不找哪个,只是想来看看这老地方,从解放到土改,他在这屋里住过几年的。女人略假思索,省悟过来,显然她已经知道这位风尘仆仆的老军人是谁了,连忙邀请他和几位同志进屋。

在岁月的剥蚀下,屋门槛已经残破不堪,只剩得矮矮的一截。余清泉迈过门槛,却把腿抬得老高。为了防止小鸡雏儿飞出去,大妹总是把好宽的一块木板堵在门口,工作队长出出进进,习惯了把腿抬得老高老高。

让余清泉愈加感到惊异的是,这屋里也同样有一对老夫妇,想必正是女人的双亲了。女人忙着用几个饭碗为客人泡茶,这女人同当年的大妹相比,无论就年龄或相貌而论,都相去甚远。但余清泉却久久不能从第一眼看见她所产生的那种惊疑恍惚中清醒过来。他甚至闪过这样一个背离唯物主义的念头:是不是大妹一家隐去自己身形,假扮了这一家三口,仍旧住在涂家老屋呢?

邻近的几家人先跑来看望大军余同志了,讲起来才知道,那女人原是后坪大队的。因为兴修水库,后坪搬迁了几百户人家,分散安置在附近各社队……

(有删改)

大妹,余清泉的亡妻。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余清泉离休后要求回到妻子家乡去,以此设下悬念,自然引出下文回乡后的记叙,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中提到社员们“靠在沙发上听着半导体收音机”,巧妙地写出乡村生活日益富裕的变化,使得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在余清泉的回忆中对大妹进行了多角度的侧面描写,刻画出一位质朴、勤劳的农村妇女形象。

D.“没有战功的老军人”是一个离休的师职干部,有着朴实的灵魂和人类真实而可贵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赞扬。

8.小说在叙述时采用时空交错的方式,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叙述特点的妙处。

9.这是一篇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诗化小说”,有一种诗意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C8.①叙事时将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在回乡时的感受融为一体,使小说的内容更加充实。②叙述时时空切换自然,将几十年前的故乡与现在的故乡随着“余清泉”的思绪变化自然切换,打破传统叙事局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③时空交错变换,使故事充满情感张力,有利于展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亡妻的深厚情感。

9.①文本具有诗歌的浓郁情感。通过余清泉回忆与妻子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公与亡妻之间深厚的感情。②文本具有诗歌的语言美。本文语言简洁、质朴,又不乏典雅,“山河依旧,夕阳如初”等,表现了诗意的语言之美。③本文具有诗歌的意境美。文中描写乡村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种温馨、静谧、祥和的氛围,呈现出温柔宁静的民俗之美。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C.“在余清泉的回忆中对大妹进行了多角度的侧面描写”理解有误,原文中对大妹的正面描写较多。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艺术手法的能力。

“时空交错”从文中来看,是在叙述现在事情时同时穿插过去的事。文中写离休的干部余清泉回妻子的家乡,在看到熟悉的景物如“石板小路”“狗”“一个妇女”和她所说的话“瞎了眼的,不看是大军同志吗”等,都回想起曾与妻子大妹相识相知的过程,丰富了小说内容。

文中通过“还是那条石板小路”“第一次到牛背来,正是这样的情形”“初次见到,大妹不也是这样怯生生地喊他”等余清泉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将时空从现在转移到过去,让文章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穿梭,打破传统叙事局限,十分新颖。

余清泉触景生情,见到处处熟悉的景物都回想起与妻子有关的往事,让文章始终沉浸在怀念亡妻的情感中,让余清泉重情重义的形象与对妻子的深厚感情得以展现。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诗意”,首先是诗歌重情感表达,而本文整体都沉浸在余清泉对妻子的回忆怀念之中,这种感情基调贯穿全篇,仿佛诗歌一般抒情。

其次是语言,文中的语言具有诗歌般简洁凝练之美,如“山河依旧,夕阳如初”“石板磨得平光溜滑,踏上去冰凉冰凉”“岁月的剥蚀”等,显得既典雅又简练。

最后是诗歌会营造意境,而文中对于乡村环境的描写如“石板小路蜿蜒而上”“主妇们在忙着做晚饭,男人则泡一杯细茶——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家采制的苦丁茶了,靠在沙发上听着半导体收音机”“这屋里也同样有一对老夫妇,想必正是女人的双亲了。女人忙着用几个饭碗为客人泡茶”“邻近的几家人先跑来看望大军余同志”等,写出乡村环境的自然美,乡村人们生活的宁静、温馨美,乡村的人情风俗美,营造出祥和安宁的意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祖永乐二年四月,册立世子为皇太子。先是,洪武二十八年,太祖亲册为燕世子。时秦、晋、燕、周四世子,太祖皆教而试之。一日,使分阅卫士,燕世子还独后。问之,对曰:“寒其,士方食,俟朝食而后阅。”太祖喜。七年春正月,敕皇太子监国。仍命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金忠、左春坊大学士黄淮、左谕德杨士奇辅导监国。二月,都御史虞谦、给事中杜钦奉命巡视两淮,启颍川军民缺食,请发廪赈贷。太子遣人驰谕之曰:“军民围乏,卿等从容启请待报,即发廪赈之勿缓。”十二年三月,帝发北京,亲征瓦刺。六月,班师,驻跸沙河,太子遣兵部尚书金忠等赍表往迎。八月,帝至北京,以太子所遣使迎车驾缓,且书奏失辞,怒曰:“此辅导者之咎也。”汉王高煦复谮之,遂遣使逮尚书蹇义,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等至。中途有旨宥蹇义回南京,黄淮先至北京下狱。二十一年夏五月,常山中护卫总旗王瑜上变,言:“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纠合羽林卫指挥彭旭等,举兵将推赵王高燧为主,而谋不利于上及皇太子。”上命急捕。贼既悉得,遂召太子、赵王及文武大臣皆至。上御右顺门亲鞫之。先是,上以疾多不视朝,中外事悉启太子处分。太子往往裁抑宦侍,宦官黄俨、江保尤见疏斥。俨等日谗之于上,且素厚高燧,常阴为之地。因伪造毁誉之言,传播于外,谓上注意高燧,以绐外廷,由是孟贤等遂起邪心。贤等邪谋益急,与兴州后屯卫老军高正等,连结贵近,图就宫中进毒药于上。候上晏驾。豫令高正伪撰遗诏,付中官杨庆养子。至期从禁中领出,废皇太子,而立赵王高燧为帝。布置已定,正密告其甥王瑜,瑜力止,不从,瑜遂入告。上览伪撰遗诏,震怒,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惴栗不能言太子为之营解曰高燧必不与谋此下人所为耳上命文武大臣及三法司鞫治群臣奏贤等所犯大逆且有显实当并置极典。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太子监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燧惴栗不能言/太子为之营解/曰/高燧必不与/谋此下人所为耳/上命文武大臣及三法司鞫治/群臣奏贤等所犯大逆/且有显实/当并置极典

B.高燧惴栗不能言/太子为之营解/曰/高燧必不与谋/此下人所为耳/上命文武大臣及三法司鞫治/群臣奏贤等所犯大逆/且有显实/当并置极典

C.高燧惴栗不能言/太子为之营解/曰/高燧必不与/谋此下人所为耳/上命文武大臣及三法司/鞫治群臣奏贤等所犯大逆/且有显实/当并置极典

D.高燧惴栗不能言/太子为之营解/曰/高燧必不与谋/此下人所为耳/上命文武大臣及三法司/鞫治群臣/奏贤等所犯大逆/且有显实/当并置极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子,古代诸侯王嗣子之称号,在明清两代为亲王嗣子,世袭亲王爵位。

B.监国,特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留守宫廷代替皇帝处理国家日常事务。

C.谕德,唐代始置太子左右谕德各一人,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随事讽谏。

D.“驾”,帝王所乘的车子,晏驾,车驾晚出,是古时帝王死亡的讳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为考察诸王世子的才华,让他们检阅城卫卒,而燕世子看到卫卒们此时正在吃饭,就等他们吃完了饭才检阅,虽然比其他世子晚,但太祖知道后十分高兴。

B.成祖回朝后,认为皇太子派遣使者前往迎驾不及时,并且所上奏文语词不当,便勃然大怒,说这是辅佐太子的大臣的过错。

C.成祖由于生病,朝廷内外事务多交给太子处理,而黄俨等宦官经常在皇上面前诽谤太子,并且暗地里为朱高燧扩大影响,因此遭到太子的压制。

D.王瑜揭发孟贤勾结彭旭等人将要举兵推举赵王朱高燧为君主,成祖看了他们假造的遗诏后大怒,责问朱高燧,朱高燧惊恐万分,口不能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遣人驰谕之曰:“军民困乏,卿等从容启请待报,即发廪赈之勿缓。”

(2)因伪造毁誉之言,传播于外,谓上注意高燧,以绐外廷,由是孟贤等遂起邪心。

10.B11.B12.C

13.(1)太子派人快马前往告谕:“如今军民困乏,你们这些人还不慌不忙地禀报朝廷等待答复,应立即开仓放粮赈灾,不许拖延。”

(2)(黄俨等人)趁机伪造了诋毁和赞誉言论,在朝廷外传扬,说皇上十分注重高燧,欺哄外廷大臣,因此孟贤等人心中就起了邪念。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此时高燧早已是惴栗不止,口不能言。太子急忙上前替他解脱,说:“高燧决不会参与谋划,这些不过是手下人所为。”皇上遂命文武大臣以及三法司审理此案,群臣齐奏,孟贤等人所犯之罪乃大逆不道,且有真凭实据,应当以极刑处之。

“不与谋”中“与”“谋”作谓语,即参与谋划,不需要断开;且“此……耳”表判断,为完整语句,不需要断开,“此”前面需要断开,排除AC。

“群臣”为“奏”的主语,不需要断开,排除D。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由太子留守宫廷代替皇帝处理国家日常事务”错误。监国也可由重臣担当,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黄俨等宦官经常在皇上面前诽谤太子,并且暗地里为朱高燧扩大影响,因此遭到太子的压制”错误,因果倒置。结合“太子往往裁抑宦侍,宦官黄俨、江保尤见疏斥。俨等日谗之于上,且素厚高燧”分析,黄俨等宦官是因为遭到太子压制后,才对太子进行诽谤,抬高朱高燧。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谕”,告诉,告谕;“报”,答复,回复;“廪”,粮仓,仓库。

(2)补充主语“黄俨等人”;“因”,趁机;“注意”,十分注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