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八月的风雨,流淌着激情与热血;八月的色彩,描绘着勇敢和担当。
军人,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战火袭来时,是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钢铁长城;洪水奔涌时,是军人以激情的胸膛筑成冲不垮的堤坝……脱下军装后,他们又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无问西东。
人生的路有很多条,但绿色的军营是他们永不后悔的选择。
他们说:“我骄傲,我是一个兵!”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多彩贵州网推出一组稿件,向军人致敬。
本网记者杨婧
“《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的曲谱虽然不长,技法也朴实无华,但要用长笛演奏好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谈及长笛,杨圣池滔滔不绝。
35岁的杨圣池是武警贵州总队贵阳支队23中队四级警士长,老家在黔东南州岑巩县。
18岁那年,杨圣池高中毕业应征入伍,加入武警遵义支队。两年后,因成绩突出,被分配到武警贵州总队第一支队军乐队,成为一名长笛手。
然而在入伍前,杨圣池从未演奏过任何一种乐器,零基础使其学习之路步履维艰。初学五线谱,就像看“天书”。杨圣池便摸手指关节数音符,甚至用笔在手指上做简谱标记。
“最初还因为嘴型不正确而‘走气’,导致吹出的音律比较怪异。我就每天坚持练习8个多小时,边练边揉脸,2个月后终于纠正了过来。”杨圣池说。
吹长笛对肺活量要求高。为了增加肺活量,他经常端盆水,闷头就扎进去,憋气到满脸通红才起来,然后又继续闷头练。
除此之外,杨圣池还虚心向军乐队骨干请教。白天学乐理,晚上背乐谱,有时训练时间一长,口腔磨破出现溃疡,他依然忍痛继续练习。
通过不断摸索,渐渐地,他的呼吸、音准、音色、节奏和演奏技法日渐提高。
如今,普通的流行乐曲只要听上2遍,杨圣池就能马上用长笛演奏出来,《月亮代表我的心》《军中绿花》等歌曲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在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杨圣池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之一——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担任长笛演奏员,全程演奏。
杨圣池与战友进行长笛训练
“为了迎接这一神圣时刻的到来,我们整整训练了大半年。”杨圣池说。
联合军乐团训练的日子非常严格,半年之内要熟悉56首国庆大典乐曲,每个音符、每段旋律都必须绝对精准、分秒无误。
为了达到高标准,队员们每天从早上6点练到晚上9点,光训练《钢铁洪流进行曲》就超过上千次。训练中,很多队员的嘴唇肿了、手指磨破了。
“除了练习乐曲之外,我们还要练习军容军姿。”杨圣池说,庆典当天,乐团每位队员都要在不喝水、不上厕所的情况下,持续站立演奏3个多小时,对身体素质是严酷的考验。
为锻炼体能,杨圣池和队友们在烈日下经常一站就是4个小时。在没有遮蔽的训练场上,他们经常被晒得脱皮,汗水也常常把迷彩外套湿透。加之长期保持一个演奏姿势,很多人都出现了肌肉劳损。
“10月1日凌晨2点我们就起床了,一遍一遍整理着装,仔仔细细扣好每一粒纽扣,我手握长笛就像是握着钢枪一般庄严神圣。”杨圣池满脸自豪地说。
当礼炮响起的那一刻,由全军几十个单位抽调的余名官兵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开始演奏,他们站立3个小时演奏了56首乐曲,做到一秒不差,成为大阅兵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杨圣池在联合军乐团担任长笛演奏员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7月1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上,名合唱团成员唱出了整齐划一、响彻天地的歌声,拉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的序幕。
时隔两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方队里,又看到了杨圣池的身影。这位来自贵州的“80后”小伙儿,奋力吹响手中的长笛,为这光荣而又神圣的时刻奏响最雄壮的乐曲!
这也是他继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长笛演奏员后,第二次承担国家级演奏任务。
“作为一名军乐手,我有幸2次站在国旗旗杆下、天安门前,为祖国母亲倾心演奏,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和自豪的时刻。今后,我将继续以新时代的‘军乐精神’,演奏出对祖国的美好祝福,持之以恒履行好军人的职责和使命。”杨圣池说。
入伍以来,杨圣池多次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多次受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王幸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