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冀”忆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座座纪念馆,一个个故事,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和河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联合摄制的《红色“冀”忆》,从红色资源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精神血脉。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开辟了中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缔造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让我们一起走进邯郸涉县,聆听发生在那里的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长歌。
涉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七县交界处。这个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城,是革命老区、红色胜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边区根据地的腹心地,是华北抗战前哨,更是华北抗战的战略要地,曾有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长期驻扎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达、黄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6年之久。他们在涉县赤岸村那座简陋的小院中指挥了大小战役多次,共歼灭敌伪军42万余人,解放了大半个中国。刘邓大军的称号从这片热土产生,随之喊向了太行山,喊向了全中国。
刘邓率领的一二九师选择来到涉县,看似偶然,其实则是必然。当时,党中央和毛主席都有过明确的指示:一二九师迅速出师抗日,挺进太行,建立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师长刘伯承接到指令以后,马上带领师将士进行抗日,东渡黄河。
年6月,刘邓大军率领军队来到了涉县,而此时的根据地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在一二九师进驻涉县之前,日军采取囚笼政策,妄图封锁、扼杀根据地。进驻涉县半年后,日军出于对百团大战的更大报复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急于解决中国问题,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从华中、华东抽调两个师团约四万兵力开到华北进行“扫荡”,其中又以太行山为最。从年初到年底,日寇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千人以上的扫荡就达一百七十四次,兵力一度达到在华总兵力的60%之多。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其中太行区面积只有2万多平方公里,成为历史上面积最小的时期。同时,根据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灾、水灾、虫灾、雹灾等自然灾害,从年秋冬开始连续几年,不少地区农业颗粒无收,部队和群众的吃饭穿衣遇到严重困难。
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刘邓大军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从艰难困苦中一路走来,在涉县完成了初创阶段向强盛时期的历史跨越,让晋冀鲁豫根据地在天灾人祸并行中奋力崛起。
一二九师通过自我革命,三次精兵简政,减轻群众负担。同时面对到年根据地连续两年发生五十年来最严重的的旱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救灾度荒,有效保障了灾情下根据地群众的基本生活。
通过施行减租减息政策和开展大生产运动,晋冀鲁豫根据地解决了部队的吃穿住用和部分武器的制造问题。在兵源和支前方面,根据地人民把最疼爱的儿子送给部队,把最短缺的粮食让给八路军,把最甜美的奶水喂给“小八路”,把最宝贵的生命献给抗日。全军将士与根据地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从进入华北抗日前线起,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游击战到正规战,由无后方作战到党政军民一体战,越打越强,越打越成体系,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特别是进驻涉县的六年,领导晋冀鲁豫根据地各方面建设步入正规,由此推动部队建设快速成长、迅猛发展、日臻成熟,形成了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强大战力。
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戎子和为涉县将军岭纪念碑题词:“牺牲换来胜利,贡献迎来幸福,伟哉雄哉一二九师,勤哉俭哉涉县人民。”这是对一二九师和涉县人民最好的褒奖。刘邓在涉县战斗生活六年之久,指挥日益壮大的人民军队,在广袤的晋冀鲁豫地区纵横驰骋,所向披靡。全军将士与根据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与涉县人民朝夕相处、风雨同舟,用鲜血和生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生前心系太行山,死后魂归将军岭。刘伯承说:“四川开县是我的故乡,河北涉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涉县人民养育了一二九师,也养育了我。”涉县农村的老人们,提起刘邓和八路军,仍然会眼含热泪,讲述刘邓的故事,夸赞“刘邓大军”的英勇。
-End-
来源河北旅游TV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