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s://m.39.net/disease/a_6122080.html

陶振兴,生于河南安阳。现为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研究生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荣宝斋签约画家,李可染画院青年画家,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河南美协会员,郑州美协中国画与材料艺委会秘书长。科研成果发表于《文艺研究》《艺术百家》《美术大观》《美术观察》等艺术类核心期刊,参编美术著作两部。作品被北京炎黄美术馆、人美美术馆、李可染画院等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察天地,寄云烟——论陶振兴山水画之审美追求

文\李程

中国文化中对天地宇宙的认知,存在着两种方式。一者合一;二者畏惧。而由畏惧所产生的是对大自然之敬畏,由敬畏之心进而能产生雄浑的崇高之美,此区别于前者。在陶振兴的山水艺术中即有对这一思想之探索。他常去北方太行山一带写生,此带山体雄浑,壮阔,似有豪情壮志,他将此地之豪迈,融入于笔下,以深远布局,画面深暗、幽微,似可览众山之貌。远处山峦逐步延伸,直至远方,以通天极。他常以墨色渲染远方与天际,似有上古玄幻之境界。墨色本无常态,变化莫测,以墨色象征远方与天际,似有对变化莫测大自然敬畏、无可捉摸之意。他又常以泼彩表现,那无可状形的色与墨交融,是我们永远难以认识的世界。画中山体,常以健劲之笔勾勒、皴擦,山石方正、坚凝,即符合他北方人坚韧不拔的气质,又符合北方山水波澜壮阔的自然风貌。山水之中,他多以青绿设色,或又施以赭石少许藤黄。在幽深、厚重的墨色之间以青绿设色,可烘托出山水冷峻、孤寂的意味,在山顶施以明亮的色彩,似乎有接受天之馈赠之意,宛如圣境。在其画中,常点缀些许窑洞人家,呈现出典型的西北风貌。又常点缀流水从山间直下,似从九天银河而来,又似有圣湖之水注入人间。我想,陶振兴的作品正是为敬畏宇宙山川的精神寻找图式,让当代人在幽微的宇宙世界中寻找到人真正的定位,寻找到真正属于当代人类的生存状态。#绘画#

当然,除了上述严肃的话题之外,陶振兴还有一类具有文人情调的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他常用色彩泼洒,或以勾勒皴擦,以青绿设色。碧波荡漾,云起飞腾,高山流水,水流成潭。中国近之美术,常有人反对国画笔墨,然笔墨始终是中国画之核心问题,好似西方艺术中对形式的探索。如若抛弃核心问题,那此不为中国画。因此,如何坚持中国绘画笔墨,从内部进行创新才是中国画发展的关键。以海派为代表的艺术家们从颜色上找到了突破口,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面貌。而陶振兴则也寄托于笔墨与色彩进行创新,希望寻找当代人的审美意境。中国当代人爱真山水,已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浩浩荡荡的人烟,流连于山林之中,希望在城市的喧嚣中寻找诗意的栖居,这也就为山水画的广泛实现提供了基础。陶振兴的山水不柔媚,亦未因世人热爱山水而迎合他人,而是在冷峻的青绿山林中寻找到清心寡欲之心境。刚劲的山而不失温润,冷寂的山体而不失柔情。满山烟云与水流更是让画面灵动了起来,真是“一抹云烟长流水,枯枝荣发坐亭崖。流水常去逐波逝,石烂珠现月当斜。”

总而观之,陶振兴之山水一方面寄托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之思考,传达出中国人对天地之生命态度;另一方面表达着以书画为精神寄托,以求在城市之中寻找云水之间的畅然之情。在他看来,世间之物,总有水枯云散之时,而绘画则是永恒的追求,即使现实“水枯云散”而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因此,世间的永恒可以去理想的家园中寻求。

李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青山幽居》

45cmx68cm

墨彩纸本

《山光溪影》

45cmx68cm

墨彩纸本

《守望故园》

45cmx68cm

墨彩纸本

《墨彩心境》

cmxcm

墨彩纸本

《春山云起》

68cmx68cm

墨彩纸本

《夏山泛舟》

45cmx68cm

墨彩纸本

《夏山观瀑》

45cmx68cm

墨彩纸本

《林泉幽居》

cmxcm

墨彩纸本

《太行胜境》

cmxcm

墨彩纸本

《古塬神秀》

cmxcm

墨彩纸本

《春风泽古塬》

cmxcm

墨彩纸本

《太行风骨图》

cmxcm

墨彩纸本

《太行幽居》

18cmx69cm

墨彩纸本

《山舍清幽》

cmx90cm

墨彩纸本

《洛口春色》

42cmx42cm

墨彩纸本

《和谐家园》

42cmx42cm

墨彩纸本

《青山绿水有人家》

68cmx68cm

墨彩纸本

《高岭祥云》

16cmx68cm

墨彩纸本

《高岭碧透》

cmx95cm

墨彩纸本

《青山悠悠蝶恋花》

cmx90cm

墨彩纸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