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生态县城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崔丽娟张文军邢兰富)盛夏时节,走进左权,天蓝地绿,宛如置身于一幅清新多彩的山水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林业生态县、山西省特色花海、北京世园会突出贡献奖,一张张熠熠生辉的名片,彰显着左权的绿色魅力。
林业生态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永续发展。近年来,左权县按照“生态强县、绿色崛起”总布局,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和森林质量,朝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清凉夏都”的总体目标,强责任、定措施、抓落实,使“生态良好、景观优美、产业突出、功能完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左权迈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蹚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左权之路。
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8%,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8%,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百里画廊“黄金谷”
城乡增绿辽州大地美起来
站在鳌峰森林公园的山顶,眺望远方,俯瞰脚下,除了高耸的大楼或低矮的民房,便只剩满眼的翠绿。一条碧水环城而过,近处草地的青翠欲滴,远方重峦叠翠的深邃,青山围绕县城。绿,就是这座小城最亮的底色。
近年来,左权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在县城周边构建了由龙泉国家森林公园、鳌峰森林公园、芸山森林公园、石佛寺森林公园组成的森林公园体系,使县城周边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充分展示出“森林拥抱县城”的新景观、新形象。在县城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形成了“园中有园、园中套园”的格局。此外,每年还完成绿化村庄15个,以庭院美化、环村林带和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
据了解,左权县以太行山绿化造林、重要水源地造林、国家重点防护林、中央财政补贴造林、人工造林等重点项目为支撑,以厚植生态基础、针阔乔灌混交为思路,在石匣、辽阳、寒王等乡镇以及通道两侧目击荒山等地大力实施白堠万亩水源涵养林工程、柳林沟万亩造林工程等重点工程,主要栽植以油松、落叶松、侧柏为主的针叶乔木,以五角枫、榆树、辽东栎、槐树为主的阔叶乔木和以连翘为主的经济灌木,实现了多树种混交、多模式配置、多景观体现,有效提升造林质量,构建了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左权县还高标准完成了国道线、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及周边荒山绿化,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全县林木覆盖率58%,城区绿化覆盖率40.43%、树冠覆盖率29%、林阴道路率65.3%、道路绿化率87%。全县村庄绿化率86%。特别是年建成的58公里长的百里画廊“黄金谷”景观带,是全省目前“彩化”的最大片区,成为全县生态建设的亮点工程。
石阳线荒山绿化工程
生态扶贫农民群众富起来
盛夏时节,行走在网红打卡地“黄金谷”步道上,金叶榆、金枝槐、金叶卫矛等“金色”苗木,以错落有致的姿态沿国道线、省道线绵延,一条集“山水林田湖草、林道亭廊台池”于一体的金色生态景观,带给人们一种“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愉悦感受。正在从事林木管护工作的脱贫户冯彦青感慨道:“自从建设了‘黄金谷’,荒山变美了,游人变多了,乡亲们的日子也好起来了。”
55岁的冯彦青是辽阳镇温城村人,如今每月有多元的打工收入,在左权县像冯彦青一样靠植树造林脱贫致富的人还有很多。
辽阳镇是“黄金谷”的主要育苗基地之一,基地全长16公里,涵盖15个村(组)。“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来,政府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资源,带动了附近5个贫困村的余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辽阳镇党委书记程振华说。
“黄金谷”生态景观带位于百里画廊核心地段,途经辽阳、桐峪、麻田3个乡镇50个村组,全长58公里。项目总投资万元,是左权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标杆项目,是探索“三化”路径的引擎工程。
“百里画廊”黄金谷已从昔日的运煤要道、贫瘠荒坡变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叫、引得来游人的金色廊道,以生态美、景观美、生活美、心情美的金色答卷诠释着“两山”理念,践行着“三化”要求。”
年初,“黄金谷”项目开始建设。项目在尊重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对国道通道两侧的土塌方、裸露段及荒坡、荒沟、荒滩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并打造总面积亩的育苗基地,工程交由27个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合作社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名,人均增收余元。
通过参与造林获取直接收益是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年,左权县为贯彻落实“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的战略部署,坚持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紧密结合,相继组建起45个造林专业合作社,打响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攻坚战。合作社组建以来,县林业局高度重视,出台了《左权县脱(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考核办法》,并分年度与各合作社签订了责任书,先后组织培训达余人(次),帮助和指导各造林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截至目前,45个合作社共吸纳入社社员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占比达到77.07%。
年至年,全县45个脱(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全部按规定承揽了造林任务,工程总投资1.92亿元,贫困户参与造林人数达到人(次),人均增收元。
青山绿水“左权湖”
庄园壮大绿色产业火起来
生态庄园经济是6年左权县发起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经营和林业生态建设模式,其“土地搞流转,不种有钱赚”“农民变工人,就近能打工”的经营方式不仅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同时也在左权农村打造出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鱻淼葡萄庄园是左权县生态庄园发展的成功典范。
8年,鱻淼葡萄庄园实施了生态综合治理,流转荒山、荒坡亩,修整林地亩,绿化荒山亩,建设冰葡萄种植示范园亩,建成了年产吨的冰葡萄酒生产线和产品展示中心、葡萄文化长廊等旅游景点,曾经的荒山荒坡变成了绿色宝库。
目前,庄园已经成为集采摘、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精品庄园,周边自驾游爱好者选择在这里露营,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十多年来,左权县依托“萎缩村”“空壳村”发展生态庄园已达处,其中日月星、莲花岩、鱻淼葡萄等魅力庄园10处、精品庄园30处、规模庄园50处。庄园主要发展核桃干果、水果、小杂粮、养殖等特色产业,涵盖了贫困村46个、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庄园常年用工余人,年人均收入2万元;季节性用工0余人,年人均收入1万元;贫困户用工人,年人均收入余元。目前,全县生态庄园累计完成生态林建设管护8万亩,经济林建设管护5万亩,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动力。
生态庄园经济的发展实现了荒山增绿、荒地改良,让“空心村”变成了“新庄园”,让闲置的资产变成了“赚钱的机器”,让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美丽乡村赵家庄
彰显特色森林康养兴起来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提升,山区、林区旅游已经不再局限于观光探险,“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的度假模式越来越受欢迎。
左权县充分利用太行龙泉旅游区内的森林资源和自然条件,积极申报龙泉森林康养基地,拓展“森林康养+”,开辟森林研学教育、森林休闲慢生活体验、休闲避暑度假等业态。年6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公布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的通知》,公布了96家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左权龙泉森林康养基地榜上有名。
龙泉森林康养基地总面积平方公里,核心规划区面积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区内生长有植物97科属种,拥有动物种数50余种。自然生长的中药材种。平均海拔米,夏季平均气温21℃,是华北最佳避暑胜地、4A级国家旅游景区、山西省风景名胜区、山西省品质旅游景区、晋中市文明景区。
“十四五”新起点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清凉夏都”的新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思路,今年,左权县积极打造辽西休闲康养旅游片区项目。该项目位于石匣乡境内,包括赵家庄、竹宁、下峧、寨沟、合玉、白堠、蒿沟、林河、皂角、大林10个村,总投资约1.8亿元。项目立足于石匣乡优质的山水生态资源和清凉的气候条件,按照“一村一特色”要求,以“村水相依,人水和谐”为主题,发展“河畅、水清、景美、宜居”生态休闲康养旅游产业,规划建设水系景观、特色民宿、文化园、游乐园,以及玉露香梨、双孢菇、木耳、有机蔬菜、中药材等种植基地和采摘园,集中打造水系景观、休闲体验、避暑度假、生态康养、特色民宿、中药材观赏加工、颧鸟保护等特色乡村旅游片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穿行于辽州大地,放眼望去,一个个“绿镜头”赏心悦目,一棵棵“致富树”助农增收,一幅幅“美画卷”正在不断延展,昭示着左权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