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成都王司马颖挟晋惠帝司马衷回到洛阳后,朝政的控制权却落到了手握重兵的右将军张方手中。张方是镇守长安(陕西省西安市)的河间王司马颙的都督,时正领军驻守洛阳。公元年十一月,张方又挟司马衷、司马颖等前往长安,至此,太宰司马颙完全控制朝政。
公元年十二月,司马颙以晋惠帝名义下诏,废黜成都王司马颖的皇太弟封号,册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再擢升东海王司马越为太傅,与司马颙共同辅政。
由于司马颖早已离开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当月又下诏,任司马越的弟弟东中郎将、平昌公司马模为宁北将军,都督冀州诸军事,镇守邺城。却说司马颖被罢黜后,黄河以北的很多人士不满。黄河以北的人士认为,在卢志的辅助下,有一定的功绩。
公师藩起兵讨伐司马模的消息传到了茌平县(山东省东阿县西北)牧马场,牧率汲桑不想一辈子困守在牧马场,而石勒也不想带着十八骑终生为盗,二人决定前往投奔公师藩,以图在此天下大乱之际干一番事业。这时,汲桑忽而想到,他们即将兵戎天下,而时年32岁的石勒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遂为其正式起名为“石勒”。
且说当时镇守邺城的司马模听报公师藩率数万兵马来攻,非常恐惧,早已派人向镇守许昌(河南省许昌市)的范阳王司马虓求援。司马虓派他的部将苟晞带领一支人马北上援救邺城。
苟晞字道将,河内郡山阳(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人,最初担任司隶校尉的部从事,当时的司隶校尉石鉴极为器重他。后来,苟晞又得到东海王司马越的引荐,任通事令史,后调任阳平太守公元年,齐王司马冏击败篡位的赵王司马伦,苟晞任参军事、尚书右丞。
不久,苟晞再调鸠获任尚书左丞,并负责考察属下诸曹,下级官员对他十分忌惮。公元年十二月,长沙王司马乂击败司马冏,苟晞亦因司马倒台而被免官,但不久即被随后上台的司马又任命为从事中郎。公元年,司马越挟持晋惠帝司马衷北征邺城,苟晞时任北军中候。
司马越兵败,王浚和东瀛公司马腾率部袭击司马颖于邺城,苟晞此时则投奔范阳王司马虓,司马虓承制任用苟晞行兖州刺史。苟晞作风果断而且严厉苛刻,无人敢随便欺骗他。苟晞的姨母前来投靠,苟晞对其供养甚厚。
不久,苟晞姨母之子请求苟晞任其为将,苟晞拒绝道:“我这个人是不会姑息犯法之人的,你日后不会后悔吗?”尽管苟晞这么说,但其表弟仍坚持请求为将,苟晞于是任其为督护。
就在苟晞奉命前来援救邺城司马模时,广平郡(河北省曲周县东北)太守丁绍也自发带领一支人马前来援救邺城。丁绍,字叔伦,谯国(安徽省亳州市)人。丁绍为官清正,年轻时就有美誉。丁绍任职广平太守时,为政宽和,施行德政。当时黄河以北一带大乱,广平境内却很太平,百姓都“悦其法而从其令”。
却说苟晞不日到达邺城,丁绍也率兵而至。邺城里的司马模一直紧闭城门,不敢迎战公师藩,专等援兵到来。无论石勒带着十八骑如何搦战,司马模一直未能出城迎战。当司马模听报苟晞、丁绍援兵即将来到,马上派将领冯嵩出城迎战公师藩,以对公师藩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再说公师藩并不知司马模有援兵到来,看到冯嵩纵马出城,忙派前队督石勒带领十八骑纵马上前围战冯嵩。冯嵩哪里是石勒与十八骑的对手,十余回合即不敌而走。
公师藩正要传令重整阵形,努力应战,队伍哪里还控制得住,士兵早已溃败,纷纷逃散。公师藩正要转身去迎战苟晞、丁绍,就见冯嵩回转杀来。
公师藩遂和汲桑、石勒死战冯嵩、苟晞、丁绍所部岂料苟晞、丁绍也是猛将,手下将领也个个勇敢,公师藩所部根本不能抵敌。多亏石勒与十八骑同力作战,公师藩与汲桑才能够脱险。公师藩带领汲桑、石勒等且战且退,终于撤离邺城,司马模等也没有下令追赶。
此后的一年中,汲桑、石勒跟随公师藩无战事。也就在这一年中,“八王之乱”的最后一王——东海王司马越开始逐步掌管朝政。公元年七月,司马越对司马颙挟持惠帝司马衷从洛阳到长安并控制朝政,甚为不满,决定号召勤王。各路勤王大军纷纷响应司马越。
司马越还命南中郎将刘陶捉拿正从武关(陕西省商县境内)逃到新野(河南省新野县)境内的成都王司马颖。遂继续向北逃亡,准备投奔公师藩。司马颖到达朝歌(河南省淇县)时,召集不少旧部,准备与公师藩会合。
令司马颖没有料到的是,时任顿丘郡(河南省清丰县)太守的冯嵩正率一部兵马杀到朝歌,一战将司马颖擒获。冯嵩把司马颖押送到邺城交给刚到邺城的司马虓。司马虓不忍诛杀司马颖,便把司马颖囚入邺城监狱之中。
却说公师藩此时也得知司马颖一路北上来到朝歌,遂率汲桑、石勒等前往迎接司马颖。公师藩不日到达白马县(河南省滑县东),离朝歌只有二三十里之地,中间只隔一道黄河。
公师藩正要传令渡河,岂料再次遭遇老对手苟晞。苟晞时为兖州刺史,而白马是兖州濮阳国的一个县,正是苟晞的辖区。苟晞获报一年前攻打邺城的公师藩正要渡黄河与司马颖会合,遂决定率部截击。公师藩此时可谓营救司马颖心切,只顾快速行进。
当苟晞所部从侧面截杀而来时,公师藩所部被割成数段,首尾无法相顾,号令更无法传达。汲桑、石勒作为前队督,也被苟晞分割,无法与公师藩接应。公师藩见不着汲桑、石勒,却见到了苟晞。公师藩再次见到苟晞,自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举枪就要迎战。苟晞将手一挥,麾下将领随即上前迎战公师藩。
白马一战,公师藩不敌苟晞被斩。公师藩所部兵马一见主帅被斩,立刻惊慌失措,汲桑、石勒忙率所部人马且战且退。苟晞又挥兵掩杀一阵,汲桑、石勒幸有十八骑死命跟随相救,方才保住性命,一路逃回茌平县(山东省东阿县西北)牧马场。
回到牧马场的汲桑、石勒只剩十八骑等少数人马。二人遂在牧马场等待时机,以图再次杀出牧马场。有了一年的作战经历二人也增添了不少胆识,汲桑决定任石勒为伏夜牙门,让石勒带领牧民到附近郡县劫掠囚犯,还到山洋之中招引逃亡的游民。汲桑一时人马大增,响应者甚多。
刘舆遂不为司马婋发丧,连夜派人假扮钦差大臣,宣诏命司马颖自杀。时年28岁的司马颖与两个儿子遂一同被处死。一直紧紧跟随并忠于司马颖的卢志将司马颖安葬。
却说此时镇守邺城的是原东瀛公司马腾,现已被封为新蔡王。司马腾原为并州刺史,镇守在晋阳(山西省太原市),由于汉王刘渊的不断侵扰以及并州接连发生饥荒,司马腾一直想到太行山以东的冀州或司州驻守。公元年十月,刘舆因在司马颖问题上处理得当,被太司马越调回京都洛阳。
刘舆向太傅司马越推荐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镇守邺城,同时推荐自己的弟弟刘琨为并州刺史,代替司马腾镇守晋阳。司马腾遂带领田甄、田兰兄弟、任祉、祁济、李恽、薄盛等官员以及并州的逃难民众约一万余人,号称“乞活”军,浩浩荡荡来到邺城。
司马腾到邺城原本以为从此不会再遭受刘渊的侵扰,还能过上司冀一带富庶的生活,可是司马腾怎么也没有想到,在邺城还没有过上几个月的好日子,大将军汲桑、讨虏将军石勒就率兵攻来了与汲桑一同来攻邺城的,还有张泓的旧将李丰。
虽说司马腾是从并州逃难到邺城,但怎么说还有一万余人的乞活军,对付汲桑、石勒这支队伍应当不在话下。司马腾听报汲桑等来攻,也很自信地说道:“孤在并州七年,刘渊那些胡人多次来攻也未能取胜,汲桑这个小贼,不足为患。”然而司马腾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生性吝啬。
当时邺城仓库里虽然没有粮秣,但司马腾本人却财富惊人。跟随司马腾来到邺城的部下以及乞活军并没有因为来到邺城而过上富庶的日子,因而对迎战汲桑没有斗志。司马腾身边的将领多次劝司马腾拿出钱财重赏将士,将士一定会拼死为其而战。
司马腾认为冯嵩曾在邺城击退过汲桑石勒,认为由冯嵩出战,一定能够将汲桑、石勒再次击退。冯嵩接命后,只得率部出战,毕竟冯嵩对邺城守土有责。城门开处,冯嵩出战,汲桑、石勒马上认出这位就是曾于两年前在邺城交战过的冯嵩。
汲桑命石勒率十八骑出战,定要击败冯嵩,以为司马颖报仇,因为就是这位冯嵩在顿丘郡擒获了司马颖。石勒领命,自然把冯嵩当作仇人,十八骑同样满怀仇恨。冯嵩并不是石勒与十八骑的对手,交战几个回合即生怯意,连忙掉转马头后撤。冯嵩的部众见冯嵩撤退,遂也溃散而逃。汲桑、石勒于是长驱直入,挥兵杀向邺城。
司马腾正在邺城城头观战,见冯嵩战败,才知汲桑、石勒这两个无名之辈不容小觑。司马腾此时只得依靠自己带来的将士,终于决定拿出钱财分给将士,以图将士能够为其卖力。
与司马腾一同逃走的有其四个儿子司马虞、司马矫、司马绍、司马确,以及钜鹿太守崔曼、车骑长史羊恒从事中郎蔡克等。汲桑的部将李丰带领一支人马出城去追击司马腾,与司马腾的儿子以及跟随交战起来。
交战中,司马虞勇敢有力,看到其父被杀,猛战李丰,终将李丰杀死。李丰的部将又将司马虞、司马矫、司马绍以及崔曼、羊恒、蔡克等斩杀,只有司马腾的庶子司马确得以逃脱。
汲桑等杀了司马腾,可谓大获全胜,而且占领了邺城,将士们纷纷庆贺。汲桑还命人掘出司马颖的棺木,放到车上,遇到事情,先向棺木禀告,然后施行。
汲桑虽杀了司马腾、占领邺城,但汲桑知道在此天下大乱之际,英雄四起,他们根本固守不了邺城。汲桑决定继续攻略其他城池,四处抢掠。
但汲桑也不想将邺城拱手让与他人,于是下令将邺城焚烧,大火十几天不灭。可叹邺城经三国袁绍、曹操修建,原本雄伟堂皇,现今被汲桑、石勒一把大火焚为灰烬。汲桑、石勒还屠杀邺城官民一万余人,大肆抢掠,然后撤离邺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