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是个地理名词,最早出现在宋朝,两广之间以广信县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在中国用地理标志作为行政区分类的省份有不少。像一条黄河,划分出了河南与河北,一个洞庭湖,划分出了湖南与湖北,一条太行山脉,划分出了山东和山西。而它们也可以像“两广”一样称之为“两河”、“两湖”,只是因为行政区划和习惯的原因,所以后世更多的提到的是两广,而很少说两江、两湖地区。
行省制度虽然诞生于元朝,但是当时并没有单独广西省的概念,因为元朝行省制度尚不成熟,每个省的面积都很大,两广地区就被湖广行省和江西行省各占一块,到了元末时期,元廷为了有效剿灭红巾军,特设置广西行中书省,将权力下放到地方自治,这是历史上广西第一次建省的开始。
而广东是在明朝洪武二年,改广东道为广东行中书省,这是历史上广东第一次建省的开始。到了明代景泰年间,明朝政府为了更好的管理南岭以南的广大区域和众多少数民族,特增设两广总督一职,将广东省和广西省这两个接壤的兄弟省份纳入到了两广总督的治下。
两广地区虽然地域广阔,但是人口的数量远不及中原地区,而且少数民族比较多,经常发生民族之间的冲突,不容易管理,再加上广东与广西都属于丘陵地带且没有大的地理阻隔,因此人口的流动也比较大,这就在无形中促进了两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甚至在方言上、饮食上也都有很多相近之处,这就让两地的百姓更有文化上的认同感。
综上两广地区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大的认同感:
一是因为古代的行政区划因素,尤其是两广总督的设立让这两个省看起来只有一个领导,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上也是大差不差,所以看起来更像一个省。
二是地理因素导致的,广东和广西之间接壤,而且中间还没有封闭的山脉与河流完全隔绝,包括现代地形图上也把这两个省统称为“两广丘陵”,所以两广的称呼也没有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三是这两个省之间人口流动比较大,通婚的也比较多,而且有相似的文化和饮食习惯,为了更为亲切的表达两省百姓的特殊关系,所以两广常被提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