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山西省地级市,为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公元年),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地处晋豫两省交界,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南部,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十大峡谷、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攀岩基地、山西省风景名胜区”等荣誉称号。大峡谷中著名景点有红豆峡、八泉峡、女娲洞等。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市区西北漳泽湖南部,紧接市区,公园内河道纵横,森林茂密,遍布多种植物,并有成片的芦苇荡,有野鸭、黑鹳等80多种鸟类长期栖息。年11月,国家住建部正式授牌长治城市湿地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目前这里已成为集林业生态示范、湿地综合保护、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治市区东北部,距市区2公里,东于壶关、平顺二县相邻,北与潞城市相接,自然资源空灵奇秀,主要有雄狮卧岗、鉴天石、石丛缀菊、石海微澜、五指擎天、危岩耸空等10余处。人文资源广博丰富,主要九龙宫、百草堂、祖师庙、摩崖石刻、攀山古道、古鱼池、南崖宫、朝阳宫、古寒泉、神农井、百谷洞、耒耜洞等

天脊山地处绵绵太行山腹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境内,宋代诗人苏轼在《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中写道:“上党从来天下脊”,被誉为“天之脊”,天脊山素有“赛江南”的美称。天脊山荟萃了太行山水之精华,集奇、险、绝、秀、幽为一体,气候宜人,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探险写生的理想去处。

通天峡,横跨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西距上党古城长治市区50公里,北与红色旅游胜地八路军文化园及太行水乡等风景区相通,南临林州市35公里,与石板岩风景区、林虑山风景区及著名的红旗渠相连。

八路军文化园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太行西街,背靠的凤凰山,东临的马牧河,整个景区由前广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胜利大道、军艺社、胜利坛、实景剧场、八路村等七部分组成。利用了体验式的高科技手段,再现八路军抗战史实的大型主题公园,让游客感受八路军的作战和生活的氛围。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太行街号,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集旅游观光和博物馆价值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直属山西省文物局,正县处级建制,性质为历史类博物馆

上党门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是隋代上党郡署的大门。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在衙署内大兴土木,增建飞龙宫、德风亭。最盛时亭堂楼宫有余间。金元之际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重建上党门门庭,后又增建钟鼓楼。弘治三年()重修。年再次重修

潞安府城隍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大北街庙道巷。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元至元二十二年(年)创建,潞安府城隍庙,现存的城隍庙中大殿和角殿为元代建筑,寝宫、戏楼、玄鉴楼等为明代建筑,廊庑、耳殿为清代建筑。城隍庙是为祭祀城隍神而营建的,城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守护城池之神

天下都城隍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城东南25公里的城隍岭(原名天紫岭)上,经唐、宋、元、明各朝皆有修葺,占地余亩,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大长治旅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庙坐北朝南,分上下两院,上院有主殿灵霄宝殿、配殿、献殿及东西厢房。下院有戏楼,两侧有化妆楼、看楼,出山门级台阶,直对上党南界。整个建筑琉璃迭脊,雕梁画栋,精巧恢宏,险峻壮观。

玉皇观五凤楼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城南17公里的南宋乡南宋村,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始建于元朝,明朝万历、清朝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四次修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灯寺石窟,坐落在山西长治平顺县玉峡关乡背泉村东,太行山/林虑山巅海拔米处一天然石崖里。北依陡崖,南临深谷,依崖雕造石佛万余尊,其中18个石窟尚存有佛像多尊。金灯寺石窟中的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以及佛教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唐、宋圆润风格之遗风,独具明代俊俏娴静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金灯寺石窟群,规模宏大,雕造精美,是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

感谢广大朋友们浏览请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