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的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zg/171020/5776100.html

众所周知,石家庄曾经雄心勃勃地实施城市“北跨”战略,在老城区公共配套服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将巨量基础建设投资放在了滹沱河北岸的正定新区。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改造老城区的难度太大,历史遗留问题也太多,不如绕着走,去一片空地上建设新城区,承载石家庄未来的希望。

但是据说我们差了一个步骤,就是政府机关驻地搬迁必须要经过上级部门批准。所以结果就有些尴尬。

去年,河北省出台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后,我们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对编制中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做了相应调整。

新的城市空间格局概括为“一主、四辅、一带、多点”,其中的“一带”是指滹沱河生态经济带。

注意,这只是一个新的提法,总体规划尚未正式出炉。而且这事也急不得,要想“一张蓝图干到底”,总体规划就必须与各领域的专项规划,还有各片区的详细规划有机衔接,同时具备前瞻性和科学性。

最近细心的网友就发现,官方对于城市空间格局的提法又有了新变化,由原来的“一主、四辅、一带、多点”调整为“一主、四辅、两带”。

据了解,“两带”是指滹沱河经济带和太行山生态带。

从官方报道来看,2月16日,省委书记王东峰在石家庄调研检查时第一次提出,全力打造滹沱河经济带和太行山生态带。

2月17日,超超书记在常委会上强调,要抓好“两带”布局,加快规划编制进度。不出意外的话,太行山生态带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在紧张进行中了。

有人可能要问,这太行山生态带的规划范围都包括哪些区域呢?说实话,我还没打听到呢。

查阅历史文件,石家庄最早是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要培育发展西部太行山区生态友好型产业带,规划范围包括了平山、井陉、灵寿、赞皇4个山区县以及井陉矿区。

现在回头看当时的规划,简直不可思议。规划里是这么说的,“立足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的思路,大力发展煤炭经济和电力产业,适度发展新型建材、化工、钢铁机械等工业”。

从中我们只看到了太行山区产业带,没感觉到生态友好。

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向,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对西部太行山区的定位也变为“突出生态屏障建设,打造省会青山绿水后花园”。

这次我们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格局中特别加入太行山生态带,也意味着西部太行山区在石家庄城市发展中的地位第一次得到了确认。

当然,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太行山区的开发强度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不会像滹沱河经济带那样塔吊林立、热火朝天,但也非常令人期待。

大家发现没有?

一到节假日,石家庄周边的景点就人满为患,连停车的地方都找不到,说明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供给存在巨大缺口,而这就是太行山区的发展机遇。

其实很早我们就提出了建设太行山国际生态休闲走廊,依托太行山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资源,以太行山高速为纽带,大力推进旅游与特色农业、健康养老、生态涵养、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建议有识之士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