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周游列国时的臣子之一。根据东周《列国志》的记载,晋献公被骊姬蛊惑,将太子申生逼死。

然后又派人前去捉拿在外驻守的重耳和夷吾二位公子,公子重耳提前得到消息,便带领一众属臣开始了逃亡生涯。

介子推跟随重耳十九年吃了很多苦头,在途中粮食吃光了,让重耳饥饿难耐。介子推便偷偷将自己的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做了肉汤,才挺过了危机。可见,介子推对君主的忠心。

等到重耳回国后即位成晋文公时,大赏群臣,却忘记了介子推。等到晋文公想起时,却发现介子推已经背负着母亲到深山中隐居了起来。

无奈之下,晋文公就在山上放火,逼介子推出山,然而介子推看淡功名利禄,宁死不愿出山,最终以死明志。

介子推(像)

这个故事虽然有文学创作的渲染成分,但历史上的介子推的确是死在隐居的深山里,人们也对介子推隐居在哪提起了研究兴趣,进而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介子推隐居之地叫做介山,这也是《史记?晋世家》里的说法。介山也被称为绵上山,位于如今山西省介休县境内,是介子推去世的地方。

除了《史记》的记载外,《左传》和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这两部著作中也有着相同的表述,因此介子推死于绵上山,是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

但有些人对这个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史书中的表述也不都是符合事实的,尤其是春秋时期发生的事,大都是根据先秦文献整理而成的,其中的内容有可能存在错误的情况。

晋文公(像)

结合晋文公时期的地理和军事情况来看,介子推绵山守志的行为发生在晋文公继位初期,之前晋国一直的策略是向西、向南拓展领土。而无力顾及到北边。

根据地理来看,介休县位于霍山以北,而霍山的北边,在当时由北方少数民族敌人所占据。到了晋文公去世后,晋国元帅先轸还在带兵和霍山以北的敌人作战。

因此介子推即便去到异邦占领的绵上山隐居,晋文公也不会大摇大摆的到异邦去找他。因此《史记》和《左传》里的绵上山,在当时肯定不会在介休县的境内,大概率是一座重名的山。

既然史书中的表述存在一些疑问,那么关于介子推所隐居的深山,是如今的哪座山,就成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顾炎武(像)

有人发现了其中的端倪,明末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记载了一座位于山西省翼城县西侧的小绵山,靠近曲沃,被认为是当年介子推隐居之地。

对于这个观点,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山西翼城的小绵山不可能是介子推隐居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

其一,晋文公想起要封上介子推时,考虑到介子推曾用自己的肉救过自己,便决定将介子推隐居处,环山百里的土地都封给他。再看小绵山,距离晋国国都绛城仅有几十里,难不成晋文公要把国都封给介子推吗?显然是不能够的。

其二,晋文公在介子推死后非常伤心,得知都城附近有座山,与介子推隐居的山非常相似,睹物思人之下,晋文公便把这座山赐名为小绵山,位于现在的山西翼城县,因此这座小绵山只是有类似的名字,并不是介子推隐居的那座。

基于上述发现,学者认为,如今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山才是介子推隐居之处。此绵山又叫紫金山,山上至今还有着古人流传下来的介子推庙。

对于这个观点,由于缺乏史料证据支撑,只能当做是介子推隐居处的一种可能性,不能完全被认同。

绵山

一些学者在反复研读了春秋时期晋国史和东周文献后,提出了一个有理论支撑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反推出来的。

从晋国的版图来看,介子推所隐居的棉上山,必定在霍山以南。关于绵上山,《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里,曾有过两次描述:一是晋侯叟兵于绵上山,以治兵;二是赵简子出迎宋国使者乐祁,并在绵上山饮酒。

尤其是第二件事,能看出绵上山的大概方位。因为乐祁从宋国来到晋国,必定会翻越太行山南侧的南阳地区,南阳位于如今河南省获嘉县北侧,赵简子迎接乐祁后,在绵上山上对其进行招待。

了解晋国史的人都知道,赵简子任职时期,晋国都城已经被晋景公由原来的绛城迁移到了新田,被称为新绛。那么绵上山的位置,大概率是在晋国国都新绛以南。

在春秋时期,诸侯的叟兵、治兵是件非常隆重的事,不亚于祭祀活动。治兵的事一般会安排在距离都城不远的地方,而且是地势平坦的平川地区,适合治兵。

所以从绛城到新绛的位置来看,他们的南侧地区只有浍河以南有平川之地。也就是如今山西万荣县、闻喜县一带符合要求,范围的缩小,让棉上山的位置有了结论。

根据《万全县志》的描述,万全县及山西运城万荣县,在他的西南侧有座绵上山,如今被称作孤山,这座孤山很可能就是介子推当年的隐居之地。

时至今日,介子推当年所隐居的绵上山,到底是山西平定县的绵山,还是山西万荣县的孤山,还在被继续研究中。

两个观点都存在着一些主观的判断,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考古方面的推进,让介子推的隐居之所到底在哪里有个定论。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发表观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