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省份名称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例如河南河北的“河”指黄河,湖南湖北的“湖”指洞庭湖,山东山西的“山”指太行山。那么广东广西的“广”又是什么呢?它们是以什么为分界的呢?
其实,这个“广”指的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广信。它位于今天的梧州市万秀区,是汉代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汉到宋,广信县以东和以西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简称为广东和广西。这就是两广得名的千年故事。
广信:岭南开发的起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屠雎、赵佗等率六十万秦军征服了南方百越,并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对岭南进行开发和统治,也是中原文化扎根岭南的开始。
秦末大起义爆发后,南海郡尉赵佗切断了五岭四关等中原通往岭南的各条通道以割据自治,以番禺为王都,自称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他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了一百多年,直到汉武帝出兵灭了南越。
在征服南越后,汉武帝在南越领地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九真、交趾、日南七郡。由于南越国都番禺在平越战争中被焚为废墟,汉武帝在离水和郁水交汇之处新建了一座城池,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命名为广信。
广信就此代替番禺成为汉代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地处古南越国的中心位置,漓水和西江在此交汇,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在那个陆上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广信在治理南中国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两汉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岭南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广信为中心的苍梧文化,成为包括粤语在内的岭南文化的起源之地。由于广信的特殊地位和地理上的中心位置,当地人们逐渐形成了以“广信以东”和“广信以西”区分岭南的习惯。
交广分治:两广分家的开始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爆发后,为了尽快平叛,汉灵帝将之前只有监察地方功能的十三刺史部改为十三州,州牧作为一州之主官,直接掌管州内的军政大权。在这样的背景下,交州七郡成了各路诸侯争夺地盘的一方战场。
割据荆州的刘表率先出手,饶过东汉朝廷任赖恭为交州刺史、吴巨为苍梧郡太守,将交州七郡据为己有。东汉朝廷自然不甘心失去对交州的控制,随机笼络苍梧郡的地方豪族士燮,任其为交趾郡太守,“董都七郡”。
士燮家族控制着交趾、合浦、九真、南海四郡,与刘表控制的苍梧、郁林、日南三郡在交州对立。这就是后来历史上著名的“汉越之争”。
孙权在东吴站稳脚跟后,为扩张势力也参与到对交州争夺战中来。建安15年(年),荆州派内部发生分裂,吴巨驱逐了交州刺史赖恭,孙权趁机拉拢赖恭,以步骘(zhì)为新任交州刺史,领兵南下,意图接管交州。
步骘到任后,设计诛杀了苍梧太守吴巨,随后轻松击败了群龙无首的荆州兵,夺下苍梧三郡。而对于士燮这样的地方豪强,步骘许诺只要士燮承认其交州刺史的地位,便让他们安心留在原来的郡县供职。
一杀一和之下,步骘很快将交州七郡都纳入到东吴政权的统治之下,结束了交州的混乱局面。而为了巩固东吴在交州的统治,分化瓦解地方势力,步骘决定分治交州。
建安22年(年),步骘重新修建了南越国灭国之时被毁的番禺城,并将交州州治从广信迁到番禺。随后在黄武5年(年),步骘将交州一分为二,分苍梧、南海、郁林、合浦四郡为广州、州治番禺;剩下的交趾、九真、日南、朱崖、高凉五郡(崖、高凉二郡为孙权新设)仍为交州,州治交趾。
从此,“广信以东”和“广信以西”的区别开始在行政上体现出来,这就是两广分治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