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与河南交界的林滤山中,百丈悬崖的山腰间,有一座庙宇在弥漫的山雾中时隐时现,它是自古就有“中州之蓬莱,晋豫之奇观,仙境宝地”之美称的金灯寺。金灯寺石窟,坐落在山西长治市平顺县玉峡关乡背泉村东,太行山、林虑山巅海拔米处一天然石崖里。北依陡崖,南临深谷,建筑面积平方米。金灯寺原名宝岩寺。石窟开凿于山巅自然形成的石凹内。开凿年代从明弘治十七年(年)起,至明嘉靖四十四年(年)止,历时60余年。寺创建于北周。现存34间殿堂构成的东西七进院。前道后佛。就崖开凿石窟25个,依崖雕造石佛万余尊,其中18个石窟尚存有佛像多尊。金灯寺石窟中的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以及佛教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唐、宋圆润风格之遗风,独具明代俊俏娴静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金灯寺石窟群,规模宏大,雕造精美,是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主要有金灯寺石窟—南天门、小西天、青龙洞三大景区块。北与东寺头乡的井底民俗度假村相望,西邻玉峡关,南连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区,东俯洪谷山景区、天平山景区。登山跨越需要通过洪谷山,经过蜿蜒曲折的小道,过猴梯不怕艰难险阻,就可直达山顶。驾车到了路的尽头,才看到金灯寺的佛门,顺眼望去,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大戏台和石塔林了,大大小小的舍利塔有46座。看完后顺着道路的方向行走,金灯寺便在这半崖凹凸之中了。刚进寺中,这香炉中的烟雾变萦绕在鼻间,实有这佛家清圣之意。金顶寺石窟北依陡崖,南临深谷,石窟临山而凿,海拔米,清晨时分寺庙笼罩云雾之中,颇有些仙气袅袅。寺内有明代石碑多块,说明石窟是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先后开凿,据传寺庙最初叫宝岩寺。寺庙不大,有三进,佛殿不到十件的样子。山腰北崖凿有大小十四个洞窟,其中最大的称水陆殿。水陆殿是金灯寺石窟最有特色的佛殿,也是中原石窟中最具特色的。水陆石窟大殿,在国内石窟造像中,也甚为罕见。这些石像到底是做什么用途的,至今悬而未解。水陆殿面积约平米,上方为平顶,下面有水池,通过一座石板小桥进入殿内。大殿墙壁上有泉水渗出,殿堂内壁几乎全部被各种规格雕刻的佛像、力士、罗汉等布满。金灯寺水陆殿内的石刻造像,每一尊佛像都很萌。与以往的石窟不同,金灯寺石窟的开凿属民间自发,所以雕刻谈不上精致、细密,但是仔细看下来,倒是有几分懵懂、天真、呆傻萌的状态,有时让人忍不住感觉很是可爱。传说,金灯寺原名宝岩寺,后来发生了一件动人的故事,人们才把他改为金灯寺,用以纪念故事中的人物。相传,玉皇大帝在天庭也搞偏听偏信,误信谗言,无故将白鸽姐妹贬下凡间。太上老君赠给姐妹两一人一个金灯贲簪,嘱托他们在凡间精心修炼,早返天宫。姐妹俩飞到人间,变幻作人形潜心修炼起来。一天,姐妹俩正在宝岩寺烧香还愿,被大财主的儿子刘黑撞见。刘黑一贯横行乡里,臭名显赫。他见二人美貌非凡,立刻垂涎三尺,挥手命家丁上前抢人。白鸽姐妹身单力薄,奋力挣扎中拼命喊救人。正在山上放牛砍柴的小伙史晓红听到了呼喊急忙赶来。这史晓红力大如牛,三下五除二就把刘黑的家丁打得东倒西歪,直到刘黑再三保证不再调戏良家妇女,史晓红才饶刘黑一命,让他逃下山去。白鸽姐妹双双拜谢史晓红的救命之恩,询问史家的境况。这个刚强的小伙子谈起家境竟然泪水涟涟。原来,他三岁丧母,七岁丧父,他和仅有的一个姐姐都在财主家为奴抵债。白鸽姐妹也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姐妹俩商量如何报答史郎,妹妹说她要嫁给史郎。于是,白鸽姐姐便在寺前花下作证,看着他们二人双双拜了天地成婚。分别之际,白鸽姐姐拔下自己的金灯贲簪送给史郎,祝他们白头偕老。几年功夫眨眼过去了,两夫妻不仅买了地,盖了房,还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美了。谁知刘黑一直念着旧愁,在一个星高月黑的夜晚,带着一群饿狼似的家丁,打死了史郎的孩子,打昏了史郎,抢走了鸽妹。萧瑟的秋风中,史郎苏醒了,孩子死了,妻子被抢走了,他真想一死了之。可这深仇大恨还得自己来报啊。史郎强忍伤痛,找到姐姐,很快养好了伤痛。有一天深夜,史晓红手持利斧,摸到刘家,看下刘黑得头,火烧了刘宅。混乱中,宁死不屈的鸽妹逃回了家中。他只看家里狼藉不堪,人影全无,只有姐姐送给丈夫的金簪扔在地上,情知不好,只好逃到白鸽姐姐那里。以后,姐妹俩便在白天变做白鸽到处寻找史郎和孩子,晚上飞宝岩寺遥遥相对的黑龙洞栖身。史晓红杀了刘黑也没敢回家,无处落脚便到宝岩寺落发为僧。终于,有一天白鸽妹妹在砍柴的和尚中发现了史郎。可是史郎早已心灰意懒不愿重返红尘,无论白鸽妹妹怎么呼唤,他都听不出是自己妻子的声音了。而鸽妹怎么也忘不掉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每天夜晚都要飞到宝岩寺前面的山上看望史郎诵经习武。一到那时候,一对白鸽身上洁白羽毛,加上一对闪闪发亮的金灯贲簪,把宝岩寺照得犹如白昼。后来,人们就把白鸽姐妹起飞的山叫成“起飞山”,立脚的山叫“落灯山”,而宝岩寺呢,也就改名为“金灯寺”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54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