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河,是黄河北岸支流沁河的支流,发源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赵庄丹朱岭。流经晋城市城区、郊区(泽州县)和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注入沁河。丹河在焦作市境内为太行山到黄河冲击平原的边缘,多为峡谷地貌,目前开发有青天河、沁阳丹河峡谷等旅游区。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丹河峡谷的文化遗产——丹河边的水磨坊。在群山夹峙的丹河峡谷里,丹河边的滩地上,常常可以见到这些破旧的石头房子,它们有的已经历经岁月的风雨,变成残垣断壁,而有的石头却依然流出清澈的水流,并伴着哗哗的流水声。河岸边,常常放着成堆的干枯的树枝、灌木。一看到这些,人们便知道这里是丹河边常见的水磨坊。沿着窄窄的河边小路,走进丹河边的水磨坊里,便会看到一盘硕大的水磨几乎占满了石头房子的整个一半的空间,哗哗的水流冲击声音和着轰轰的石磨转动的声音,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的岁月。有人讲丹河峡谷之中旧有水磨近盘,分布在河岸两侧的村庄。河东岸的博爱县年从沁阳分治后以丹河为界,沁阳的水磨多在丹河峡谷山路平村以上,而博爱县的水磨不仅集中在小东庄以上的山区乡村,而且在九府坟、大辛庄、后庄西、狄林、下水磨、上庄、牛磨、清化镇、太子庄等平原地带也有广泛分布。水磨的历史由来已久,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是魏国永泽(今山西运城)人,他在公元前年至前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都太守,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至今还在应用的都江堰工程,那个时期他就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水磨,迄今已两千多年。据说有三国时期嵇康帮助丹河流域村民改造水磨的故事,如果属实,说明丹河一带的水磨至少也有多年历史。水磨是中国古人农耕文化中的一项伟大发明,培训依靠水的落差,冲动水轮并带动磨盘旋转,依靠上下两扇磨盘刻出的凹槽,将粮食或木材加工成面粉或木粉,减轻了农民的繁重劳动,提高了生产力。过去丹河水源充沛,因此沿河两岸村村有多盘水磨,不仅加工粮食,而且还以太行山取之不尽的山杂木为原料加工香末,催生了博爱县孝敬一带的火香产业,成为怀商的一朵奇葩,大量火香通过开封流通到全国各地。古诗形容水磨:“石头层层不见山,路程短短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纷纷不觉寒”,非常生动有趣。北宋文学家王禹也有描写磨面人家的诗句:“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逐渐演变为水磨坊的专用对联。水磨的磨盘多用结实的花岗岩加工而成,一般直径可达到1.6米左右,转动的下磨盘比静止的上磨盘厚,厚度近50公分,磨盘均为整块石头雕琢。丹河峡谷段水势落差较大,非常适宜建磨,河水是水磨取之不尽的动力。先在主河道上游修筑水坝提高水位,沿河道一侧修筑动力渠分水,在动力渠上选择一定的落差建磨,推动水轮后的河水返回动力渠,下一段还可以继续重复利用。因此一道渠上只要有落差,可以建造多盘水磨。水轮传动方式有两种,山区一带河道落差较大水势较猛,多使用水平水轮,靠水轮轴直接带动下磨盘转动;平原一带的河道落差小但水流较大,多使用立式水轮,再依靠涡轮传导带动下磨盘旋转。老百姓把两扇磨盘视为乾坤,上为天,下为地,天地相合而万物生。因此,一间磨坊就是一块天地,丹河两岸许多人家世世代代守着这块天地,成为全家人生活的经济依托。看水磨的工作叫做“拨磨”,拨磨人很累很苦,环境较差,往往需要一家人轮流日夜值守,尤其是加工香末,要先把树枝晾干,然后切片,加水发酵,磨上两遍才能出售,粉尘飞扬,炎热的夏天特别辛苦。山下平原地带的水磨都用于加工粮食,而山区的水磨除了加工粮食,有的还用于加工香末,还有的可以两用,大磨扇上面加个小磨扇即可磨粮食。那些没有水磨的山村,村民过去常附近山上打柴,砍下麻秸条和山木树枝,尤其是松柏枝最佳,背到丹河一带卖钱,下力气换点油盐酱醋。丹河峡谷里水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有了电磨和水源逐步缺失,后来基本停运,动力渠及磨坊损毁很多。目前博爱县仍在运行的还有方山7盘磨,位于九渡、方山牛笼嘴附近,仍然完好但没有运行的水磨还有10来盘,其中许湾村有4盘,下伏头村有4盘。沁阳九渡村现有水磨户9户,水磨11盘,每盘水磨坊50~平方米,每天加工粮食、谷物等余斤。水磨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丹河峡谷村民世世代代维持生计的工具。而今,水磨坊已经不再单纯是一座座简易、朴素的房子,它诠释更多的是悠悠情怀和更丰富的人文情愫。渐行渐远的老水磨,在特定的时空中拥有着代表人类自然和人文态势下永久性档案,成为许多曾经生活在丹河峡谷的人们人生驿站中挥之不去的绵长记忆。上图为博爱县丹河湿地公园的水磨石雕。(图文源自焦作博爱县文化工作者何世国鄈城漫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