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好几个成对出现的省级行政区名。大多数用以命名的地标都位于两省交界处,如作为两湖、两广地标的洞庭湖、广信(今广东封开县),就位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之间。即便是现在并不与河北相接的黄河,作为地标在历史上也一度是两地的界河。
但山东山西这对兄弟省份却比较特殊,两省以太行山作为命名的地标,然而山东自作为一级行政区划起,从来都没和太行山挨过边。
山东与太行山的位置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早期历史上,山东只是一个非特定地理区域名,用以指代某座山以东的区域。譬如战国时期,秦国以函谷关以东的崤山作为地标,将都城位于崤山以东的其余六国统称为山东六国。而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以华山为地标,称自己家乡蒲州为山东。这与本文的主旨并不不同,故不作具体探讨。
山东被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始于金朝。
北宋时期,今山东地区位于都城开封以东,所以这一带被称为京东地区,在划分路级行政区划时,就顺理成章地被赋予了京东路这个名称。京东路的辖境大致包括今山东省的大部,及江苏的徐州、宿迁,河南的商丘。范围过于广大,故又被拆分成了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两个平级单位。
北宋的京东西路、京东东路年金国铁蹄越过黄河,攻破开封,掳走钦徽二帝,灭亡北宋后,与南宋夹淮对立。原属于宋朝的京东西路、京东东路,自然也成了金朝的领土。
京东之名是由北宋都城开封延伸而来,现在统治此地的金朝,实施的是五京制,新设立的汴京开封府只是几大陪都之一,上京才是金朝的政治中心,正式首都。所以这两个地方再以“京东”相称,难免有些名不副实。
且称“京东”,还有承认此地为宋朝领土的嫌疑。毕竟南宋虽然定都临安,可对外一直以“行在”相称。所谓“行在”不就是皇帝的临时驻跸地吗。
那么南宋的法定都城是哪个?
开封!
对!你没看错。南宋的正式首都一直是已经沦落的,被金朝更改为南京的开封。
所以得给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改改名。当然改名也不是可以随便瞎编的,最好是从以往使用过的名称,或者相关的地理概念、传说中选择。不过旧有的郡名、州名,大多都在用,因此只能另想他法。
放眼望去,这里正处于拥有北岳、五台等名山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古代识别度极高的名山——太行山以东。两者之间虽然隔了个大名府路,但就方位来说的的确确是在太行山东面吗,于是金政府一合计,就做出了以“山东”替换“京东”的方案。于是京东西路、京东东路退出历史舞台,山东西路、山东东路新鲜出炉。两路的管辖范围较之前的京东路也有所扩大,北宋时期本属于淮南路的淮河以北区域被划入山东路。
金朝更名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至于山西在元代以前长期被称为河东,历史上与河南、河内(或河北)并称三河,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核心地带。
元朝由于统治地域太过辽阔,设置了行中书省辅助中央政府进行管理,其中金朝的河东路、河北路、山东路、中都路等紧邻元大都的“腹里”地区,归中书省直辖。“腹里”面积巨大,大致包括今北京、天津两市,山西、山东、河北三省的大部,内蒙中部及河南的一小部分,不易治理。因此在南部和西部远离大都的人口稠密区,分别设置山东东西道宣慰使司、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进行管理。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河东山西道宣慰宣慰使司始于唐,但却盛于元,是元代仅次于行省的重要地方行政机构,在腹地作为行省的补充,主要负责民事。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的设立,是“山西”一名用于行政区划的开端,这个名字和河东一起出现,在体现出了所处区域位置的同时,说明山西的“山”字是来自于太行山。这间接证明了山东的“山”字出自于太行山。
明朝取代元朝之后,明朝占据的元朝“腹里”部分被一分为三,并在河东山西道宣慰司的基础上设立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在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的基础上设立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清代又改为山西省和山东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