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 http://www.bdfyy999.com/

位于晋冀豫三省边界的太行山险峻难行,通向外部的八条通道史称“太行八陉”,无一例外地狭窄崎岖,易守难攻,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在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元帅曾经说过:“太行地区是中原的屏障,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而谋取中原,必须首先在太行站稳脚跟。”作为八路军坚持抗战的坚强堡垒,太行山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英雄历史。

近期收官的《太行之脊》就艺术再现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人的率领下,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同侵华日军生死相搏的一系列真实战例以及建立和加强根据地建设的真实历史。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缅怀革命历史、礼赞革命英雄,在当前阶段播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吕昕彤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展现爱国主义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随着对历史资源的深入挖掘,中国的影视创作者们从多重维度再现了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血泪征程:从《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战长沙》等经典剧集,再到《麻雀》《彭德怀元帅》等,让观众在酣畅的视觉体验和跌宕的情感变化当中,感受中国人民斗志昂扬、永不放弃的爱国主义精神。

近期,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又有一批制作精良的抗战主题影视剧纷纷播出——其中,《太行之脊》备受瞩目,不仅让观众在光影中回顾英勇军民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也以创新求进的态度打造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抗战剧。

选题创新是品质之基

严谨考究战争史实

挖掘鲜为人知的维度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数十万日军围攻太原,山西告急。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刘伯承担任第一二九师师长,率部出征山西。毛泽东断言:“扼太行者得天下!”第一二九师进驻太行山,快速扩大武装,与日寇坚决斗争: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扬威神头岭,截敌长乐村,挺进冀南平原,诱敌香城固,鏖兵白晋路、正太路……这支英雄之师逐渐成长壮大,凯歌频传!

充分展现并深入解读这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正是《太行之脊》的制片人樊文彬的创作初衷。他出品过《刘伯承元帅》《彝海结盟》等多部宏大叙事的革命历史剧,深刻感受到抗战的不易。年的秋天,樊文彬偶然和刘伯承的女儿刘弥群聊起了元帅带领的第一二九师在太行山的事迹,随着了解逐渐深入,他迫切的想要把这段历史单独拍成一部电视剧。

而这段发生在“天下之脊”的传奇历程,尚未在已有的影视作品当中被完整披露,樊文彬笃定信心,要把这部作品做成一部“经得起检验的纪实片”,兼顾好守正和创新。

立足于富有创新性的宏大选题,樊文彬带领团队,辗转北京、广东、河北、山东、山西五省市,花了六年时间耐心打磨,对历史事件进行拆解,细节化展现了刘伯承元帅所创造和运用的军事战法,回溯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智算神头岭”等许多经典战例。

樊文彬自信地说:“剧中的每个经典战例,甚至每个战争细节在抗战史上都有据可查。”团队坚持拒绝“戏说”,恪守严谨,尊重历史,为了强化艺术创作的真实性,铺就大量战争细节。值得一提的是,《太行之脊》当中挖掘了很多不为人知、却格外动人的故事。比如在开篇的前几集,大幅展现了第七七一团被日寇偷袭,引高层震怒,全军通报批评的真实历史故事。而这样的桥段,在之前的影视作品中是很少出现的,本次“还原”完整展现了八路军作为一支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从难抵暗袭到奋起突围,这支队伍一步步走向辉煌。

理念创新是艺术之魂

合理虚构延展线索

客观审视人物群像

《太行之脊》的导演张玉中曾经执导过《百团大战》《刘伯承元帅》《胜利大会师》等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剧。对于此番执导《太行之脊》,他对其创新性寄予厚望:“我给这部剧的定位是革命历史题材正剧,但正剧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历史。它应当是有创新的,当然这种创新绝不是一句轻易说出来的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而是一种贯穿整个摄制过程的行动。”

从始至终的理念创新,大大增强了《太行之脊》的可看性,除了情节构建之外,尤其体现在对人物群像的艺术创作上,也为该片的好口碑奠定了品质保障。

在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人物群像的构建至关重要。为了尽可能避免一般性的重复,《太行之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除了真实再现了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赓等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的丰功伟绩之外,还以创新的手法虚构了武大存、欧阳春、裴勇、杨子、杏儿、杨四贞等太行儿女。他们的性格、身份迥异,代表着不同立场、不同境遇的革命形象。

大量虚构人物的加入,丰富了叙事脉络,也让情感纠葛更为多元。在严峻的革命历史背景之下,战友情、亲情、爱情交织,结合丰富的谍战元素,融合了“大人物”的谋略胆识与“小人物”的热血浪漫,在展现跌宕起伏的时代变迁的同时,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对正反两派的客观审视,是《太行之脊》的特色所在,同时也展现了制作团队的大局观。确实,影视作品对战争的表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展现“你死我活”的表象,炮火连天的战争现场诚然会带来直截了当的感官刺激,但是如今回望历史,更重要的是秉持理性的态度,去探寻对决背后的利弊,由“中国故事”的演绎,传承家国情怀。

比如在对日军风貌的描摹上,《太行之脊》脱离了以往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一贯的标签化、脸谱化、戏谑化,而是客观展示了日军的精良装备。另外,在还原战争历程的时候,《太行之脊》非常重视对作战理论的介绍,例如在第五集的剧情里,提到了邓小平同志要来太行山前线做理论工作。把革命理论与作战部署相结合,贯穿《太行之脊》创作意识的始终,也引导观众摒弃“旁观者”的身份,深入历史现场,探寻八路军为何能够获得胜利的原因。

以精良制作担负独特使命

漫漫六年潜心创作

勇于创新而不忘“初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主旋律影视创作担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这也需要影视行业的创作者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积极投身创作实践。

在国内竞争激烈、审查严格的创作环境下,《太行之脊》突破重围,成为“-年百部重点电视剧”之一,正得益于制作团队的匠心。从年起笔创作,历经多次剧本修改,延期播映,漫漫六年,在讲求快节奏的行业环境里,这样的潜心创作已经不多见了,这也注定了《太行之脊》的意蕴足够丰厚,值得观众去反复品味。

对此,制片人樊文彬这样形容:“用六年多的时间打磨这部大戏,可以说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心制作,而不是那种文化快餐。”《太行之脊》的创作过程,也犹如一场“长征”:年11月,剧组在山东临沂顺利开机。然而当地已经入冬,剧组所在的山区经常下雪,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阻碍,还严重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然而,由于剧集的献礼剧属性,工期不容延搁。好在天气逐步回暖,大家团结一心,最终工时仅比原计划多出20天。

凭借经得起推敲的战役细节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太行之脊》一经播出就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原军事科学院八路军专家、中宣部御用八路军军史专家岳思平称赞道:“这是一部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于一体的教科书,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资政育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如导演张玉中所强调的:“我们要秉承不忘历史的创作理念,在内容上‘不忘初心’,在艺术表达上‘不走老路’。”电视剧《太行之脊》以这份守正创新的态度,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进行精雕细琢,生动再现了那段荡气回肠的过往,展现了爱国志士的英雄气节,也鼓舞观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也承担起了影视作品应尽的社会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