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6日是我们画太行的第六天,腿脚已经适应了行走山路。今天上午张凡老师策木杖徒步太行山的南坪村,寻诗觅境,攀崖望远。南坪是新乡市辉县太行山深处的沙窑乡较有特色的景区之一,景色清幽壮美。张凡写生作品我们一行九人大多重复来过,每次的收获都不一样,这里的知名度没有郭亮村那么高。南坪的黑龙潭、丹分沟、磨剑峰、将军峰等核心景点各有特色,加上日月星石、南马庵等生活服务区区间紧凑,对于书画家写生创作很方便,对于一般游客观景、购物都十分便利,南马庵也是徒步前往山西王莽岭景区的唯一通道。张凡写生作品我们只想领略南坪村周边的太行山的壮丽景色,不做深度徒步各位老师都怕挂一漏万,对于搜集创作素材这很重要。这样可以边走边拍摄,也可目识心记,既能观赏到太行山的宏伟景观,也不会遗漏峡谷深处的秀美细节。我们走到黑龙谭见众多商铺因疫情影响都关着门,途中一对坚持开门做崖柏加工的夫妻俩,一边向我们介绍崖柏加工情况,一边忙着说起了他们了解的有关太行山的故事。张凡老师听后清了清嗓子说,关于太行的故事不少,在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也曾到过太行,还写过一首关于太行的诗: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郑县令是诗人,也是书画双绝,在扬州八怪中名气最大,与金农、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人共称“扬州八怪”。郑板桥在太行山呆了几天,没画关于太行山的画,只画了张竹石图题了首咏太行的诗。唐代诗人于濆也曾游过太行,并留一首“赠太行开路者”:手劚太行山,心齐太行巅。劚尽太行险,君心更摩天。何如回苦辛,自凿东皋田。我们中午回到住处,张凡老师信手挥写“一枝清味”图,抒怀寄情,可见徒步太行意犹未尽。只是此次太行写生采风已近尾声,太行的大山精神我们还能带走多少?画家们都在思考!什么时候再次重还太行?期待!张凡在太行山写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