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极有古意,有山有河,是一片神奇的地方。山,是吕梁山,雄居群山之中,在其境内,由北至南,横亘八百里,构成了晋西高原的主干。晋西高原呈穹窿形状,整个地形以东北至西南为中轴,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吕梁山脉正居于其中轴线上,宛如一条脊梁。故,先人在古书《列子》中,称其为“吕梁”。吕,古字其形为上下两个口,中间有一小撇。上下两个口象征着根根相承的脊骨,中间一小撇象征着脊骨之间的联系。梁,乃为阻水的山石。所以,先人在《文物掌故集》里说:“吕梁山,即谷积山,亦书为骨脊山,骨脊之意,与吕梁相通,吕,骨脊也。骨脊山再南为黄芦岭,有向阳峡,古今锁关也。再南为薛颌颉岭,均一脉也。”还说:“吕梁之名,由来已久,吕氏春秋载吕梁未发,盖河水中有石绝处也。今离石西有此悬绝,世谓黄梁。石绝水为梁,大石在水中,禹发而通之。”吕梁山主峰孝文山,海拔米,是山西第二高峰,形如剑峰,直刺苍穹。骨脊山、云顶山、白龙山、黑茶山、柏洼山、上项山、云梦山、宝峰山等等,一派苍苍莽莽,紧随其前后,簇拥其左右。峰峦起伏,山势雄伟,高耸入云,雄姿美景,各有千秋。每每远远望去,让人精神一振,灵魂惊叹。大地久矣,山河久矣,自然,古籍多有记载。《尔雅》谓吕梁山为晋望。吕不韦言:“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郦道元《水经注》载:“吕梁之石崇,河流激荡,震动天地。”河,自然是指黄河。黄河进入山西,顿时气象万千。它撞开偏关老牛湾,劈开黄土高原,冲出一条深邃的秦晋大峡谷,在两岸陡峭的山间一路狂奔。山河真的有了约定,黄河从兴县牛家洼进入吕梁境地后,就与吕梁山遥遥相望,仿佛携手兄弟,亦是由北向南,弯弯曲曲,千回百转,愈发恣意狂躁,进入其最艰难的一段行程。从兴县、临县,一路浪涛奔涌,冲刺搏杀,至柳林孟门关,浪急滩多,明漩暗涡,杀机四伏。两岸大大小小,有一级支流40余条,汾河、岚河、文峪河、孝河、三川河、蔚汾河、湫水河、屈产河等等,如一条条银色飘带,缀满珍珠。排列起来,宛如一部独立的《山海经》。狂奔到石楼县辛关镇,陡然向东,接连转了两道几乎为度的大弯,形成一个壮观曲折的S形河道,犹如一幅天然太极图。黄河在此一改狂放激越、浩浩荡荡之性格,将其另一面表现得完美到极致,婉约,清秀,美丽。然后,悠悠然,从石楼县北头村出吕梁境。黄河从北向南,一路洒下数十个渡口码头。三交渡口,在柳林县与石楼县的交界之处,对岸是陕西的绥德县与清涧县的交界处,自古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说法。黄河在这里,四季摄魂,处处动魄。春回,黄河流水,如万马奔腾;夏归,黄河怒潮,现惊涛骇浪;秋至,黄河深啼,乃洪钟大鼓;冬来,黄河凌汛,似银蛇蹈舞。到了这里,你一定要坐上游艇,在黄河中尽情冲浪。河中,浪花翻滚,起伏跳跃;两岸,峭壁凛立,奇石夺目。远处的山上,忽然飘来了妹妹的“摇三摆”,哥哥的“亲圪蛋蛋”,山歌醉人,民歌动听。恍若画中,犹如梦中。三交古镇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却与别处的大不相同,是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夫人坐化成一座石山的故事。禹离家时,妻子已怀孕。可他三年不归,妻肚子里孩子亦不出世。妻急,千里迢迢,骑骆驼来寻夫。禹夫人吃尽苦头,找到大禹的治河工地。她远远望见丈夫,兴致勃勃。忽然,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山上飞起纷纷巨石,一个巨大的人影飞跃于山坡,用身体挡住了即将落下的巨石。她抬头一看,正是自己思念的丈夫。于是,不顾一切,朝丈夫冲去,不知何处来的神力,将其冲出数十丈远,落在丈夫身后。她顺手将夫推出几十丈远,用身体挡住那纷纷落下的巨石。一刹那,禹夫人肚子里的孩子,叫一声,呱呱坠地。禹被其景大惊,回首望时,妻已坐化成一座石山。其抱起刚刚出世的婴儿,禁不住心中的悲痛,对着汹涌的黄河,发出一声呼号,惊天动地。其激起巨大黄河波涛,一泻千里,力量无比,逢山变谷,遇石成粉。这样,秦晋间的千里峡谷,就被这一声呼号喊通了。因此,禹的儿子起名为“启”。启后来当了王,建立了华夏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开启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先河。于是,后人便尊黄河为“母亲”,尊启的母亲为“黄河的母亲”。来到这里的祭母台,就可以瞻望黄河母亲山。禹王娘娘坐化后的山头,特别像一个仰脸眺望女人,她正凝视着滚滚黄河,脸上现出微微笑容。那头秀发正随风向后飘曳着,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动人风釆和神韵,那么美丽,那么安详……吕梁山脉向东绵延,是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有众多的汾河支流,又靠近汾河盆地,河的两岸适合人类生存。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址,在交城的范家庄,文水的上贤村、西峪口外,在汾阳的峪道河、北垣底、杏花村东堡、段家庄,孝义的杜村、贾家庄、张家庄、临水村,都有遗存。到了汾阳市,走进峪道河的谷口,一眼可见,两岸黄土山崖,连绵不断。崖壁上有河水冲刷的痕迹清晰祼露,仿佛诉说着地质年代的久远。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峪道河进行了考查,认为,这一带的遗址,跨越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经历了夏、商、周历史时期。范围之大,年代延续之久,在山西其他地方罕见。峪道河遗址,由南向北,从李贞沟到田禇、水泉,东扩至崖头、峪口等自然村,面积约万平方米,与东堡、上贤遗址,连成一线。文化遗存丰富,有罕见的瓮葬棺群,长方形竖穴坑,东西向。墓穴内,有瓮棺两件,两瓮口对口对扣在一起。有大量陶器残片,包括小口尖底瓶、弦纹罐、彩陶钵、彩陶盆、泥质盆、蛋形三足瓮等,还有石斧、石刀、陶刀、盆状器、鬲、豆、甑等。峪道河,又名禹导河,肯定与大禹治水有关。其著名,在于有一股好水,源于白彪岭下的原公泉,尊称“马刨(páo)神泉”。峪道河分十二池,截清洪水轮灌,有好多“水磨坊”遗址,民歌唱道:“峪道河好地方,九十九盘水磨坊。骡马拴在柳树上,麦子扛到水磨上。”峪道河全长17公里,属汾河水系,流水清澈,两岸草木葱茏,鸟兽群集,幽静恬适,是山西的著名风景区、避暑胜地。宋朝大将狄青之墓在这里,峪道河刘村东。宋嘉佑四年()狄青归葬于此。嘉佑七年,追赠为狄武襄公,并始建祭祠性的建筑显庆寺、狄公祠等。今墓地尚存“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系清宣统元年()遗存。宋仁宗亲书篆额。碑身高4.6米,碑文约字,简叙了狄青的生平。民国年间,有一美国传教士叫恒慕仪,喜欢自然情调,在峪道河买一水磨坊旧址,改装成度假别墅。年夏天,梁思成和爱人林徽因,还有费正清、费慰梅夫妇,相约来此消暑。他们在这里度过十几个昼夜,享受了“流水别墅”的幽静生活。那些日子里,他们每人戴一顶白色大阳帽,林穿白裤子宝石蓝衬衫,梁着咔叽布服装,坐驴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车把式唱着民歌,老腔土调,让他们深受感染。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以峪道河为根据地,考察了附近的古老遗存,留下了知名论述《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正是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峪道河的自然风光,不仅吸引了诗人、建筑师、才女林徽因,更吸引了民国年间的一代伟男冯玉祥。年,经历中原大战后,冯归隐于峪道河,画画,写诗,每日逗留在水磨坊间,峪道河的清波抚平了他颠沛流离的忧伤,吕梁山脉的沧桑变迁浓缩了他对中国苦难的认识。他开始兴建求知平民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几百名革命者。他甚至将自己双亲的尸骨从安徽迁到这里,合葬于赵庄村。如今,“冯玉祥双亲墓”那里,古松森森,高可参天,当地老百姓把它叫作“百树坟”。吕梁,的确是好山好水好风光,所以,吕梁山的儿子,孝义籍人,当代著名作家马烽编剧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有一首主题歌流传至今(歌词作者为乔羽):“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作者系吕梁作协副主席)来源:《映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