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为纪念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各种电视系列连续剧在全国各大卫视、地方台轮番热播。
年,蓄谋已久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也就是从那一日起中国军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反侵略斗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曾经给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虽然中国人民的苦难早就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投降而彻底结束,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将先辈们经历过的遭受过的苦难时时刻刻地铭记在心。
因为只有不忘国耻,才能振兴中华。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历史可以被原谅,但绝对不可以被忘记。
作为20世纪最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也是意义深远。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中国军民已伤亡万人的沉重代价消耗了日本法西斯的大部分力量。
因此,无论是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本身,还是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牺牲的中国军民,他们都应该被铭记,而且永远铭记!只要人类社会中还有人在为和平事业而努力,中国军民的牺牲精神就是一盏永恒不灭的指路明灯。
一、抗战剧分析:严肃的抗战剧和娱乐化的“抗日神剧”
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抗战剧,通过影视传媒的方式对中国军民的抗战历史进行解读和再现,是当今身处在和平之中的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国军民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付出的巨大代价的有效手段。
通过观看抗战剧,可以激发当代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珍惜、对先烈的崇敬,可以培养中国人“多难兴邦”的忧患意识和报效国家的历史使命感。
纵观各大卫视热播的抗战剧大都彰显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值得人们肯定的。
然而,各个卫视热播的抗战除了弘扬主旋律这一个大方向较为令人满意以外,从质量上看,各种抗战剧就良莠不齐了。
01
在各大卫视轮番演绎的抗战剧中,不乏一些集历史性、艺术性、欣赏性于一炉的电视剧,比如自拍摄以来,一直都活跃在荧屏上的《亮剑》、《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东方战场》、《吉鸿昌》等经典抗战剧。
此外,还有近几年拍出的《太行山上》,这部电视剧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影视手段艺术地反映了我军将士挺进太行山,经过8年抗战,发展成30万晋鲁豫野战军的奇迹。《东北抗日联军》很好地展现了我国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艰苦卓绝的不懈斗争。这些影视剧无疑为我们了解抗日战争,领略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提供了有效途径。
再如年8月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的《黄河在咆哮》。该剧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山西的抗战基本史实为线索,全面的向人们展述了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中的重要战役。
《长沙保卫战》这部电视剧讲述的则是抗战期间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长沙会战的历史风云;《东北抗日联军》成功塑造了我国现代著名民族英雄、“局部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领——共产党人杨靖宇的形象,重点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后慷慨就义,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这些优秀的抗战剧以家喻户晓的经典抗战故事和典型抗战人物为素材,在正确历史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经典故事进行新的改编,对抗战人物当代意义上的重塑,进而对经典进行创造性传承,启发人们反思战争,珍爱和平。
正确的历史观和真实的历史语境能够为抗日剧的创作确立“言之可为、为之可物”的历史坐标与叙事基点。
一些有责任感和历史意识的优秀创作者正是树立了这种正确观念,才创作出如《太行山上》、《黄河在咆哮》有历史价值,有当代意义的广受观众好评的抗战剧。
02
然而,不能否认,就是这样优秀的抗战剧在塑造抗日英雄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即我们常说的“高大全”的完美英雄。这些英雄在人格上是极其完善,而在人情上,却有些不近人情,高度理想化之下显得有些生硬刻板!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也日益紧密。在西方商业浪潮的冲击和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诸多传统受到了接二连三的挑战,其中就包括影视剧中就是英雄形象的塑造与阐释!
这些挑战与冲击,近些年来更是变得尤为明显,时过境迁,老一辈人心中的传统英雄神话日趋瓦解,新一代人的新式英雄神话正在诞生。
所以抗战剧渐渐地也不那么纯粹地“复现”历史,弘扬精神,一些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中,出现了夸张,甚至雷人的场景。
刚开始这些电视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今已经成为了其明显的弊病,即在资本浪潮的冲击下,在观众娱乐性心理的促使下,其不仅置抗战的基本史实于不顾,而且肆意的扭曲历史、恶意地调侃历史,把抗日战争中先烈们艰苦卓绝的战争演绎成轻而易举的“玩闹”。
这些抗战剧与前面提到的以严肃正确的历史观为指导,以表现中华儿女在反对侵略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抗战剧不同,其带有浓重的娱乐化意味,采用各种影视手段以最大程度的博取观众的眼球。
这些抗战剧严重脱离、有的则完全脱离了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从影视布景、道具使用到人物装饰甚至人物性格都充满了现代气息!
这些电视剧除了一个高度虚化的抗战背景,其他各方面几乎与抗战没有任何联系,从严格意义上说,其已经称不上是反映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为了和严格意义上的抗战剧相区分,人们称只借用一个高度虚化的抗战背景而大肆对抗战时期历史进行娱乐性结构的电视剧为“抗日神剧”。
03
有的“抗日神剧”,为了增强对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追求更好的娱乐效果,竟然在我国军民和日本鬼子战斗过程中配上富有跳动性的音乐,是严肃的抗战剧变成了毫无历史性的热闹“喜剧”!
“抗日神剧”中的主角依旧是英雄,但是相比于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抗战剧里面的传统英雄,“神剧”中的英雄,已经有正规军人变成了山林草莽,江湖豪侠。
这些人已经没有了正规军人倾向高大全的刻板,由英雄的圣坛走向了烟火人间。
他们为人处事不拘小节,杀人放火雷厉风行,平时大大咧咧,浑身上下充满着土气,甚至“匪气”,但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往往又能识大体、顾大局甚至以个人之力扭转整个战局!
出身草莽,文化程度不高,行走于江湖,身怀绝技,这是抗日神剧中人物的基本特征。
这类现象刚出现的时候,还给人一种新奇之感,觉得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缺点,相比于以往那些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似乎离普通观众更近了。
可随着资本集体运作的形成,这些所谓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市场的推动下成群结队地被搬上荧幕,而且草莽气越来越重,文化程度越来越低,有的“抗日神剧”更是直接将土匪、江湖豪侠作为主角,而且设定越来越离奇,言行举止越来越浮夸,战斗力越来越强悍!
在“抗日英雄”脱胎换骨的时候,影视剧导演们也没忘了给英雄的对手——“日本鬼子”来个“大变活人”。
就这么一变,原来处于绝对优势的日本侵略者,就变得智商极其低下,战斗力极其低下,几乎被中国军民玩弄于股掌之中!
渐渐地,有血有肉的草莽英雄也走向了脸谱化,格式化,意义化,符号化。而这些脸谱化的草莽英雄,格式化的意义上的英雄在真实的历史上已经无迹可寻,成为了“抗日神剧”夺取观众眼球的“娱乐化”符号。
这些符号化的英雄设定,脸谱化的敌人设定,已经不是一句“历史戏说”可以概括的了,有许多“抗日神剧”就是不切实际的胡说,瞎编。其所造成的影响,远比戏说历史严重得多。依稀记得有位很著名的老一辈演员说:“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瞎编!”
当日本人民看到了中国胡编乱造的“抗日神剧”,看到被影视剧中中国军民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日本军人,他们感到的会是历史罪过的沉重么?
04
从抗战剧到“抗战神剧”蜕变的不只是英雄形象,而是整个抗日群体。在一般意义上的抗战剧中,虽然也有英雄,但其中英雄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是因为他身边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有党的领导。
也就是说,在一般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党的正确领导是至关重要的,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我们反过来看“抗日神剧”,情况就很是不同了。在抗日神剧里,与其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共同进行的人民战争,倒不如说是某几个身怀绝技的英雄的个人实力秀。
说起“神剧”的英雄,强悍二字都不足以形容,以至于网友只能把“实力爆棚”四个字经常挂在嘴边。
有一把飞刀消灭敌人重炮的,有一颗手榴弹可以把日军的飞机炸下来的,甚至还有徒手把日本士兵撕成两半的;有的子弹长着眼,有的弓箭会转弯,等等。总之,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只有观众想不到的,没有抗日英雄做不到的。
这些英雄在主角光环的照耀下一个个武功盖世、身怀绝技、刀枪不入。
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可以毫发无损,一个人把十倍,百倍于自己的敌人一锅端,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抗日奇侠》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吗?这部电视剧将缩骨法、易容术、鹰爪功、化骨绵掌等功夫演绎得出神入化。在《一个鬼子都不留》中,带有主角光环的抗日英雄更是用杀猪刀、石块、飞针,以一己之力消灭一百多个日本士兵。
可历史的事实是,据战时的抗战老兵回忆,中国正规军在与日本士兵作战时,伤亡一般是5:1,很多时候甚至是10:1。
看着与历史相去甚远的“抗日神剧”,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除了唏嘘不已,也只能神乎其神了!
“抗日神剧”在创作风格上,也一反普通抗战剧的常态,给抗战剧来了个大换血,由原先的历史剧,逐渐拍成了武侠剧、爱情剧、偶像剧甚至伦理剧。
虽然“抗日”仍然是主题,宣扬的仍然是“爱国主义”,但是就像前面所说的,“抗日”只是一个高度虚化的背景。至于爱国,也只是抗日英雄用来提振精神,施展武功的口号而已。
将“抗日”高度虚化以后,制片方别出心裁地把爱情、枪战、武打、时尚、性感等极具当代色彩的流行元素融入进去。比如前一段时间刚播出几集就被禁播的《新亮剑之雷霆战将》据说就是一部“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的狗血爱情偶像剧”。
往前推,早在几年前,就有观众吐槽:
“刚开始看以为是金庸武侠剧,5集以后发现是缠绵的琼瑶剧,最后才发现是武侠偶像剧。”
金庸剧,琼瑶剧那是火得一塌糊涂,受资本驱使的导演在抗日神剧中多加一些金庸是武侠的元素、琼瑶虐恋的元素,勉为其难还可以理解。可是有些导演竟然把抗日剧与“伦理”、“情色”挂钩,这就真的侮辱观众,诋毁洒血疆场的抗日先烈了。比如有网友爆料:
在《边城汉子》中出现了不堪入目的对白和强暴画面,该剧居然用大量镜头来详细描摹整个过程。而在《一起打鬼子》一剧中,竟然出现了“监狱调情,裤裆藏雷”的桥段,同时配以污秽的对白,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二、影视传媒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感知
这些低俗、恶俗不堪入目的影视桥段,不仅涉及诋毁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的群体形象,更会随着影视的传播有损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给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有论者指出:
抗日剧在我国一直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它不单是作为一种影视题材来重现历史,更是“承担着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功能”。
这一句话,除说明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重要性之外,从根本上指出了,为什么作为影视题材中的一种,抗日剧的生命力能够远远超过其他题材的电视剧持久地活跃在荧屏上,十多年来,盛而不衰——官方支持的剧种,“承担着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功能”,是向国人和国际展示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01
国家形象一般是指:
“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对特定国家的物质基础、国家政策、民族精神、国家行为、国务活动及其成果的总体评价和认定。”
那么,大众媒介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上又起着什么作用呢?刘昶荣在《大众媒介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作用》认为:
在国家形象的传播上,大众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大众传播,大众媒介通过媒介话语的传播来影响社会舆论,实现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传播和表达,传播的过程就是在公众心目中“投影”国家形象的过程。
影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尤为重要的一种,在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作为一种再现抗日战争历史的传播范围极为广泛的方式,主要涉及中国和日本,抗日剧基本围绕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叶中国人民群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斗争展开。
在抗战剧的传播过程中,时时刻刻体现着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态度以及认识,这个态度和认识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前,一些优秀的抗日剧,以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为基础,真实的展现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与艰巨性,传播了那段硝烟已经远去的战争的事实和真相。揭示了中国军民反侵略斗争必然走向胜利的内在原因,极富历史价值、思想价值。
借助电视剧艺术地真实再现生活、细腻刻画心灵、揭示人的命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通过这些艺术手段,可以反映抗战的历史价值、政治价值和现实价值。
02
然而,一些“抗日神剧”为了商业利润和收视率,不惜以扭曲历史和恶意解读历史,解构英雄人物为代价进行夸张的艺术加工,添加荒诞离奇的情节,不但破坏了抗日题材的严肃性,而且有利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饱受深重苦难的血泪史,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追求自由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抗争史。
而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血泪史、屈辱史、抗争史上最不可磨灭的一页。在历史的这一页上,中国人民留下了无穷的血泪,无尽的屈辱还有浴血的伟大抗争。
可在各大卫视霸屏的“抗日神剧”中应该以艰苦抗争为主要剧情的抗战剧成了各式各样的武侠剧、爱情剧、偶像剧甚至是伦理剧。
其人物设置、场景布置等基本上都缺乏对史料的详实考证,创作者也缺乏严谨的创作态度,在主观臆断的情况下对抗战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历史常识肆意扭曲和编造:
以人为塑造和演绎出来的江湖豪侠、山林草莽、甚至是尼姑和尚取代了历史现实中的抗日英雄。
如果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民在天有灵,他们会作何感想?
03
现代著名作家在悼念鲁迅先生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终有一日,最后一名抗战老兵也会离我们而去。到那时,我们对于抗战的记忆,只来源于史料上记载的文字和活跃在屏幕上的影视剧。
这些活跃在荧屏上的虚假的英雄形象和国家形象传输于受众头脑之中。
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下下一代,以至于我们的子子孙孙关于抗战的记忆就是屏幕上活跃在屏幕上飞檐走壁的抗日奇侠,他们还会引以为耻,惕厉自省吗?
写在最后:
严肃的历史被拿来玩笑,先烈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被演绎成了娱乐化意味很重的玩闹。毋庸讳言,如此是对历史的扭曲,严重扭曲!
这对一个近百年来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华民族来说,不是很可悲吗?
一个把自己民族灾难当作娱乐笑料的民族,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一个可以玩笑历史的国家,不是一个有前途的国家。
毕竟,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龚自珍先生早就说过: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