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主题采访活动太行山片区采访团走进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讲述他们的脱贫故事。
民谣,也许是乡间民众生活与情感最生动的记录。在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有一首民谣,人人传唱。这首民谣有三个版本,一样的曲调,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传递着刘寨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破旧贫困的小山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养老院、合作社、蔬菜大棚、农家乐……人均收入增到了元,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小康村。
主题是脱贫、“主唱”是书记、“伴奏”是贫困户......把民谣催生变化的人是村党支部书记程玉珍和全体村民。他们用了26年的时间,把这首流传多年的民谣,重新填词、再次传唱,在太行山上唱响了“乐队的夏天”。
“刘寨西岭沟、十年九不收。
产了一个小谷穗,也叫松鼠偷吃了。”
民谣的第一个版本,流传时间最长,从上世纪就开始传唱,一直唱到了年。
民谣里的“刘寨西岭沟”,说的就是刘寨村。这里位于太行山深处,距离县城10公里。在年以前,刘寨村是一个“路不平、条件差,收入低、生活难,穿旧衣、喝稀汤,趟小路、住破房,媳妇少、光棍多,粮食少、外出多,治安乱、纠纷多”的“烂杆杆村”。全村户人,曾经连续7年没有娶过一个外来的媳妇。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只见闺女嫁出村,不见媳妇娶进门。”
昔日的刘寨村
“刘寨西岭沟、十年九丰收。
产了一堆大谷穗,一火车也拉不完。”
民谣有了第二个版本,是因为程玉珍的出现,从年开始,到年结束,她用了五年的时间把这首民谣重新填词,传递出了刘寨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党支部书记程玉珍
程玉珍是年嫁到刘寨村的外来媳妇,婚礼第二天,就跟着丈夫到壶关县城务工。在外打拼的十几年间,程玉珍和丈夫白手起家,在县城里开了旅行社、美容院、宾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因为日子过得红火,程玉珍经常给村里捐款捐物,村民们都把她当作“能人”。年冬天,刘寨村的村民们“三顾茅庐”,连续一个月天天上门做工作,邀请程玉珍回村参加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的竞选,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行路难、吃水难,成为刘寨村新任人党支部书记程玉珍首先要解决的两大难题。方向找准了,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资金从哪来?和丈夫商量过后,程玉珍抵押了自己经营多年的美容院,贷款万元,引水进村,开山修路。“从村里到县城,都是盘山土路,这条路要是修好了,就是我们村的‘三峡工程’。”程玉珍贷款请来施工队,打穿整座山,填平两条沟,开凿三个山洞,从刘寨村通往壶关县城的公路终于修通,村里的路由原来的一米五拓宽到了八米。
修好的路
程玉珍和村民们一起下地劳作
这之后,程玉珍再次自筹资金,全村拆迁改造旧房。随后又自筹万元修了养老院,让村里的五保户和留守老人免费入住。紧接着,又投资万元建起座蔬菜大棚。养山羊、开垦荒坡……在程玉珍的带领下,刘寨村成立了新天地合作社,摸索出了“集体资产+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致富模式,形成了旱地种植、小杂粮种植、农产品加工、养殖、光伏发电等多个产业。
如今的刘寨村
现在的刘寨村,户均一亩旱地蔬菜,贫困户户均一座大棚、一亩小杂粮。年底,刘寨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如今,刘寨村的人均收入从年的不到0元,增加到了元。昔日破旧贫困的小山村,已然换了模样。
“刘寨西岭沟、现在搞旅游。
来了一群观光客,青山绿水农家乐。”
当时间的指针来到年,这一次,刘寨村的民谣又有了新的版本。
如今,刘寨村投资万元,种植了苹果、葡萄、车厘子、水蜜桃等水果,还种植了百合和康乃馨,建设了20亩的采摘园。同时发掘出了多处红色文化遗址、勘探出了天然溶洞、保留了石磨制作豆腐和自家酿醋等传统工艺,再加上饮用山泉水,搞起了乡村旅游,刘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特色乡村。
刘寨村种植的大棚
村里有了村史教育馆
现在的刘寨村,村小故事多,人多产业多,红墙白瓦、一片祥和,再不复旧年模样。“大家等着看吧,三年以后,我们的刘寨村还要再变一番样子!”在程玉珍这位“主唱”的带领下,再加上刘寨村村民的“伴奏”,刘寨村的致富路还会再走多远?刘寨村的民谣还会再变几次?这场太行山上“乐队的夏天”,实在让人期待。
结束语
脱贫攻坚,步履铿锵
确保贫困人口年如期脱贫,这是目标,也是使命。吕梁山片区和太行山片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如今这里正在上演着一个个生动的脱贫攻坚故事。7月3日至9日,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山西省委网信办、省扶贫办共同举办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央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山西云媒体兵分两路,随团深入吕梁山片区和太行山片区,记录了那里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
在吕梁山片区,隰县阳头升乡青宿村村民王明明用手机直播卖杏,以前几毛钱一斤的杏,搭上电商的快车,可以卖到每5斤38元的高价;隰县寨子乡峪里村,太阳能路灯、分类垃圾桶、冲水厕所也一应俱全,堪比大城市;交口县下蒿城村村民李明明靠着企业帮扶,承包的两个香菇大棚,一年可增收近十万元……
在太行山片区,昔阳县界都乡柏叶底村北山上,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采风写生、餐饮住宿、登山徒步、果菜采摘为一体的摩天垴田园综合体正在崛起;壶关县龙泉镇西堡村,余亩油用牡丹育苗基地蕴含着村子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左权县连壁村,革命老区的大山成片的光伏板闪耀光芒,犹如披上银色铠甲,威武壮观……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方向。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一系列惠民的新探索奔涌而出,贫困家庭因此受益;一揽子新实践在基层扎根发芽,乡村振兴由此推进;一批批致富新星在基层闪闪发光,群众的内生动力由此激发……一尘一土筑高台,百水千滴汇成海。脱贫攻坚战场上,这些力量汇聚成海,“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定会实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