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复旦大学通过基因测序确定曹操后代的Y染色体类型属于O2-m(现在O2改称为O1)。

复旦大学打算再接再厉,继续破译孔子的DNA类型。如果破译成功,那将是一件前无古人的重大突破。

孔子源于宋国公族,宋国公族源于商朝的王子微子启。破解了孔子的DNA类型,将可以进一步破解殷商王族的DNA类型。那将实现另一个前无古人的巨大突破。

可是,复旦大学研究了半天,却没音了。不是水平不高,测不出来,而是不好公布。

这是为什么呢?

疑似孔子后代的Y染色体类型

通过检测曲阜内孔的孔姓后裔,已检出3种不同的单倍群,分别是:

1.C2南支

Y染色体类型为C3的占46%,现改名C2C,又称C2南支,确切的类型是C-F-F-F-F+。由于C这一支不是汉族主要类型,约占汉族的10%,比较少,所以人们首先认为这个可能不是孔子后裔。于是有人联想到了孔末乱孔。

2.Q1a1-M

Y染色体类型为Q1a1-M的占27%。这一支来源于西北,与周朝的戎狄有关,这个也可能不是孔子后裔。于是有人也联想到了孔末乱孔。

3.O3

Y染色体类型为O3的占20.7%。这才是汉族的主流。

4.其他

检测结果一出,天下哗然。

问题1:冒姓孔的人太多了,很多都是假孔。竟然这么多姓孔的人不是孔子的真后裔。

其实您别急,每一个姓的Y染色体都很分散,如果细分,每一支一般占比都不超过这一个姓的10%,每个姓都是比孔姓更复杂的大杂烩。

问题2:大家心里倾向于第3种O系,那是汉族的主流啊。

但是结果却否定了第3种,因为那20.7%的O3再一细分,下面又分成了一堆共祖年代超过年的支系。很明显,这支撑不起孔子的家族。

又有人提出来了,孔子后裔会不会被换种了,O3可能是真孔,后来旁落了。

告诉你,也不是。

问题3:孔子是野合而生,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叔梁纥(shúliánghé)的儿子,很难说。

这个话题先不提,先看分析。

否定了O3,就剩下C2C和Q1a1-M了,这两个旗鼓相当,C2C略占优势。

于是有人提出孔子是Q系,有人提出孔子是C系,两种观点打得不可开交。

一切还得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嘛。

于是有人做了遗传学的图,一分析,出来了。曲阜的这支Q系年代比较年轻,C系年代比较老,可以追溯到五代的孔仁玉。

另外,通过对浙江等地的孔氏族人(孔仁玉后代,南宋时期从曲阜迁到浙江)基因检测,也是C。因此,Q被排除。

问题4:孔末乱孔,孔仁玉是真孔子后裔吗?

孔末乱孔,孔末刹光了内孔。孔仁玉是遗腹子,后来继承了孔家,孔仁玉有可能被掉包。孔仁玉是真孔子后裔吗?那就接着检测,再往前追。追来追去,追到了兰考,孔仁玉之前的兰考孔氏,测出来也是C。

孔仁玉是真的。问题4被解决。

问题5:即便知道了孔子的后代,也不能确定孔子的后代是真后代。如果任何一代被换过种,那就不是真孔了。

你说我在瞎掰?但是历史上这种情况很常见。

例如,成吉思汗的后代们,基因五花八门,实在分不清谁是真的。例如楚王的后代还被春申君换过,秦始皇的爹不一定是嬴异人呢,中山靖王刘胜似乎也不姓刘,英国王族也被换过。

隔壁老王其实真不少!

那就再往上检测。

侧来测去,测出了一个疑似宋国公族,家族基因标记为C2南支下的C-F(编号名称老变),共祖时间约在年前,男性人口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0.63%,在河南、山东、江苏、陕西等地,大约都能占到当地人口的0.85%以上。

别小看这0.63%,每个人里就有1个是这个家族,放眼全国14亿人,也很不小了。

这个支系的爆发年代,能够比较好地与宋国建国相对应。论人口,虽然赶不上老越家、老楚家(包括真楚、假楚)、老刘家、姬周家,但是也不少了。

于是,问题5、问题4、问题3、问题2、问题1基本上被依次解决。

孔子后代的Y染色体类型基本可以确定。

后来临沂晋朝贵族大墓测出的染色体类型和孔子基本一样。有人推测是司马家王族。以此推断,司马家可能源于宋国公族。

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孔子的坟墓被挖掘的时候,孔子的尸骨已经化为尘埃,没法检测,所以,只能称为疑似孔子的基因类型,所以上述问题不能说完全解决,只能称为被基本解决。

孔子是殷商王族后裔,殷商王族,大概率是C2南支。

那C2北支是谁呢?我告诉你,C2北支是东胡、北魏拓跋鲜卑、蒙古成吉思汗、清朝爱新觉罗。

其中有了蹊跷,原来C2南支是漠北游牧民族C2北支的亲戚。殷商王族难道是南下的游牧民族?

殷商王族来自哪里?

商部族常常迁徙,“前八后五”。商汤之前曾迁徙了8次,商汤建立商朝后又迁徙了5次。关于前8次迁徙,皇甫谧说“史失其传,故不得详”。

目前流行的观点,殷商王族有西来说、东夷说、戎狄说。

1.西来说

因为西部有亳亭、商洛(卫鞅封于商,因此才叫商鞅),东汉许慎认为商朝起源于陕西关中,皇甫谧认为起源于商洛之间等。这纯粹是瞎猜。

东方被称作亳的地方好几个呢,商也有好几个。论数量,也是东边取胜。

2.东夷说

王国维根据史料和甲骨文考证出了“自契至汤八迁”的大致路线。

契封于商地,早期的先商部落首领契、昭明、相土时,大致生活于山东菏泽曹县和河南商丘。

首领王亥之后,商人从商丘越过黄河(那时的古黄河靠西北)向北,“游牧于有易高爽之地”,常迁徙于黄河与济水之间。

因此,商族人的起源地大致在曹县和商丘之间。

这个观点目前似乎正被另一项考古正在否定,那就是位于漳河流域的下七垣文化。

下七垣文化能否定甲骨文记载吗?

“北来的戎狄说”来了。

3.北来说

下七垣文化很好地对应了商汤灭夏前奏时期商汤生活的区域,文献与甲骨文中都记载了先商部落首领王亥的父亲冥(夏朝的司空)死于治理黄河水患,王亥迁徙“游牧于有易高爽之地”,一一对应。

目前的考古结果越来越明晰,下七垣文化就是先商文化。

北来说也没错。

目前,在豫北冀南的下七垣文化地区没有找到年以上的商文化对应的遗址。那么,商部族是由北方长城一带直接入主中原的一群人吗,他们在下七垣地区歇了歇脚,又继续南下灭亡了夏朝吗?

如果是这样,王国维考证的王亥以前的先世商部族生活在鲁西南豫东就是错误的。

先商部落在下七垣文化之前来自哪里呢?

七垣文化之前的先商部落来自哪里

这样,又形成了三种观点。东北说、西来说、东夷说。

1.西来说

首先来看西来说,漳河越过太行山,就是山西了。有学者指出山西的文化越过太行山,进入了漳河流域,共同产生了下七垣文化。不能因为近,就是因果关系吧,缺乏证据。

又有学者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老虎山文化南下东进,共同产生了下七垣文化。这个目前缺乏根据。另外,那时候的C在东北,不在内蒙,这个扯远了。

2.东夷说

佐证1:王国维都说了,在此不再赘述。

佐证2:《竹书纪年》记载:“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

佐证3:商部族是鸟(燕子)图腾崇拜,与东夷相同。

3.东北说

佐证1:《荀子·成相》记载:“契玄王,生昭明,后居于砥石迁于商。”

据考证,砥石山在辽河上游,商部族来源于东北。

《淮南子》记载:“辽出砥石。”高诱注解说:“砥石,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

《水经注》记载:“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屈而南流,入于海”。

可见,砥石山位于辽宁西部,辽河的发源地,是红山文化和夏家店文化地区。那时候的红山文化可不是现在严寒之地,那时候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

佐证2:基因上,商王族和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皇太极他们是亲戚,商王族应该来源于塞外。其实两者分开上万年了。

佐证3:《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帝喾的次妃简狄是有戎氏女,“狄”就是北狄,来自北方。

简狄吞了个鸟蛋,就生了商王的始祖契(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满族传说三仙女沐浴,佛库伦吞食神雀带来的朱果而怀孕,生下满洲始祖布库里雍顺。

佐证4:红山文化(距今年-年)位于西辽河一带。红山文化的玉器和商文化的玉器非常相似,曾经被误认为是同一种类。红山文化之后这里的夏家店文化出土的文物也和殷墟遗址出土的十分类似。

有考古学家推测,大约在前0年左右,夏家店文化开始分化,部分南下华北和中原,征服了夏朝人,建立了商朝。

佐证5:出土文物显示,商朝男子的发型多是辫发。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东北的满族。你见过的商纣王可能不是这样的:

而是这样的:

商朝,妥妥的和满族有亲戚关系了。

佐证6:商朝被灭后,箕子迁回了东北,建立了箕子朝鲜。其实是迁回老家东北。

冀东辽西地区的孤竹国就是商朝同姓封国。

以上种种证据,都指向了商朝王族来源于东北。

那么,先商部落的迁徙路线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分子人类学的证据

接下来,我们打开Y染色体基因树。在此参考yful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