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这个世间,不觉的人多,觉的人少。哲学家、科学家,他们也觉,虽然觉,在佛法里讲,他只有觉,还没有到正,他还不是“正觉”。要怎样才能正觉?将一切所知所见,都归为故事,置于一边,而觉知在另一边,永不被污染,只是知道,这就是正觉。所以佛教对“正觉”这个词比较偏爱。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叫“正觉”的寺庙有十几个,就咱们今天说的山西省就有三处“正觉寺”,分别是长治正觉寺、临县正觉寺、繁峙县正觉寺,按建筑遗存分长治正觉寺和繁峙县正觉寺可归属于宋金时代,临县正觉寺也是古寺了,只是遗存建筑为民国时期修建的,就暂不讨论了。今天先说长治的正觉寺。

年6月25日,正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城西北10千米的苏店镇看寺村。寺宇东依太行山,西临漳河水,寺内古柏参天,殿阁巍峨,苍山碧水,绿荫红墙,风景如画。

年代:寺院始建于唐大和年间(—),宋熙宁三年()僧贞玘重建,元至顺三年()僧道喜重修,明清两代均有重建、增建与修葺。

面积:二进院落布局,东西长31.7米、南北宽70.85米,占地面积平方米。

布局:正觉寺坐北向南,原有前后两进院落,共有殿宇、廊庑、僧舍70余间。现存建筑二进院后殿为宋代遗构,一进院东西配殿为明代重建,一进院中殿为元代建筑,其余为后期修复建筑。中轴线上现存正殿、后殿,东、西两侧遗存前院配殿、后院耳殿。

一进西配殿(明代)

一进东配殿(明代)

一进中殿(元代)

后殿(宋金)

建筑形制:

后殿为正觉寺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歇山顶,布灰筒板瓦顶。平面呈长方形。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

后殿正面

后殿背面

殿内梁架结构为三椽袱对后搭牵通檐用三柱,脊部无叉手。

后殿内空间

后殿梁架

后殿梁架

殿内方形石柱

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后乳通檐用三柱,柱均为方形石柱抹楞。平梁上施合沓、脊瓜柱,并设大斗、丁华抹亥栱、叉手,各槫下均施以短替木,槫间施拖脚。梁架简洁明朗,结构合理。

后殿东山墙

有普拍方,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昂,用真昂,耍头亦为昂形。这座大殿没有使用晋东南地区常用的橑风槫,而是使用了橑檐方,两山檐角处加生头木,使悬山顶亦有檐角上翘。

后殿斗拱和出檐

柱头上设大额枋一道,前檐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重栱计心造,里转重栱偷心造,无补间铺作,后檐四铺作出单昂。前檐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栱计心造,里转重栱偷心造,昂后尾压于四椽栿下,无补间铺作。

价值:

现存建筑中,后殿历史最早。殿内用方形石柱抹楞。檐头阑栱批竹昂,不施补间铺作,朴实而疏朗。梁架规整,结构简洁合理,为现存宋代木构建筑中的精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