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一、等值线的原理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二、等值线的类型中学地理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等等。三、主要等值线的应用1、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计等。2、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断海洋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断地形图所在的具体海域;确定港口的区位条件。3、通过判读大气等压线来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糟、轮廓;判断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风向与风力大小。也可以从全球范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4、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断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方向(亚洲东部和南部)。5、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影响。6、通过判读等降水量线结合具体的地形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具体离海远近、山脉走向等。7、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判断回答太阳辐射极大值、极小值出现的地区及原因,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对人类的影响。8、通过判读等震线判定地表某点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9、通过判读海底岩石年龄等值线判定海岭、海沟的位置,及海底张裂地带与碰撞地带的位置与走向。10、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四、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了解影响因素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一)、等高线1、等高线的基本知识①同线等高。②等高距全图一致或为0。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互不相交但在悬崖高线可以重合。④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⑤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⑥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2、判断地形类型(1)、大地形类型平原:海拔m,地势起伏很小,等高线很稀疏高原:海拔m,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山地:海拔m,地势起伏很大,等高线很密集丘陵:海拔-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密集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2)、小地形类型山顶:中间高,四周低谷地(或洼地):中间低,四周高山谷: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脊: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成对称地形—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3)、判断坡度陡缓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高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坡的类型——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4)、计算有关高度计算海拔高度以黄海海平面为基准计算相对高度陡崖有关高度的计算----采用图解法高差与温差的转换计算海拔每升高0m,气温降低6℃(5)、作地形剖面图A、找出线段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注意区分河流与等高线)B、判断出所有交点的高度值及两端点的高度范围C、在地形剖面图中画出相应的等高线D、计算出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的大小E、在地形剖面图中标出所有的交点和端点(注意点与点之间的疏密关系)F、用光滑的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即可(6)、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第二步看等高线的形状(包括延伸方向、弯曲方向和闭合状况)。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是山脊。第三步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确定坡度的大小和类型。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3、在实践中的应用(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区位低。垂直递减率为0.60C/m。盆地不易散热,气温偏高,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平原高原因地形较平坦而风速大,垭口因狭管效应而风速大,山地盆地风速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与沸点成正比,山顶气压低,沸点低。(2)、与植被结合喜阳植被在阳坡;喜阴植被在阴坡。同一植被的分布海拔在阳坡更高。(3)、与河流水文结合山谷可能发育河流(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常为分水岭。山地地形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地形形成向心状水系;平行山地中形成平行水系。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等高线稀疏河流流速慢,水运便利;流域面积的大小(山脊的连线——集水区)决定流量。山谷中的陡崖处易形成瀑布(4)、与区位结合交通线的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高寒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引水线的选择: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管道的选择:线路尽量要短,以便节省投入;可以经过河流、大山,但地质条件一定要稳定。水库坝址的选择: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山区村落地址的选择:一般选择河谷地带处,要求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向阳等。宿营地的选择与此类同。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农业类型的选择: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坡度25°,不宜开辟为梯田,投资大收益小,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工业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等深线密集);避开含沙量大(等深线稀疏——流速缓)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飞机场多位于坡度适当的开阔地。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盐场位于平原的沿海滩涂。(二)等气温线解读方法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2.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4.分析数值特征: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高考能力要求: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④山地的陡坡等温线密集,山地的缓坡等温线稀疏。⑤锋面处的等温线密集。分析气温的影响因素气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纬度因素(2)、海陆因素(3)、地形因素(4)、洋流因素等——若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则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若等温线在海岸附近弯曲,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成南北走向,则主导因素为海陆因素——在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河谷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山脉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如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等。山脉背风坡由于焚风效应使气温升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山地(丘陵、土丘)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盆地(谷地、洼地)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在海洋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洋流因素影响的结果。寒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暖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洋流的流向始终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三)等降水量线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2、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3、判断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需重点掌握的山脉:我国——武夷山、天山、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4、判断内陆地形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降水少,说明地形闭塞,深居内陆5、判断洋流影响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6、判断大气环流影响三圈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更多;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多。季风环流:夏季风控制,降水多;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7、判断城市影响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四)、水平面等压线1、判断气压系统高压中心:气压中心高,四周低低压中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压脊:高压凸向低压处低压槽:低压凸向高压处鞍形区:两侧气压高,两侧气压低,对称分布2、判断天气现象高压系统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系统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中心附近天气阴雨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低压槽附近天气阴雨3、判断风的方向作出风向: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再作出风向。判读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1)、高空面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台风(气旋系统)的风向——要重点掌握(不仅要静态掌握,还要动态掌握)台风北部吹东北风、南部吹西南风、东部吹东南风、西部吹西北风台风东北部吹东风、东南部吹南风、西南部吹西风、西北部吹北风(4)、副高(反气旋系统)的风向4、判断风力大小(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2)、不同等压线图上,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压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采用计算法(与判断坡度的陡缓方法一样)5、判断季节月份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高压强盛,为1月份,北冬南夏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低压强盛,为7月份,北夏南冬(五)、等潜水位线1、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2、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3、判断河流的流向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递减方向一致。4、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某地的潜水埋藏深度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值(或范围)减去等潜水位线值(或范围)。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河流补给潜水)(潜水补给河流)方法2: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流补给潜水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流6、合理布置取水井和排水沟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潜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潜水汇流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潜水位线由密变疏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由密变疏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六)、垂直等压线1、气压分布规律气压自地面向高空递减,即同一地点越往高空,气压越低。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面气压高低相反近地面高压,对应高空面为低压近地面低压,对应高空面为高压2、判断气压高低垂直面等压线凸向高空(或向上弯曲),凸处为高压垂直面等压线凸向地面(或向下弯曲),凸处为低压3、气压高低与垂直气流的关系近地面高压,一定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近地面低压,一定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近地面等压线弯曲的方向与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相反高空面等压线弯曲的方向与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相同4、等压面与等高面的关系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反映了气压的高低分布等压面上的等高线也可反映气压的高低分布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和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反映的气压高低分布具有一致性5、气压高低与气温高低的关系热力成因,近地面高压,对应温低(冷高压);近地面低压,对应温高(热低压)动力成因,近地面高压,对应温高(热高压);近地面低压,对应温低(冷低压)(七)、等温差线(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b)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c)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d)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e)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2)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a)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图3给出了不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情况。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b)海陆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c)距海远近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3)、等值线分析(a)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b)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八)等太阳高度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九)、等水压线承压水由于存在隔水层顶板而承受静水压力。当钻孔穿透隔水层顶板时才能见到承压水,此时水面的高程称初见水位。此后地下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将顺着钻孔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静止下来,此静止水面高出含水层顶板底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承压水头。而静水面的高程就是含水层在该点的承压水位。1、判断承压水的流向垂直等水压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2、计算承压水的埋藏深度地表等高线与含水层顶板等高线之差3、计算承压水头的大小等水压线与含水层顶板等高线之差4、判断自流井和承压井某地若等水压线大于地表等高线,则为自流井某地若等水压线小于地表等高线,则为承压井(十)、等盐度线1.全球盐度分布规律:由副高向南北两侧递减。红海最高,波罗的海最低分析思路:(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不同纬度比较)——降水量蒸发量,盐度低。(2)有无地表径流补给(同纬度比较)——有地表径流盐度低。(3)有无寒暖流经过(同纬度大洋东西部比较)——暖流盐度高,寒流盐度低。2.根据盐度高低变化判断季节 思路:气候类型——雨季分布——河流汛期枯水期——入海口盐度变化 气候类型——气温高低——海水结冰融冰——盐度变化3.根据盐度判断船只深浅:盐度越高,海水浮力越大,则船只吃水越浅4.根据盐度判断密度流:表层由盐度低流向盐度高不同纬度地区盐度比较主要分析气候中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同纬度不同海区主要分析洋流流经状况,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近海岸盐度还要分析陆地淡水注入的稀释作用;高纬度海区还要分析结冰与融冰的影响,结冰使盐度升高,融冰使盐度降低。(十一)、等水温线1、判断南北半球:与等气温线相同2、判断季节月份夏季,越往海洋中心,水温越低冬季,越往海洋中心,水温越高大型湖泊,夏季,越往湖泊中心,水温越低大型湖泊,冬季,越往湖泊中心,水温越高3、判断洋流性质和流向等水温线向高纬凸出,则洋流为暖流,向高纬流等水温线向低纬凸出,则洋流为寒流,向低纬流洋流的流向始终与等水温线的凸向一致(十二)、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1.影响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年太阳总辐射量多。(2)气候、天气因素———降水越少,太阳辐射削弱量少,年太阳总辐射量多。(3)地势、地形因素———地势越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削弱量少,年太阳总辐射量多。(4)大气的洁净度。2.我国分布: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多的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八)等太阳高度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九)、等水压线承压水由于存在隔水层顶板而承受静水压力。当钻孔穿透隔水层顶板时才能见到承压水,此时水面的高程称初见水位。此后地下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将顺着钻孔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静止下来,此静止水面高出含水层顶板底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承压水头。而静水面的高程就是含水层在该点的承压水位。1、判断承压水的流向垂直等水压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2、计算承压水的埋藏深度地表等高线与含水层顶板等高线之差3、计算承压水头的大小等水压线与含水层顶板等高线之差4、判断自流井和承压井某地若等水压线大于地表等高线,则为自流井某地若等水压线小于地表等高线,则为承压井(十)、等盐度线1.全球盐度分布规律:由副高向南北两侧递减。红海最高,波罗的海最低分析思路:(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不同纬度比较)——降水量蒸发量,盐度低。(2)有无地表径流补给(同纬度比较)——有地表径流盐度低。(3)有无寒暖流经过(同纬度大洋东西部比较)——暖流盐度高,寒流盐度低。2.根据盐度高低变化判断季节 思路:气候类型——雨季分布——河流汛期枯水期——入海口盐度变化 气候类型——气温高低——海水结冰融冰——盐度变化3.根据盐度判断船只深浅:盐度越高,海水浮力越大,则船只吃水越浅4.根据盐度判断密度流:表层由盐度低流向盐度高不同纬度地区盐度比较主要分析气候中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同纬度不同海区主要分析洋流流经状况,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近海岸盐度还要分析陆地淡水注入的稀释作用;高纬度海区还要分析结冰与融冰的影响,结冰使盐度升高,融冰使盐度降低。(十一)、等水温线1、判断南北半球:与等气温线相同2、判断季节月份夏季,越往海洋中心,水温越低冬季,越往海洋中心,水温越高大型湖泊,夏季,越往湖泊中心,水温越低大型湖泊,冬季,越往湖泊中心,水温越高3、判断洋流性质和流向等水温线向高纬凸出,则洋流为暖流,向高纬流等水温线向低纬凸出,则洋流为寒流,向低纬流洋流的流向始终与等水温线的凸向一致(十二)、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1.影响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年太阳总辐射量多。(2)气候、天气因素———降水越少,太阳辐射削弱量少,年太阳总辐射量多。(3)地势、地形因素———地势越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削弱量少,年太阳总辐射量多。(4)大气的洁净度。2.我国分布: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多的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十三)、等震线1.把烈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震线。2.分布规律:(1)同地点,不同地震 震级大小———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2)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 震中距———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地质构造———古河道、地质不稳定地区,烈度大3.影响因素:震级、震中距、地面建筑物的结构强度、人的防范准备工作。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十四)、酸雨的等pH值线1.pH值小于5.6的为酸雨,小于4.5的为重酸雨。2.成因:(1)工业、农业及生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产生大量酸性气体或由于大气环流带来的。(2)大气有较丰富的降水。(3)盆地等封闭的地形由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酸雨污染加剧。3.影响:酸化水、土壤,腐蚀建筑物,对动植物的生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碱性土壤可以适当中和,减弱碱性。(十五)等地租线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一般城市中心地价最高,在交通十字路口形成地租的次高中心。(十六)海底岩石等地质年龄线海底板块的张裂处岩浆涌出,地质年龄最小并向板块的张裂方向逐渐变大。据此可以判断板块边界的类型、板块的运动方向等。专题一等温线图上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之处。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走向
示意图
原因
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因纬度不同而不同
太阳辐射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A、B、C同纬度,B地夏季气温高于A、C两地,冬季气温低于A、C两地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地形
暖流流经海区向高纬方向凸出;寒流流经海区向低纬方向凸出
暖流增温
寒流降温
洋流
盆地闭合曲线(夏季是炎热中心,冬季是温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
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
山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为低温)
气温垂直递减,高度升高米,气温约降低0.6℃
地势高
3.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季节
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温度带
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
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洋流
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地形
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
1.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A.8月22时B.8月13时
C.1月22时D.1月13时
(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洋流
B.地形、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地形
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1)A(2)C
(1)从纬度与气温值可判断,不可能是冬季,故应该是8月;图中显示同一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则为夜晚。
(2)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表现有两个特点,一是与海岸线基本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影响;二是陆地上有一个闭合的低温区,说明该地有山地地形。
2.读某地某月份7℃等温线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化的示意图,完成(3)—(5)题。
(3)影响图示地区百年来7℃等温线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变迁
B.火山喷发
C.太阳活动增强
D.大气成分变化
(4)图中海域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A.沿岸有寒流经过
B.海洋热容量大,降温慢
C.海底地形为海岭
D.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5)该月份,图中河流()
A.有凌汛现象
B.处于枯水期
C.补给两岸地下水
D.左岸侵蚀最严重
(3)D(4)A(5)C
(3)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7C等温线空间变化,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相对含量的上升引起的,即大气成分变化,D正确。
(4)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图中7亿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移动。据此可推测,该区域北侧纬度更高,图中纬度数应为30^N,可知该地区位于中低纬大陆西岸,分布有寒流,结合所学知识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寒流流经地区较同纬度两侧地区温度更低。正好符合题意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A正确。
(5)由上题推理可知该地区北部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再结合等温线数值7C,可知为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属于亚热带地区,河流无结冰期,A错误;冬季降水偏多,河流处于丰水期,B错误;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两岸地下水,C正确;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最严重,D错误。所以该题选C。
专题二气温距平图上气温变化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气温距平等值线图的注意事项:
一是注意不能将气温距平等值线当作气温等值线。解题时,如果将气温距平等值线当作气温等值线来判读,一定要认真仔细读题,弄清题干中文字信息“气温距平值=当年气温-往年平均气温”。
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气温距平就是一系列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等)与总平均气温的差值。气温距平变化大说明相应时间段内的温度有可能出现了异常变化。
二是注意抓住气温距平0℃等值线分布这一关键信息。气温距平等值线数值小于0℃的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平均气温低;气温距平等值线数值大于0℃的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平均气温高。
1.读我国某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平均气温-常年平均气温),完成(1)-(2)题。
(1)关于该年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低处位于内蒙古东部
B.南北最大温差为4—6℃
C.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
D.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低2—4℃
(2)由图可知()
A.全国1月0℃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
B.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的路径多是自东北向西南
C.新疆北部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
D.江汉地区、长江北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初霜冻
(1)D(2)C
(1)气温距平值=当年平均气温—常年平均气温;图示是气温距平值图,不能反映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不能反映南北温差大小;由图示可以看出: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温差在0℃以下,即低于常年平均气温;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低2—4℃。选D正确。
(2)图示是气温距平值图,所以图示0℃线不是全国的平均气温线,A错;图示距平温度由东北向西南变化,等值线是西北一东南延伸,说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多是西北和北方来的,B错;
新疆距平温度0—1℃间,较常年偏高,北部暴雪可能要少于常年同期,C正确;江汉地区、长江北部部分地区较常年温度低了不到1℃,并不能说明江汉地区、长江北部部分地区的气温在0℃以下,D错。选C正确。
2.气温距平值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亚欧大陆1月气温距平值(单位:°C)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若A地1月均温为5°C,则B地1月均温大约是()
A.-13°CB.-11°C
C.-7°CD.3°C
(4)图中A、C两地纬度相同,C地气温距平值远低于A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大气环境
B.海陆、地形
C.地形、太阳辐射
D.洋流、大气环流
(5)A、B、C三地相比()
A.A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B.B地气候大陆性最强
C.C地气候海洋性最强
D.C地年降水量最少
(3)C(4)D(5)B
(3)若A地1月均温为3°C,结合A地的气温距平为8℃,可算出50°N的月均温为-3℃,而B地的气温距平为-4℃,可算出B地1月均温为-7℃,所以C正确。
(4)图中A、C两地纬度相同,C地气温距平值远低于A地,由图可知,A地位于大陆西岸,1月,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平均气温高,而C地位于亚洲东部,1月受冬季风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平均气温低,故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大气环流,所以D正确。
(5)气温距平值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A、B、C三地相比,A地位于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最小,气候海洋性最强;B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大陆性最强,降水量最少。所以B正确。
免责声明:资料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