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精神,曾所向披靡,“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

有这样一段旋律,曾激荡人心,鼓舞全体抗大师生努力学习,奋勇抗日,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网络图片)

小知识:抗大

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储备、输送军事政治干部的高等学府。年5月创办,最初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年1月20日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抗大历史使命结束。

(原辉县抗大中学航拍创影视觉下同)

在新乡,也有一所“抗大”,全称“辉县抗大师资学校”,也就是如今的辉县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虽然成立时间比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晚了33年,但至今也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为辉县和新乡的建设发展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

乱石滩上洪州城“抗大”来了天地换

洪州,我们每次行走在辉(县)上(八里)(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公路上,前往南太行(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八里沟、关山一带游玩的必经之路。

(原辉县抗大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别看今日这里名不见经传,在古代则是一座繁华的城池,三面环水,植被茂盛,土地肥沃,再加上扼守豫晋交界和古白陉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留下穆桂英大战洪州城的佳话。随着世事更迭,时代变迁,洪州城最终湮没在漫漫黄沙里,成了现代的乱石滩。

(穆桂英大战洪州城实景演出截图网络图片)

“出来黄水口,一路沙子走,不长庄稼,光长狼尾巴狗。”

“酸枣藤棘大沙堆,一见刮风满天飞,自行车不骑也难推。”

这是过去洪州一带老百姓的顺口溜,道出了洪州自然条件的恶劣。可是就有一帮人不信邪,发誓要改造乱石滩,大战洪州城。不仅造出了上万亩的良田,还建起了一所改变全县教育面貌的大学——辉县抗大师资学校。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辉县人民战天斗地、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过程中,针对辉县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县委决定弘扬延安抗大精神,成立“抗大师资学校”,培养一批忠诚党的教育(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事业,不怕苦、不怕累、能实干,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然后让他们在各级各学校培养大批立志服务辉县建设的有用人才。

(时任校长郑永和和抗大师生在一起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于是,年11月11日,辉县抗大师资学校在常村公社的申屯村诞生。时任辉县县委书记的郑永和兼任校长,每半年一批,轮流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

(辉县抗大原址和现址示意图图源百度地图

制作朱新国)

“你抡镢头我舞锨,洪州大地战沙滩。刨呀刨来铲呀铲,汗水浇脸风吹干。立下愚公移山志,学学当年南泥湾。”

(原辉县抗大师生建设校园场景绘画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年7月,按照辉县县委“培养特别能战斗的师生队伍”的指示,辉县抗大师资学校的师生抬着县委送的一口大锅,将学校从申屯搬迁到地广人稀、黄沙飞扬、乱石滚滚的洪洲张货郎庄,与辉县一中合并,改称“辉县抗大中学”,既招中学生和师范生,又担负培训全县在职教师的任务。于此同时,城关、梁村高中都迁入了洪州,一时间洪州成了辉县的人才高地,教育的重心。

(原辉县抗大师生学习劳动场景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做饭没有水,他们就在乱石滩上一锤一钎,不分昼夜,苦战半个月,打出了一眼活水井;盖房子没有砖瓦和木料,他们就从太行山上背来木料,自己动手挖土和泥,砌砖垒瓦;种田没有地,他们就翻沙改田、挖沟开渠、植树造林、改造荒滩。硬是用双手,在亩荒无人烟的乱石荒滩上建起多间校舍,开荒造田亩,打机井3眼,修渠道余米,建起了学农基地亩,千头猪场、万尾鱼池和万株苹果园。

(原辉县抗大校址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拱券房、拱券房,冬天暖,夏天凉,下边是宿舍,上边是课堂。

(辉县一职专校史馆区域航拍)

”如今,在辉县市第一职业中专的校园里,我们看到的这座校史馆就是当初辉县抗大师生们一砖一瓦自己垒起来的拱券房。

(辉县市一职专校史馆摄影朱新国下同)

(原辉县抗大拱券房地下室)

昔日的地下室如今还在发挥着宿舍的功能,成为辉县当地和新乡周边中小学素质拓展时,感受抗大师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生动载体。

(原辉县抗大师生建的供水塔)

在校史馆的东侧,当初师生们用砖石垒砌的水塔也在发挥着作用。“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几个水泥刻字还清晰可见。一旁与之相呼应的是,同时代的一排低矮砖瓦房,如今也依旧可以使用。

(原辉县抗大早期建筑遗址航拍创影视觉)

(原辉县抗大早期拱券房遗址摄影朱新国)

在校园最南侧,还有一处最早的拱券房,尽管有些破败,但是当时的教室、地下室还有伙房的烟囱都依然矗立,在林荫和草丛的映衬下,向后人讲述着昔日的光辉岁月,走进其中的走廊,仿佛还能听到昔日抗大师生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奋战荒滩,建设美好辉县的身影。

辉县市第一职业中专的杜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年夏天,为了解决学校盖房用的木料,抗大的学员们冒着酷暑去太行山谷的峪河沟中,往返五六十里背木料。在返回途中,学员张景贤不慎掉到流水湍急的深潭中,眼看张景贤生命危在旦夕,紧跟在后面的两位同学赶忙扔下木料,来不及脱衣服就跳进潭中把张景贤救了出来。尽管浑身是伤,但张景贤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别管我,木料要紧。这则事例,成为辉县抗大人传颂至今的佳话。

就这样,辉县抗大不仅在荒滩上扎住了根,还培养出了大批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教师,使辉县的教育连续多年引领新乡;而且为辉县的农业发展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职业农民。

(原辉县抗大师生去劳动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年,时任教育部长蒋南翔参观了辉县抗大中学,对抗大中学继承和发扬延安抗大精神表示由衷地赞叹,认为这是河南教育战线的旗帜和标杆,是艰苦奋斗的典范和发扬自力更生革命传统的排头兵,值得在河南全省推广学习。

(原辉县抗大学生在学习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年,“抗大中学”高中部搬迁到辉县城内恢复为辉县一中,洪州的原抗大中学恢复为“辉县抗大师资学校”。形成以师范班为主,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在内的大型综合性学校,为辉县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和领导干部,抗大精神也成为学校一面旗帜,始终飘扬在太行脚下,共城大地!

艰苦奋斗学愚公进军高山郭亮洞

在校史馆所在的院子里,笔者还见到了一辆车牌号为“19-”的东风牌汽车,学校的杜校长给我们讲,这是一辆功臣车,是学校校史馆的镇馆之宝。

(当年开进郭亮洞的第一辆汽车摄影朱新国下同)

年3月,就是它把几百名抗大师生拉到郭亮,帮助当地的村民一起打洞;并在年5月,载着抗大师生第一个驶过了凿通的郭亮洞,成为那个时代的永恒见证。

郭亮,这个座落在多米高绝壁之上的山村,在年之前,村民们上山下山只能通过唯一的通道“天梯”,台阶的最窄处仅能容一只脚,走一趟就像过一次鬼门关。

(辉县郭亮村天梯网络图片)

年初春的一天早上,愚公移山专业队开凿向阳洞的消息传到了郭亮。村支书申明信心情激动,别人能干,咱们为什么不能?于是他找来团支部书记宋宝群,把村里的党员干部召集起来,经过一夜的争论,最终达成共识:‘苦熬没有盼头,苦干才有奔头’。

(《永远的丰碑》郭亮人商量打洞情形截图)

年2月23日,郭亮人打响了开山凿洞的第一锤。可是没有机械设备,只靠徒手和钢钎的郭亮人,三天只打了一米。而且工程开支很大,不到一年,群众捐的物资还有大队多年的积蓄就消耗光了。

时任辉县教育局局长原永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辉县县委为了帮扶山区群众,组织县直机关成立了高山队,向深山区的村队扶贫,教育局的任务分到了郭亮,帮助群众打通米的郭亮洞。

年3月初,辉县抗大接上级通知,前后分两批选派了名男女师生,各带一条被子一条床单和干粮,一本毛选一个笔记本,扛着抗大中学的红旗,就奔赴郭亮打洞。

(原辉县抗大师生开凿郭亮洞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当时的抗大学员王慧敏回忆,师生们在悬崖上抡锤打钎,背石头打炮眼,装药点炮,手上这个口子还没好,那个口子又上来。把大绳子栓到腰上,慢慢下到绝壁下,把东西抬上来,自己也是壮着胆,哆哆嗦嗦地点着了第一炮。原辉县史志办主任张海回忆,当时薄壁有个男学员,正在那儿干活的时候,从上面掉下一块石头,大概八十公分长,二三十公分厚样子的条石,一下子打到了他的肩膀上,正好又滑下来了,再有一点砸在头上,就把命给要了。

(原辉县抗大开上郭亮的第一辆汽车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抗大师生们吃大苦流大汗,边学习边劳动,和村民们一起苦干了50天。年5月1日,郭亮洞终于竣工通车。

(今日辉县郭亮绝壁长廊网络图片)

现在,郭亮洞早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绝壁长廊”,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写生。他们都被眼前这样的工程所震撼,被劈山开路勇士坚忍不拔的意志所震撼,抗大精神也因此永远镌刻在了太行绝壁之上,激荡在一代代人们心中。

《高山下的花环》“小北京”原型在抗大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取材于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文学及影视作品涌现,其中《高山下的花环》引起了最强烈的反响,也成为许多七零后、八零后的深刻记忆。但是你也许并不知道,这部作品是原济南军区作家李存葆以原辉县抗大中学74级15班张力烈士父子俩为原型而创作的。

年2月27日,广西靖西,张力带着两名战士进行侦察。摸到稻田时,他们与一边高地上的敌人交上了火。一梭子弹打完,在张力转身抽弹夹的瞬间,敌人的冲锋枪打中了他的背部。一名战士背上他,刚站起身,却被子弹击中了大腿。后来营里组织一个排的兵力增援,从虎口中抢出了伤员。由于撤退的沿途树木茂密,抬着担架行军困难,所以重伤的张力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牺牲了,时年21岁,而这一天恰好是他的生日。

(小北京原型张力生前照片网络图片)

影片中抗大中学校友张力被刻画成了素质过硬、作战勇敢的“小北京”雷凯华,他父亲师张志信师长被刻画成刚直忠义、英勇无私的“雷神爷”雷震,“小北京”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攻占主峰的战斗中。

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年2月27日,张志信在儿子张力牺牲后34年的同一天因病去逝,这对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原型父子,如今回想起来依旧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骄傲……

积极变革创辉煌成绩惊动教科文

改革春风吹满地,辉县人民真争气。

年,辉县县委、县政府顺应全国中等教育改革形势和辉县实际情况,将“辉县抗大师资学校”改名为“辉县抗大农业中学”,面向全县招生,一面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一面为当地建设培养实用性人才。

尽管“辉县抗大农业中学”刚挂牌时被一部分人批判为“穿新鞋走老路”,但是学校服务农村办农业职业学校的做法,受到了时任省教育厅厅长王锡章的肯定,这就更坚定了辉县县委把“辉县抗大农业中学”办成职业高中典型的决心。于是,选派县委宣传部一个副部长、教育局一个副局长亲自坐阵,郑永和任名誉校长。

(原辉县第一职业高中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年,学校改名为辉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年,辉县撤县建市,学校更名为辉县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开设农学、果林、畜牧三个专业11个教学班和2个短期培训班。建成了教学研究、生产经营、科学试验和社会服务四大类专业基地,形成了“东农学、西畜牧、南果林”的格局。

(原辉县一职高蔬菜基地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成了太行山下的致富摇篮、人才基地,被辉县老百姓赞为“辉县一职两条路,升学就业两不误。”“一职学生两条路,能上大学能致富。”学校还多次登上《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一时间风光无两。

(人民日报报道原辉县一职高事迹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年被省教委确定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同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栗本一男视察辉县一职,点赞曰:“该校杰出的工作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希望该校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办学效果能够推广,给这个县、这个省和这个国家带来幸福的明天。”

(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栗本一男视察辉县一职供图辉县市一职专)

(栗本一男视察辉县一职时题词碑刻)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学校被国家教委认定为“河南省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全国各地职业学校纷纷前来取经,年接待量超过人次。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栗本一男再次视察辉县一职,激动地用中文留言:“今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被世界所瞩目,而辉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的发展更为显著,在我四年前参观该校后的今天,我发现学校的开拓精神使其面貌一新。”

风雨变迁半世纪抗大挺进新时代

(辉县市一职专校史馆影壁墙摄影朱新国)

“洪州大地战沙滩,满手老茧好接班。”

从五十多年前的辉县抗大师资学校走来,栉风沐雨半个多世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大精神早已融入这所学校的基因,让“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盛世里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篇章。

(辉上公路原辉县抗大中学指示牌)

如今,走在修葺一新的辉上公路上,一进入洪州乡不久,就能看到茅草庄附近矗立的辉县市第一职业中专(原辉县抗大中学)的路牌,指引着路人前往感受这个曾经改变了整个辉县教育面貌的文化高地,感受这个积淀了半个世纪新乡太行精神(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看详情)的高地。

(辉县一职专抗大精神拓展基地航拍)

进入新时代以来,这所昔日的抗大,以“升学有希望,就业有本领,发展有基础,创业有潜能”为引领,创建了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模式,在激烈的职业教育中站稳脚跟,每年培训当地实用性人才余人,每年培训中小学生人数平均已达1万人次以上,成为我省当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佼佼者。

(原辉县抗大今辉县一职专校园新貌航拍创影视觉)

以梦为马,只争朝夕。

旗帜引领,挥斥方遒。

新乡的辉县“抗大”,其实你从未离去;

其实你正太行魂归,蓄势待发!

辉县市委宣传部辉县市第一职业中专

辉县市第一职业中专杜帅、刘学师新乡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人民永和》、《永远的丰碑》老电影《当代愚公战太行》《辉县人民干得好》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