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在村里从事旅游业,于青山碧水间接待前来观光的游客;冬季到城里居住,感受城市的繁华与热闹——这种“候鸟式”的生活方式目前正是壶关县大峡谷镇大河村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大河村“两委”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村庄走上了真正的致富路,同时也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在壮丽雄奇的太行山大峡谷腹地,壶关县东南,有一个美丽的古村——大河村。这里地处古老的太行山隆起带,毗邻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海拔多米,峡谷壁立,河水流淌,风光秀丽。
大河村有13个自然村,口人,其中党员43名。近年来,大河村依规治村、以德立村、以旅兴村,特别是在基层治理上,探索出“高质量发展,支部是凭靠;高品位推进,干部是指靠;高效率建设,群众是依靠;高水平服务,党员最可靠;高标准治理,制度最牢靠”的“大河实践”,村庄呈现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喜人景象。
年,大河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年,荣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支部带头绘出发展新蓝图
随着夏天的来临,大河村的旅游旺季也到来了。
村民李有增在自己的摊位前忙碌着。他经营的当地农副土特产品、特色纪念品、漂流用具质量好,又有特点,很受游客欢迎。李有增原来在村里搞生猪养殖,对发展旅游有一定影响,经村委动员,他改为地摊经营,现在年收入有20多万元。
大河村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生态立村、文化兴村、旅游强村、富裕全村”,创优“壮美峡谷、魂在大河,周游峡谷、夜游大河,游在峡谷、乐在大河”的品牌。村庄的发展目标原来是“四个一百”,即户年收入达3万元至30万元,户有大学生,户城里有房,户有交通工具。后来发展目标又提升为“四个一千”——村集体收入突破0万元,开工兴建“农业观光园、中药材植物园”,带动观光游客和研学学生突破0万人次,带动周边村庄年收入超过10万元农户突破0户,引进、培育各类实用人才突破0人,真正把大河村建设成“高标准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村。
大河村还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80万元,解决了村子没钱办事的问题,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公信力。
群众参与家家吃上“旅游饭”
今年40岁的村民付万华在村里经营着一个家庭客栈——万华山庄,有多个床位,他的“旅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年收入达四五十万元。
在大河村,像付万华这样靠旅游业致富的村民有很多。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大河村“两委”积极组织村民走出去,学习外地旅游业的先进经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多家有发展农家乐意愿的村民分批分次到河南、陕西等地参观学习。回来之后,村民们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很快创建了64家农家客栈,63家从事“地摊经济”。尝到了旅游业甜头的村民们纷纷参与,家家吃上了“旅游饭”,人人就业了“旅游链”。
大河村投资上千万元,建设了一条米长的漂流河道,每年有5万余人次前来这里尽情感受“激情漂流”。村子还开工兴建了农业和野生中药材种植基地、绿色观光采摘体验园;发掘了古道、河道、村道、石道等“五道文化”品牌,打造了一批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
游客多了,停车成了问题。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村里建设了大小4个停车场,能同时停车辆以上。村子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进行“六乱”治理,安排专人保洁、清运,坚持“垃圾不落地”,为游客营造了优美洁净的环境。
去年夏天,大河村遭遇洪水,漂流河道被冲毁,上百名游客无法离开。村“两委”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冲锋在前,到一线救灾,到景区抢险。经营万华山庄的付万华为保证游客安全,把滞留游客全部接到自己的客栈,免费为游客提供吃住十余天。这一暖心之举受到了旅客称赞,大家说大河村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美!
党员先行打造服务“金名片”
在农村,红白事操办向来是大难事。过去,村民们多是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实际上负担沉重。为扭转这种风气,大河村“两委”制定了《红白事管理规定》,对通知范围、出席人数、花费开销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党员、干部带头执行,逐渐扭转了不良风气,也结束了大河村“人管人、得罪人”的治理方式,实现了“制度管人、人服人”。
村“两委”干部对基层治理有一种“紧迫感”,始终保持担当作为的状态。在大河村,遇上重要的事情,党员干部率先打“头阵”。疫情防控期间,村党支部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设立了15个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组建了6支党员突击队,43名党员值守在每一个路口、每一个景区入口、每一个核酸检测点,织密织牢了防疫防线。
村党支部还对党员干部“约法三章”:不优亲厚友、不谋取私利、不贪占便宜。支部书记王文周的侄子想批一块宅基地,他不答应,母亲出面说情,他也不让步。王文周儿子结婚时,不设礼账,赢得了群众的肯定与支持。
在大河村,实干是党员的“座右铭”,服务是党员的“金名片”。村里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工作集中、人员集中、程序集约、办事快捷,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党建、综治、信访、司法、服务等,变“轮值”为“常驻”。
为加快产业发展,村委推行“群众贷款、村委贴息”制度,先后帮30多户村民贷款余万元。今年,村委又推行群众“城里买房、补贴2万元”。大河村还投资50多万元,推行“煤改电、柴改气”,为每家每户发放了液化气瓶、煤气灶。从此村民们告别了用煤做饭、用柴烧水的历史。
大河村坚持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全力以赴建设“三治融合”实践基地。去年村“两委”换届,成员平均年龄42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为基层治理积蓄了力量。大河村坚持“三会一课”雷打不动,每季度都要重温入党誓词、每半年评议一次。
大河村“两委”把群众的“表情包”当成工作的“晴雨表”,抓好工作“最后一米”。每年开展“孝老敬亲”活动,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领取80元生活补贴,7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领取元生活补贴。全村连续40多年实现“零上访、零火情、零事故、零涉毒”。
如今,在山清水秀的大河村,村民们过上了“候鸟式”的生活,夏天在村里从事旅游业,冬季居住在城里,农民变市民,火红的日子越过越甜蜜。(来源:上党晚报赵彦红、崔前军、闫婷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