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杲杲,麦谷秀实,天地荣荣。壶关,在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大道上,攻坚克难,寻求突破,敢蹚改革“深水区”,勇
闯发展“无人区”,在这金秋的田野上,结出累累硕果。
党旗高扬迎风猎猎。党建引领,行稳致远,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筑牢建强基层组织、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为壶关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转型发展态势强劲。创新为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山西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成为全市首家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太行山大峡谷、欢乐太行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壶化股份深交所A股上市,成才股份“新三板”上市,拿到2张通向资本市场的“通行证”,在全市独领风骚,独占鳌头。
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品质城建,提质扩容,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7.4平方公里,人均住房面积扩大13平方米,新改建路街9条34.8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余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余万平方米。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以民为本,枝叶关情,统筹推进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疫情防控实现“双零”,强力推进禁毒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大局安定有序。作为贫困体量山西第三、长治第一的国定贫困县,年,全县个贫困村户人全部如期脱贫,脱贫路上,壶关人民一个不少。
奋进壶关,发展大潮在一项项革故之举中涌起;
魅力壶关,壮美画卷在一项项鼎新之措中展开。
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北方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打造全省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发展高地,新号角吹起,新征程开启——
主动作为的担当,促成上下联动的局面;蹄疾步稳的推进,激起千帆竞发的热潮。
聚焦“三地”目标,蹚出转型新路,壶关犹如鲲鹏展翅,乘风翱翔。
业态多元,全域开发,在融合中树品牌,打造全国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4月2日,八泉峡引水工程一标段、五标段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和县旅游公路驿站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来车往,处处呈现一派火热的施工场面。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推进,有力地提升了壶关县旅游整体形象及便于更深入挖掘有亮点的旅游产品,建成后将为全域
旅游绘出一个“幸福圈”。
壶关县始终把打造全域旅游这个朝阳产业作为重点工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战略不动摇,以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不断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高位推动,规划引领。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组,党政统筹、常态化研究部署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考核指标体系。高标准编制完成《壶关县全域旅游规划》,配套编制旅游标准化、乡村旅游、路网建设、用地保障、市场营销等20余个行业规划,推动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深度融合。确立了“生态壶关、全域旅游”的发展定位,明确了“一城、三区、三廊、十大旅游小镇、百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龙头景区带动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夯实基础,要素融合。全力构建旅游交通网,加快推进国道改线、太行一号公路、太焦高铁连接线等交通建设;建设完成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厕所革命”覆盖全县城乡全域,八泉峡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最佳景区”;建成壶关县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形成了旅游交通网、公共服务体系网、智慧旅游网“三网合一”的全域服务架构;深度挖掘太行地区文化元素,连续举办四届国际攀岩节、七季全国首档实景山水闯关节目“冲关大峡谷”、十六届“红豆峡七夕情人节”、五届欢乐太行谷花灯节等演艺活动;大力培育商务游、研学游、体育游、通航游、避暑游等旅游+新业态,成为“全省农林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
规范管理,多元营销。推进“1+3+N”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全省率先成立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文旅执法大队、旅游警察大队、旅游法庭等,实现了全域旅游法律服务全覆盖。设立旅游营销专项资金,综合利用央视央广、报刊杂志、户外广告等传统平台和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