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50603/4633642.html

邢台市信都区南石门镇尹贾乡村西一处浅太行小山冈顶上建有一座石寨。寨墙高约三米,厚约一米,寨名“明月”。颇有独沐清风,闲赏明月的幽雅意境。寨中有字迹模糊的乾隆四十二年重修碑和二零一二年所立重修碑各一通。因时间比较仓促,没有查到有价值的始建年代参考依据。

碑中记载,明月寨始建于南宋时期,也有人说大约建于明朝,但具体始建年代无从考证。从空中俯瞰可以发现,整个寨墙呈现为一个船形,宽度均匀,稳坐山巅,如漂浮在山巅上的诺亚方舟。从航拍图可以看出明月寨所在的位置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明月寨海拔不高,仅有米,但这里是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地,从巴河河谷中登顶也有一段距离。因此,也被游客选做一条相对较为轻松的徒步路线。登顶石寨可西望太行山峦起伏,东揽邢襄平原沃野。

明月寨距市区仅有20公里,可以乘坐7路公交,在贾乡口下车,南行过七里河大约1.5公里抵达山下。也可自驾导航明月寨从新兴大街西出邢台主城区,沿国道转乡道直达,但河谷中道路狭窄,崎岖不平,最好在尹贾乡村弃车徒步前往。

走近明月寨,用平板碎石砌成的高大寨墙看上去很雄伟。在光秃秃的山冈上更加显得气势磅礴。在山顶上筑起如此规模的寨墙,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寨门采用券式结构,石板贴合紧密,非常坚固。从寨门口可以看到山下很远的地方,居高临下,广纳清风。站在门内,顿觉穿越时空,踏进了古代的防御工事体系内。厚厚的围墙阻隔了强敌也阻隔了时代气息。

进入寨门,生长在石头缝隙中的四棵坚强树会首先映入眼帘。树下就是与大山连为一体的巨石地面。树坚强扎根岩缝,忍受贫瘠和干旱的煎熬,生长成一种引以为傲的形态。从树冠的枝条不难看出,夏秋季节一定是枝繁叶茂的模样。

最早的明月寨据说是古代村民用于抵御土匪、战乱的,平时储存好粮草,战时作为临时避难所。当地有许多关于明月寨的神话传说。传说山洞中的老牛可以根据村民口念“老牛老牛涨涨”或“老牛老牛落落”的请求,驮着山一点点长高和慢慢下降。让前来骚扰村民的土匪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索然离去。

寨内的地面大多是山体裸露在外的岩石。层层叠叠的石板形成天然的台阶,历史阴雨天气也不会泥泞。两通重修碑就竖立在落差较大的一处高台下。这处高台应为原关帝庙地基。

明月寨早已失去原来的避乱御敌功能。现已成为附近村民一处宗教活动场所。石寨内盖有一圈大大小小的佛教或道教殿堂。

据粗略观察,寨内建有关帝庙、奶奶庙、玉皇殿、乾坤宫、王母娘娘殿、三皇姑殿、观音殿等诸多庙宇。

据说每到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明月寨顶香火非常旺盛。这里或许寄托了附近村民对先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福。

每年三月十五为明月寨庙会。届时,山路上和石寨内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庙会期间去欣赏美景,观摩附近村民祈福还愿时的盛况。

站在寨内地势最高处,可以看到寨墙外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墙内,残存着古时人们的生活气息。墙外,荒山已经绿化,处处展露着新时代的生态修复痕迹。

寨内庙宇都是简易的石头墙体,彩钢板顶和一面木质门窗。作为一名无神论者,这些庙宇就像过眼云烟,与沿途的房屋无异。

古时寨内南北各有一口常年流淌不息的泉水,分别叫作南井和北井。山下村民曾经引这两处泉水饮用。

回首石寨,法旗飘扬,石阶高低不平,地势忽高忽低。在进寨门的右手边建有一排生活居住的石头房舍,左手边还有厨房灶台等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

石寨后院是一人多高的灌木丛。后门紧闭,或许这就是当时为了石寨退走的逃生后路。前后寨门设计体现了既可防御坚守,不敌时又可撤防逃离的建寨智慧。

从寨墙外观看,寨墙只是用石头堆砌而成,并且很多还是细小零碎的片状石块。石块间没有任何沙灰等粘合物,却整齐美观,虽然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依旧屹立不倒。

明月寨这处隐于山冈之巅数百年的石寨,三面陡坡,一面道路蜿蜒曲折,即使走到周围也很难发现,就连附近村民对明月寨也知之不多,或许这就是明月寨不为世人熟知的原因吧。

明月寨海拔高度适中,距离7路公交贾乡口站和尹贾乡村路途不远,是一个较为不错的轻松徒步观光目的地。沿途河谷中有黄土断崖景观,登山路上怪石满坡,不会感觉过于单调。可乘公交或自驾然后徒步游览。资深驴友有什么心得可在评论区补充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