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主要山脉:
(1)南北向山脉:自北而南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以及著名的横断山等。
(2)东西向山脉:北列是天山和阴山,大致展布于北纬40°~43°之间;
中列是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大致位于北纬33°~35°之间;南列为喜马拉雅山和南岭,大致位于北纬25°~26°之间。
这三列山脉间距大致相等,各约8个纬度,具有明显的等距性。
(3)北西向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半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4)北东向山脉:西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东列包括长白山、千山、鲁中低山丘陵、武夷山;
高原:
1、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
3、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洮河、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及渭河平原以北的黄河中上游地区;
4、云贵高原:位于哀劳山以东,雪峰山以西,大娄山以南,广西北部山地以北的地区。
盆地:(我国四大盆地,均属构造断陷区域)
1.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之间。是我国最大的盆地,面积53万平方公里;
2.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阿尔泰山之间。第二大盆地,面积38万平方公里;
3.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北部,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
4.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和大巴山之间,面积16.5万平方公里。
平原:
1、东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北,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面积3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大平原。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个部分。
2、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面积31万平方公里。以黄河河道和山东丘陵为界,其北为海河(河北)平原,其南为黄淮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在淮阳山地与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和浙闽丘陵以北。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面积20万平方公里。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四大海域: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