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主要是为了协调资源分布和消费不均衡的局面,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其中的三项工程,分别是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今天我们来聊聊最后一项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北煤南运工程。
北煤南运工程
中国是一个多煤炭少石油的国家,所以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占比将近70%,是绝对的第一大能源来源。截止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三位,煤炭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电力、取暖、化工、动力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煤炭。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
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那么在分布上就具有地区间的不均衡性,也就是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中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可以概括为,分布即广泛又集中,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总体特征。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晋、陕、内蒙古、宁、甘、青、新、川、渝、黔、滇、藏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煤炭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89%;而该线以东的20个省(市、自治区)仅占全国的11%。
中国主要煤矿分布图
煤炭资源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京、津、冀、辽、吉、黑、鲁、苏、皖、沪、豫、晋、陕、内蒙古、宁、甘、青、新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6%;而该线以南的14个省(市、自治区)仅占全国的6.4%。由此,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和消费存在严重的不协调,长期存在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调。
中国北煤南运主要通道
在全国各省区中,煤炭生产量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个省区的煤炭产量占了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4.4%,也就是近三分之二。而这三个省区的地理位置又很接近,互相相邻,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也就是说依靠当地的煤炭消费,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使用掉这些煤炭的,而南方地区又很缺煤炭,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那就需要北煤南运,问题是怎么把这些煤炭运到南方地区呢?
秦皇岛煤炭码头
北煤南运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由于煤炭总量大,价值低,所以利用公路运输是不适宜煤炭的长距离运输的,所以北煤南运主要依靠海运、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来进行运输。海运和铁路运输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煤炭产地都不靠海,所以需要铁路运输,先将煤炭就近运输到港口,然后再装船往南方地区运输。
京杭大运河地图
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我国一条专门运输煤炭的专用铁路,目前每年大约可以输送4亿吨煤炭至秦皇岛港口,然后往南运输到沿海城市。另外通过神木-黄骅铁路,把煤炭运到黄烨港向外运输;还可通过石太、石德铁路,把煤炭运输到青岛港向外运输;另有太焦、邯长、侯月和南同蒲铁路,经新菏兖日铁路从日照港向外运输。
京杭大运河煤炭运输
当然,北方的煤炭资源也可以直接通过铁路向南方运输,京沪、京九、京广、焦枝等铁路都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铁路线。在内河航运方面,通过京杭大运河向南运输煤炭是一条重要的运输通道。北煤南运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了南方地区的煤炭短缺现状,但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的压力,目前,在煤炭产地发展“坑口电站”,然后电力外输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坑口电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