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73.html

本文由

豫记原创发布于正观新闻正观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为国人的粮仓,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确实称得上农业大省的名号。

但很多人把两者画上等号,多少让河南人有种难以言表的苦涩。

浅显、笼统的认识不足以支撑了解河南,想真切地读懂河南,真得在河南呆过。

蓝家夏夏

撰文

XIAXIA

版式

你以为河南是“粮仓”,

其实河南是“中央厨房”。

不止是中国人的“粮仓”,如果没有河南,“宅家一族”便分崩瓦解了。

中国的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个速冻粽子,都源自河南。

就说饺子,中国每10包速冻水饺,就有7包来自河南。三全是河南速冻饺子的老大,没有之一,年报显示,年三全的产量是……吨。

河南不仅是速冻饺子的大本营,也是速冻汤圆的老家:第一颗速冻汤圆诞生于此。全国每10颗速冻汤圆里,就有6颗是河南产的。

而且,河南还做出了中国的第一根火腿肠,河南生产的火腿肠占据了全国火腿肠的半壁江山。

你最爱吃的辣条——卫龙,也是河南的品牌。

要是没有这些速食,你忍得住不出门觅食吗?这时候就要有人说,那还有外卖。

那我告诉你,没有河南外卖也不香了,河南也承包了餐桌上的调料。

没落的贵族莲花味精,驻马店的十三香,万能的调料包南德,都来自于河南。

如果可以落款,它们都应该打上一行小字——MadeinHenan。

你以为河南是大平原,

河南44%的土地面积都是山地。

太行山、秦岭、大别山,从北到南分布在河南大地,说河南没山,河南各地市坚决不同意。

郑州有嵩山,坐落着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承办了武则天的封禅大典;还有避暑胜地伏羲山,轩辕黄帝活动的地方具茨山。

洛阳有风水宝地北邙山、避暑胜地重渡沟、道教圣地老君山。

王屋山

焦作的云台山、济源的王屋山、驻马店的嵖岈山、鹤壁的云梦山......一个比一个有名头。

新乡卫辉的挂壁公路建在山上,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先天条件不足的开封,后天补上了万岁山;濮阳将建筑垃圾集中起来在上面覆盖3米左右的土壤然后种植各类植物和树木形成可供人游玩的景观土山;漯河造出一个沙河凤凰山景区,山顶距地平线落差18.9米。

没山也要造山的河南人民,不允许再被说是大平原了。

你以为河南方言是“一把旧伞”,

河南各地方言千差万别。

网上说,用一把旧伞的语调读,就是正宗的河南话。

也不能说不对,但是你要操着这口河南话到河南的各地市去,并不会感到交流无障碍。

自小开始,哪怕是同一个地方,桥东和桥西的方言就不太一样。

我的高中,在距离我家16公里以外的县城。

同学们家都在县城附近,用词已经有很大的差别,在当时,交流方言的不同之处一度成为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

而在全省,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地方不仅不是河南味儿,还成了隔壁省的味儿。

和我合租的两个安阳林州人,说话带着山西味儿,他们俩说话等同于加密语音,我是一丁点也听不懂,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河南人。

在办公室,我们也常聊起家乡话,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都不一样。

河南,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讲中原官话,本地的河南话甚至可以分为九个流派,甚至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咋写,只能从说话者的语言里意会。

你以为河南是北方,

信阳真的是南方。

很多人都认为,最不河南的地方是信阳。

风景秀丽,爱吃大米的信阳人被看作是河南人中的“另类”。

提起河南,人们总想到黄河、烩面、一望无际的麦田,而说到信阳,人们会想到茶山、炖菜、绿油油的稻田。

信阳人洗澡不用搓澡巾,光这一点就让人觉得很南方。

试问,河南还有哪个地方有这种习惯?

而且,信阳对于吃食十分讲究,不爱吃面,爱吃米,大多数信阳人甚至没吃过河南最有名的美食——烩面。

做菜倒是一把好手,信阳菜馆遍地开花,吸引无数食客驻足,在众多粗犷、豪放的河南美食里,信阳菜显得十分精致。

而从地域上,“秦岭—淮河”作为中国地理南北的分界线,不仅划分了地域、气候等客观事实,把南北文化分的门清,一下子也把信阳从北方择了出去,成了一座如假包换的南方城市。

不得不说,从纬度上,信阳真的在南方。

你以为河南只有胡辣汤烩面,

豫菜让你目不暇接。

提起河南的美食,除了海碗就蒜的烩面,就是被陈晓卿嫌弃的胡辣汤。

无论你承不承认,它们已经成为了河南的美食标志,甚至走出国门,走向更多有河南人的地方。

但你要说,河南的美食就这,河南人不会答应,豫菜大师们也要哭晕在厕所里。

事实上,豫菜是中国菜系之祖。

八大菜系的说法源于清末,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菜系,就是生在中原长在中原的豫菜。

根据《开封市志》,慈禧路过开封府时,“每餐一百八十件”,糖醋鲤鱼、荷花鱼、套四宝、椒盐金菊……光是菜品的介绍就能集成一本厚厚的书。

豫菜是名副其实的宫廷菜,讲求五味调和,以精致见长。

文学界的美食达人鲁迅和梁实秋是豫菜的忠实粉丝。

梁实秋曾多次提及豫菜,比如鲤鱼焙面、铁锅蛋、瓦块鱼、核桃腰、三不沾等菜品。鲁迅先生在上海宴请胡风、周颖时,也特意选在豫菜馆梁园。

如今,这个八大菜系之外的豫菜更是养育了河南长垣这一中国厨师之乡。

你以为河南四季分明,

河南没有春秋。

三千多年前,周公河南在测量日影时,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河南总会让人觉得是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各有千秋。

在生产、生活的运作规律上确实如此,但如果走在春秋的街头,你还真不一定能意识不到真正的季节。

春天和秋天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能几场微风,几波细雨,你还没反应过来,它们就无踪影了。

走在大街上,穿什么衣服的人都有,整个街道的群像就像一年的群像,在不热不冷的季节里,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也就在日历上,能最直观的感受到时间的变化。

当然,需要春播秋收的辛勤人儿还是很敏感的,时刻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