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尔朱荣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契胡族。其祖先居住在尔朱川,便以州名为姓氏。自尔朱荣高祖尔朱羽健起,世代任部落的酋长。
尔朱荣皮肤洁白,容貌姣美,幼年时便智慧超人,明于决断。
正光年间(年),天下烽火四起,民不聊生。尔朱荣散尽家财,招集义勇,四处平乱。
时柔然主阿那环侵犯抢掠北魏北方,尔朱荣率领部下四千人追击阿那环,越过戈壁地带,可惜没有追上,无奈撤兵而还。
又有秀容地区归附的胡民乞扶莫于、南秀容牧子万子乞真,以及并州牧子素和婆山仑山佥起兵叛乱。尔朱荣一一把他们平定。
之后,内附魏朝的胡乞、步落坚胡、刘阿如等又在瓜州、肆州等地叛乱,敕勒的北勒步若在沃阳谋反。敕勒的斛律洛阳在桑乾西叛乱,与费也头牧子互为犄角,交相呼应。
尔朱荣如同北魏救火队员一样,哪里着火,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一将这些叛乱俱都平定。
尔朱荣屡立战力,官爵拜至博陵郡公。六镇之乱被平定后,诸多豪杰尽归入尔朱荣麾下,其的势力兵马渐盛,朝廷也为之忌惮。
继六镇之乱之后,鲜于修礼、杜洛周、葛荣相继叛乱,尔朱荣屡次上表,愿亲自带兵平叛,朝廷不许。尔朱荣以山东一带盗贼强大,可能有战事为由,屯兵自重,并遣兵固守滏口以防。往北方派军队捍卫御马邑,东部命军士驻守井泾。
不久孝明帝为胡太后鸠杀,胡太后先将女儿元姑娘扮作皇子,欲立为帝,因事情泄露未果。便改立幼主元钊为帝,自己协同外戚把持朝政,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尔朱荣听闻孝明帝驾崩,勃然大怒,声称肯定是郑俨、徐纥做的手脚,谋害了皇帝。便招元天穆及贺拔岳等人商议,准备带兵入京、匡扶朝廷、铲除奸佞、安定局势。胡太后听闻尔朱荣要来洛阳,非常恐慌,一方面命李神轨为大都督,将要在太行山一带布防。另一方面下书不许尔朱荣进京。
尔朱荣抗表,并让侄子尔朱天光、亲信奚毅和仓头王相等人潜入洛阳,与从弟尔朱世隆密谋废立皇帝的事。与元子攸(之后的孝庄帝)一拍即合。
尔朱荣大军至河内时,派人悄悄地将元子攸接出来,于武泰元年(年)四月九日,元子攸称帝。
尔朱荣一路打败拦截的魏军,渡过黄河,胡太后见大势已去,于十二日散开发髻,率百官到河桥迎接孝庄帝的车驾。
十三日,尔朱荣受武卫将军费穆所惑,以祭天歃盟为由,引导迎驾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到行宫西北,河阴西北三里的地方。随后发动河阴之变,连同胡太后、幼主元钊在内的王公卿士,共计二千余人被屠杀。孝庄帝忧愤交加,但无计可施。
几乎将皇室屠尽的尔朱荣,受高欢等人蛊惑,有了篡位之意,但受贺拔岳极力劝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放弃自立的念头。并跪在孝庄帝面前谢罪请死。
同年七月,葛荣率百万之众欲攻打洛阳,洛阳城中人人自危。九月,尔朱荣率领七千精锐骑兵日夜兼程,东出滏口,拦击葛荣。
两军交战,尔朱荣暗中在山谷中埋伏军队作为奇兵,并身先士卒,一举葛荣大军杀得溃不成军,四散而逃,葛荣也被活捉。
因河阴之变,北海王元颢投奔南朝的萧衍。永安二年(年)春,元颢协同南朝名将陈庆之,率七千余人北伐,短短数月攻克洛阳。五月,孝庄帝出逃,尔朱荣闻讯,率部南回。
元颢的都督宗正珍孙、河内太守元袭固守河内城池,尔朱荣连克城池,迎孝庄帝入住河内。元颢与之隔岸相持。
因尔朱荣常驻北方,无战船渡河。恰逢马渚众杨姓人家有几只小船,并请求充当向导。于是,尔朱荣命令都督尔朱兆等人率领精锐骑兵夜渡黄河,上岸奋击敌军。元颢南逃。
元颢北伐之前,葛荣的余党韩娄仍占据幽、平二州,万俟丑奴、萧宝夤拥兵幽、泾二州。尔朱荣分别派遣侯渊、尔朱天光征讨。韩娄阵前斩杀,万俟丑奴、萧宝夤被活捉。至此,北魏各处“火灾”,俱被尔朱荣这个“救火队员”给扑灭。
永安三年(年),尔朱荣启奏入朝,孝庄帝有意除之。在明光殿东廊埋下伏兵,引尔朱荣及其长子尔朱菩提、元天穆等来内廷,待众人坐定,伏兵四起。孝庄帝预先横刀膝下,手起刀落,手刃尔朱荣。
一代奸雄命丧黄泉。
尔朱荣一生不仅自己可以称帝,并且麾下人才济济。例如关陇集团第一代首领贺拔岳,北周奠基人宇文泰,北齐奠基人高欢,把南朝搅得天翻地覆的侯景,历史上独一无人的“老丈人”独孤信,隋太祖杨忠,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都在其手下,几乎覆盖了关陇集团和怀朔集团。所以在北朝武将中,尔朱荣可以算是头把交椅。
二、侯景
侯景,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人。身高不满七尺,可是眉目俊秀。从小放荡不羁,不拘小节。成年之后,矫健勇猛,由于天生长短脚(右脚稍短),并不擅长武艺,但很有谋略,屡立军功,做过怀朔镇功曹史。六镇之乱后,侯景投靠尔朱荣,因与高欢同为朔镇人,俩人相谈甚欢,交情甚好。
时葛荣叛军南进直逼洛阳,命侯景为先锋,率军到河内进击葛荣,在滏口展开大战大败叛军,并活捉了葛荣。以此战之功,侯景被提拔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为濮阳郡公,从此威名显著。
之后,尔朱荣被孝庄帝所计杀,高欢反水尔朱集团,与尔朱氏一战大获全胜,侯景也因此投入高欢麾下。仗着之前与高欢的良好关系,被提升为吏部尚书,不久又官封濮阳郡公,受高欢器重。
孝武帝与高欢不和,联合宇文泰、贺拔胜意与高欢一战。高欢举兵入洛,侯景借此机会偷入荆州,击败贺拔胜,迫使贺拔胜投南梁。
天平三年(年),侯景攻克南朝的楚州,擒获刺史桓和。
天平四年(年)十月,东魏、西魏沙苑之战,高欢惨败。侯景便对高欢说:宇文泰新胜,现在势必懈怠,愿自带数千精骑杀向关中,捉拿宇文泰。高欢有些犹豫,向自己的妃子娄氏询问。
娄氏认为,侯景此去,如将宇文泰捉拿,侯景必不可能回来。为了抓宇文泰而失去侯景,有什么意义?
高欢认为娄氏说得不错,便没同意侯景的要求。
随后侯景请求高欢给他三万精兵,南伐萧梁。高欢虽未同意这次请求,但非常欣赏侯景的气概,便升他至南道行台,拥兵十万,独自控制河南,实力已与高欢不相上下。
高欢病危时,郑重地告诫其子高澄,侯景这个人狡猾多计谋,反复无常,自己死后,侯景不可再用。
高澄趁高欢病重,假借高欢的名义召侯景回来。假书信被侯景识破,于是书信西魏宇文泰,欲投靠之。此时关陇集团中大部分人反对接纳侯景,但宇文泰不顾众议,坚持接纳侯景。
高欢死后,高澄继承父位做了渤海王,派大将慕容绍宗在长社包围了侯景。侯景不敌向西魏求援,击退慕容绍宗。
随后,侯景又向南梁名将司州刺史羊鸦仁求援,鸦仁派长史邓鸿率兵到汝水,西魏军队夜间撤走,鸦仁于是占据了悬瓠城,侯景向南朝成功的递了“投名状”。南梁高祖萧衍以悬瓠城为起点,积极组织北伐。
南朝北伐失利后,高澄担心侯景与西魏、南梁联手,于是继续派容绍宗追剿侯景,侯景退守涡阳。
侯景小战屡胜,双方进入相持阶段。直到侯景粮草殆尽,士气不稳,手下部将暴显等人各自率领部下向慕容绍宗投降。
侯景见军队溃散,便与心腹数骑从峡石渡过淮水,沿途收拢散兵,共八百余人。侯景见绍宗紧追不舍,书信说:“我如果被擒,你还有什么用?”绍宗因此放走侯景,使他能逃至寿阳。
寿阳守将韦黯,受侯景的蛊惑,接纳了他。至此侯景统管寿阳,并全力招募军队,并向南朝索要军资,南朝竭尽所能地资助于他。
先前南朝北伐失利,东魏派使者至南朝,传达两国友好的愿望。而这一举动引起了侯景的不安,屡次向梁帝萧衍表示不能与东魏和好。萧衍不依。
于是侯景联络司州刺史羊鸦仁一起造反。羊鸦仁将侯景欲谋反之事上报朝廷,而领军朱异却认为侯景手下几个残兵败将,如何能造反。便压下他的表章,不向萧衍启奏。反而更加增多对侯景的赏赐,希望侯景能“安分守己”。
侯景知道临贺王萧正德对朝廷怀恨抱怨,便秘密派人与他交好勾结,萧正德答应给他作内应,一同谋反。
太清二年(年)八月,侯景以诛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麟、太子左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由,在豫州起兵造反。萧衍却不以为意。
十月,侯景留其中军王颢贵守寿阳城,自己则率军伪装去攻合肥,实际却去偷袭谯州,谯州助防董绍先开城投降,丰城侯萧泰被俘。
侯景进攻历阳,太守庄铁派他弟弟庄均夜袭侯景营寨,结果全部战死,庄铁降,并为侯景充当前导。
此时梁武帝萧衍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屯守丹阳。萧正德先派遣了大船数十艘,谎称装载荻苇,实际上是为了帮助侯景渡江。而此时沿江防守的王质突然退兵,使得侯景顺利渡江。
侯景登岸,分兵袭击姑孰,俘获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随后兵至慈湖。建康震动。萧衍把军务托付给皇太子萧纲。太子萧纲任命扬州刺史宣城王萧大器为都督内外诸军事,都官尚书羊侃为军师将军,作大器的副手,派南浦侯萧推守东府城,西丰公萧大春守石头城,轻车长史谢禧守白下城。
侯景到达朱雀航后与萧正德会合。建康县令庾信率兵千余人驻在朱雀航北边,等侯景到时要拆除渡桥,刚拆掉一只船,看见侯景军士都戴着铁面具,被吓得弃军逃走。
南塘的游军又把渡桥接上渡,侯景过河。皇太子萧纲把自己骑的马给王质,配给他精兵三千,让他去援助庾信。王质到领军府和贼兵相遇,没有布阵就转身逃跑。
侯景乘胜来到皇城下。西丰公萧大春放弃石头城逃走,谢禧也丢弃白下城逃走。
侯景派人四面围攻,纵火烧大司马、东华、西华各门。城中仓猝间没有准备,只好从门楼处凿洞,往下灌水灭火,很久才将火浇灭。
侯景大军又砍破东掖门就要攻入,羊侃凿破门扇刺杀了几人,才阻止逆军入城。
到了夜晚,萧纲命人出城去把东宫台殿烧烧了个净光。侯景见状,便命人焚烧西马厩、士林馆、太府寺。
侯景见久攻不下,便修筑长堤断绝城内外联系。此时侯景担心士气不稳,便纵容手下在城中烧杀抢掠,一时间城内号哭之声震动天地,犹如人间地狱。女子被抢入军营,城外尸体堆积如山,侯景更是用尸体和泥土,在宫城东西各垒起一座土山,用来监视城内。
十一月,侯景立萧正德为帝,改年号为正平。自封为相国、天柱将军,并娶了萧正德的女儿。
随后,侯景加紧进攻东府城,造百尺高的楼车,从上边把城垛全都钩塌,柬府城城破。
入城后,侯景屠杀城内文武百官二千余人,并谎称萧衍已死。
侯景围攻建康后,南朝邵陵王萧纶等各路大军前来平乱。侯景分别派遣万余人去抵抗邵陵王萧纶,萧纶把侯景军打得大败,斩首千余级。第二天,侯景又在覆舟山北部署兵力,萧纶也列阵对抗侯景。侯景按兵不动,与萧纶相持。由于赵伯超临阵脱逃,导致萧纶军大败,斩首数百级,活捉了千余人,萧纶逃奔至京口。
十二月,侯景建造各种攻城器械,对皇城发动攻击。并引引玄武湖的水灌台城。皇宫前的御街一片汪洋。侯景又放火焚烧南岸,百姓住房和营房官府的房子全被烧尽。
时南朝司州刺史柳仲礼、衡州刺史韦粲、南陵太守陈文彻、宣猛将军李孝钦等,都赶来增援皇室。并在朱雀航南、南苑、青塘等地扎营。邵陵王萧纶与临城公萧大连等从东线聚集在南岸,高州刺史李迁仕和前司州刺史羊鸦仁也率兵相继到来。
而此时的侯景军粮也逐渐吃尽。军心浮动,有人便开始打算投降。但援军入渡过淮水之后,便竞相抢劫掠夺,且互相猜疑。使得原本想投降的人打消了这个念头,与百万援军对峙一月有余。而宫城中此时瘟疫四起,死亡过半。
太清三年(年),三月,前司州刺史羊鸦仁等人进军到束府的北面,同贼军交战,大败。
侯景攻入宫城,大肆掠夺皇帝的车驾、服用珍宝珠玉和后宫的嫔妾,并假称诏令派遣石城公大款解散外面的援军。自封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以前封的侍中、使持节、大丞相、河南王等官职依旧如故,并迫使美貌的溧阳公主嫁他为妻。
五月,萧衍被饿死。侯景秘不发丧,灵柩暂时停放在昭阳殿,二十余日后,才将棺材抬到太极前殿,迎接皇太子萧纲即皇帝位。
六月,侯景在永福省杀萧正德。随后侯景陆续派军在三吴地区大肆烧杀抢掠。
大宝元年五月辛未,王僧辩攻克湘州,斩杀河东王萧誉,湘州平定。
大宝二年(年)正月,萧绎派遣巴州刺史王僧辩率军下武旦援助徐文盛反抗侯景。侯景大败。
侯景兵败返回京师后,就废黜萧纲,并将他囚禁在永福省。之后,侯景迎接豫章王萧栋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改元为天正元年。
十月侯景派人杀死萧纲。
十一月,侯景借萧栋之命,给自己加九锡。不久又借萧栋名义把帝位让给自己,国号为汉,改元太始。
侯景二年(年)正月,侯景自从巴丘遭受挫折以来,军队差不多被消灭尽了,恐怕齐人乘机与西面藩镇的军队对自己两面夹攻,在肥水炫耀兵力。侯景中军侯子鉴到达合肥后,顺势攻克罗城。随后因害怕讨伐军,退守至姑孰。
侯景部将谢答仁攻东阳,刘神茂投降。刘神茂被押送至建康后,侯景设大剉碓刑具,把刘神茂的脚塞进去,一寸一寸地铡他,一直铡到头。
王僧辩率军至芜湖,芜湖城主连夜逃跑。侯景派遣史安和、宋长贵等率兵二千,协助侯子鉴守姑孰。
三月,侯景亲至姑孰,并再次告诫侯子鉴:不可水战,应该静观其变,选择陆战。
侯子鉴错误地判断战场情况,认为王僧辩畏惧已方兵力,应该予以主动出击。侯景基于这个错误认识,同意侯子鉴发动水战。
王僧辩积极迎战,侯子鉴全军覆没,仅一人逃回。
王僧辩进军驻在张公洲。侯景任命卢晖略守石头城,纥奚斤守捍国城。这时侯景登烽火楼观望西来的王僧辩军,见敌军连营结寨,从在石头城西埠一直到落星墩,感到十分害怕,便派人挖开王僧辩父亲的坟墓,打开棺材,将尸体焚毁。
随后侯景列阵挑战,被王僧辩打败。
战败的侯景不敢入宫,在收集一些散兵后,带上百余骑东逃。
王僧辩派遣侯瑱率军追赶候景。在松江时追上侯景,侯景部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投降。侯景制止不了,只得带上心腹数十人乘舟继续逃,并将他的两个儿子推坠到水中,自己从沪渎入海。
到了壶豆洲,被前太子舍人羊鲲所杀。
侯景生性残暴,生前战胜贺拔胜,活捉葛荣。千人南渡就把南朝搅得天翻地覆,并自立为王。死后尸体被盐腌,丢到了建康的大街上,引得百姓争相食其人,就连溧阳公主割其肉食之。可见其多遭人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