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河南林州,十万勤劳勇敢的开山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削平山头座,架设渡槽座,开凿隧洞个,修建各种建筑物座,挖砌土石达.82万立方米,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筑了长达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修建成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因此“红旗渠”的事迹走向联合国,震惊了全世界。当年周总理在接见外宾时也非常自豪地介绍说:“当代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红旗渠所在的河南省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有关人士提出了“引漳入林”工程即修建红旗渠,就是将巍巍太行山另一边的山西平顺县浊漳河的水引进林县。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其工程之艰巨、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据统计,如果把当年修建红旗渠挖砌的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石墙,其长度可纵贯祖国南北,将南国的广州与北国的哈尔滨连接起来。如今的红旗渠不仅有着奇险秀丽太行风光,同时也是红色教育的神圣殿堂,可以让人身临其境,体味当年岁月,在历史与现实的辉映中提升自我。流火七月,与朋友一起慕名去到红旗渠,适逢这个红色景区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党建活动,景区内党旗飘扬,誓言铮铮。整个红旗渠风景区由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青年洞景区位于风景如画的太行山腰,修筑于峭壁之上,飘荡于云雾之间,是红旗渠水工修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红旗渠纪念馆以红色为基调,整体形状如同舞动的红色飘带,造形似灵动的渠水一般。展厅分为“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继往开来,精神永恒”五个部分,运用空间环境、雕塑、绘画、灯光、多媒体、场景模型、影像等艺术手段共展示了多件各式各样的文物。漫步其中,使人能真切的触摸历史、穿越历史、对话历史,深刻的感悟到红旗渠精神。作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的红旗渠纪念馆,向游客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珍贵的历史图片、真实感人的故事、昔日修渠时的工具无不深深感染每一位参观者,让人感叹林县人民在极其困难的自然条件下修建这一伟大奇迹的英雄壮举,更鼓舞着各位参观者对未来美好的不懈追求。在景区,不时到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在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前来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这些籍贯不同、年龄各异的游客纷纷站在党旗之下,高声朗念入党誓词。原来节日期间,青年洞与纪念馆两景点均设有党员宣誓台,为的是给前来宣誓人员一次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洗礼。据悉,建党月活动期间,景区都安排了很多欢迎八方游客的活动,比如参观红旗渠纪念馆、看纪录片、听党课、VR穿越上世纪、体验红旗渠建造过程、体验零下30℃的冰凌红旗渠、观看“凌空除险”实景演出、推民工车、抬太行石、打开山锤、忆苦思甜、品民工餐等,与游客来说,真是既新鲜有趣,又鼓舞人心,红红火火,意义非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37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375.html